大家發現沒,現在的年輕人是越來越注重省錢了。特別是在今年,這種現象尤其明顯,年輕人為了省錢,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
平時點外賣的時候,都是在各大平臺搶券。打車只選特惠快車,或者拼車,在奧萊、唯品會買大牌折扣的衣服鞋子。年輕人在每個生活細節上,都在精打細算。
就拿購物來說,今年的奧萊特別火。年輕人組團逛奧萊,“找車位找了快1小時”“今天的奧特萊斯像菜市場”,網上經常能看到類似的評論。
在小紅書上,和奧萊相關的筆記數量超過百萬條,奧萊成了年輕人購物打卡、City walk、甚至情侶約會的“AAA景區”。
生活在廣州的00后琪雅,就是一個注重省錢的年輕人。日常生活中,琪雅是一個“折扣狂魔”,熱衷于收集各大平臺的購物優惠券。
有一次,琪雅在奧萊用7000元左右的價格,拿下了一款原價約15000元的GUCCI 包包,這種“挖寶”的購物體驗,是琪雅購物最大的樂趣。
琪雅說:“以前我覺得,花錢讓人快樂,現在我覺得,省錢的消費更加讓人快樂,通過自己做攻略收集信息,買到打折的商品和服務,有種‘撿漏’的快感?!?/p>
琪雅的工作是一名互聯網大廠員工,收入在廣州也算不上低。但是收入高,并不意味著就要消費高,用琪雅的原話來說就是:“六七折就能買到的東西,為啥要花溢價當冤大頭?”
對于像琪雅這樣的年輕人來說,折扣不僅僅是一種購物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以前大家都覺得,折扣是買打折的衣服鞋子,現在年輕人正把折扣的邊界不斷擴大。
吃飯可以是折扣,打車可以是折扣,萬事萬物,只要是消費,只要能省錢,都可以統稱為“折扣生活”。
這種以性價比為導向的消費理念,深刻改變了市場格局。年輕人的消費渠道不再有定式,今天可以上某東買東西,明天也可以上某多買東西,反正哪家性價比高就買哪家。
還有不少年輕人開始在唯品會買數碼家電。近期小米聯手唯品會推出小米品牌周,疊加國補后可以打八折以下,于是小米的手機、掃地機器人、空氣凈化器等家電,在唯品會一周就創造了千萬級別的銷售額,一些爆款家電的銷量增長超過15倍。
大家開始發現,消費格局完全變了。年輕人不再“偏愛”一個固定的平臺,而是變得“多情”,用商品的性價比決定自己的購物渠道。
歸根結底,年輕人變得更清醒了。性價比消費的觀念,也符合消費市場的基本邏輯。哪里有性價比,消費就會流向哪里。哪里有好的服務,留存就去了哪里。哪里有解決需求的創新,目光就去了哪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