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將軍一生脾氣火爆,性格耿直,簡直天不怕地不怕。
不過,遇到真正能讓他信服的人,他還是能做到端正態(tài)度,老老實實聽話。
許世友
曾有這么一位將軍,明明軍銜等級比他低,卻能讓他心甘情愿地恭敬敬禮,被他高度信賴,得他親自接待,還能直接勸阻他言辭無狀的行為。
這位能鎮(zhèn)得住“許瘋子”的將軍究竟是誰?他有哪些令人折服的本事和成績?
一、資歷深厚,從無架子
李先念、許世友、韓先楚、秦基偉、陳錫聯(lián)……這些響當當?shù)拿?,是閃耀在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的明星。
這里面的人,每一個單拎出來,都能夠獨當一面,足以震懾一方。
他們雖然各自成就斐然,但在同一個人的面前,大伙兒都得恭恭敬敬地行禮,老老實實地叫上一聲“老領導”“老首長”。
詹才芳
這個人,就是我國的開國中將,詹才芳。
他的資歷十分深厚,早在工農(nóng)紅軍革命時期,他就已經(jīng)是一名軍職干部,也已經(jīng)具備獨立帶兵打仗的能力和經(jīng)驗。
當他擔任連長一職時,后來大名鼎鼎的許世友還是個小班長呢。
詹才芳年輕照
但是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到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他的職級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動。
1955年,人民解放軍大授銜拉開序幕。
每一位將軍的資歷、戰(zhàn)績、職位、品德,都會成為他們評定軍銜的依據(jù)。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詹才芳的經(jīng)歷都當?shù)闷鹨粋€上將軍銜。
可是就在授銜之時,他的職位卻是大軍區(qū)的副職。
因此,按照有關規(guī)定,他只能獲得中將軍銜。
其實對于將軍本人來說,軍銜等級并不重要。
可是在一些真心敬愛將軍的人看來,這個結果著實有些配不上他一路的腥風血雨。
許多了解他的老同志,都為他打抱不平,這里面不乏他曾經(jīng)的部下。人人都覺得,詹才芳的肩膀上,應該扛上將軍銜才對。
可是他卻告訴大家,看待這個結果時,不要往那些等級高的人身上看,要多想一想沒有來得及看見新中國太陽的烈士們。
他們?yōu)榱嗣褡濯毩⒑徒夥攀聵I(yè)而拋頭顱灑熱血,把生命留在了戰(zhàn)場上,留在了最危險的地方。
他們值得嗎?看起來不值得,其實又是值得的。
比起烈士們,他能夠活到新中國成立,能夠得到軍銜,能夠正大光明地以中國軍人的身份行走在天地之間,這已經(jīng)是莫大的幸運了。
詹才芳與妻子楊靜
面對妻子楊靜時,他也說:
“你知道的,我干革命從來不是為了這個。像那些犧牲了的戰(zhàn)友們,他們能夠授什么銜嘛。”
知足常樂,懂得感恩,視名利如糞土,這就是從戰(zhàn)爭年代一路拼殺過來的老革命的本色。
在解放戰(zhàn)爭中,他是第一個打進錦州城的縱隊司令員。
他所帶領的第九縱隊,讓林彪和羅榮桓等軍中首長大加贊賞,是名副其實的鋼鐵軍隊。
在戰(zhàn)斗過程中,身為司令員,詹才芳始終身先士卒。
從指揮遠距離的規(guī)模式作戰(zhàn),到指揮近距離的巷戰(zhàn),他下達的每一個戰(zhàn)斗命令,對于當時的局勢來說都是最正確的。
1949年東北野戰(zhàn)軍改稱第四野戰(zhàn)軍之后,第九縱隊的番號也變了。
解放軍第46軍從此誕生,詹才芳則擔任46軍的首任軍長。
后來,他又成為廣州軍區(qū)副司令,盡職盡責地承擔使命,完成任務。
他曾經(jīng)的老部下,比如許世友,在1955年獲得了上將軍銜,也成為了大軍區(qū)司令員。
不管從軍銜等級來看,還是從職級來看,都在他之上。
可他從來沒有因此而產(chǎn)生半點怨言,因為他了解許世友的能力,也知道許世友不怕死敢拼搏的精神。
他的一切成就,都是靠自己打出來的。
對于自己的老領導,許世友有著很深的感情,二人每每相見,他必然是恭恭敬敬,禮數(shù)周全。
1963年,詹才芳路過南京,許世友一聽,這還了得,馬上跑去截人,非要親自接待老領導,說什么也不肯讓詹才芳悄無聲息地來去。
從戰(zhàn)爭年代一起走過來的兩位將軍,在對方面前,就像回到了那些崢嶸歲月。
那時候的他們不是什么司令員,渾身上下都是熱血,把拼搏和拼殺這兩個詞語刻在了腦門兒上。
那時的他們也正年輕,正處在人生中最好的時候。
即使已經(jīng)過去很多年,他們也仍然對舊時光記憶猶新。
二、感情深厚,真心相交
紅軍革命時,詹才芳擔任連長,需要定期來到戰(zhàn)士們生活的地方,檢查大家的作風和習慣。
有一天,他走到時任班長的許世友的宿舍,見到對方的床鋪邊上掛著一個水壺,心里有些好奇,就把水壺取了下來,拿在手里,輕輕搖了搖。
他問許世友,水壺里裝著什么?
如果是水,許世友大可以直接回答。
可這問題是,許世友卻沒有直接講出答案,只是嘿嘿笑了兩聲,看起來有些尷尬。
這下,詹才芳便能看出來,水壺里裝著的,恐怕是軍中禁止的東西。
果然,在他的追問之下,許世友老老實實回答,水壺里是酒,自己平時會喝。
寧愿坦蕩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也絕對不會為了逃避懲罰而撒謊,這就是許世友的風格,也是詹才芳十分欣賞許世友的地方。
不過,喝酒這件事,在軍隊當中還是明文禁止的。
所以哪怕再欣賞許世友,詹才芳還是警告他,部隊紀律必須牢記,不能違背。
沒想到,這許世友倒是理直氣壯地回答:
“報告,我這個人有點兒怪,如果不讓我喝酒,那我的腿就沒勁兒,走不動路?!?br/>
哪里有這么玄乎的事情,詹才芳對許世友的那點兒小心思心知肚明。不過他也知道,這個小伙子不會因為喝酒耽誤正事兒,于是便一笑了之,沒有追究。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革命年代畢竟不同于現(xiàn)在,有的時候,靈活處理軍中工作,這也是干部的必備技能。
有著這份同袍情誼,詹才芳和許世友二人的關系自然是不一般。
許世友平時對人對事非常耿直,耿直到有時候得罪了人還不自知。
他脾氣火爆,對自己不滿意的事情總會直言不諱。
就連毛主席,對他的脾氣都得忍讓三分。
但是在詹才芳面前,許世友總是會收起自己身上的刺兒。他很看重兩人之間的感情,甚至有些依賴自己的老領導。
建國之后,兩個人分管不同的軍區(qū)工作,平時見面的機會并不多。
偶爾去北京開會,那對他們而言就是難得的與老戰(zhàn)友重聚的機會。
每到這時,許世友一定會要求工作人員安排住宿時,把自己安排到詹才芳將軍的隔壁。
挨著老領導休息,他的心中,安全感直線上升。
如果未能如愿,他一定會大吵大鬧,像個孩子一樣。
當許世友沖動之下說錯話做錯事時,也只有詹才芳敢直接勸阻,老部下也會聽話。
80年代百萬裁軍實施之后,中央決定不再給退居二線的老同志們發(fā)軍裝。
這樣的做法,也是為了節(jié)約資源,集中力量搞經(jīng)濟建設。
可許世友卻對此滿腹牢騷,他說:
“活著真沒什么意思,軍人不給穿軍裝,不如死了算了?!?br/>
聽到這話,一旁的詹才芳皺起了眉頭,呵斥道:
“快住嘴吧,說什么瘋話!”
果然,詹才芳一發(fā)話,許世友就沒再多說什么了。有什么牢騷,他也只好在心里嘀咕,不敢再講出來。
能得許世友如此對待的人,這世間寥寥無幾,詹才芳一定算一個。
三、愛才薦才,甘為伯樂
詹才芳待人溫和寬厚,從來不自恃身份,和戰(zhàn)士們搞分裂。
相反,他始終記得,自己就是從戰(zhàn)士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所以,即使擔任大軍區(qū)的首長,在普通戰(zhàn)士的面前,他還是像一個溫柔慈祥的前輩那樣,與大家打成一片,耐心傾聽大家的心聲,從群體中發(fā)掘人才。
席地而坐,促膝長談,這是時常發(fā)生在詹才芳和身邊戰(zhàn)士中間的一幕。
只有真正走到戰(zhàn)士們中間,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看到大家的日常表現(xiàn),他才能為部隊培養(yǎng)更加優(yōu)秀的后生。
雖然佩戴著中將軍銜,雖然是眾多領導干部的老領導,但他每天還是習慣騎著自行車上下班,生活簡單而樸素,從平淡中自得其樂。
向中央舉薦華國鋒,這也是詹才芳在60年代做的一件大事。
1967年,擔任湖南省委書記的華國鋒,日子并不好過。
華國鋒
他遭到一些不懷好意之人的針對,被軟禁了起來,即使有話想說,也沒有人能夠聽到他的聲音。
這種情況下,他無力極了,滿腔情緒只能強行壓抑,心中無限痛苦。
好在他的真才實干,都被當時負責湖南省“三支兩軍”工作的詹才芳看在眼里。
他的困境,同樣也被詹才芳看在眼里。
詹才芳與周恩來、鄧穎超等人的合影
去北京匯報工作時,詹才芳被周總理問到,地方上還有誰可以出來工作。
他毫不猶豫,向周總理推薦了華國鋒。
這是一個忠厚老實、肯干實事的地方干部,完全可以在更大的舞臺上發(fā)揮價值。
他相信,只要把華國鋒救出來,這位省委書記一定不會讓中央領導人失望。
毛澤東、周恩來與華國鋒
周總理非常重視他的意見,也明確作出指示,可以讓華國鋒開展工作。
得到總理的回應,詹才芳親自去往長沙,拯救華國鋒于水火之中。
這件事情,毫不夸張地說,是華國鋒人生道路上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因為有詹才芳的引薦,他才能從湖南走到中央,才能取得后來的一系列成就。
所有成長與蛻變的前提,都是建立在詹才芳對他的幫助這一基礎之上的。
兩人后來也一直保持著來往,詹才芳生病住院,華國鋒也會前去探望。
1992年,一代功勛戰(zhàn)將詹才芳在北京逝世。他的離開,讓不少還在世的老同志都悲痛不已。
華國鋒親自寫下了挽聯(lián),用八個字“德高望重,千古添芳”,表達了自己最真摯的感情。
雖然只是一名中將,但是這個軍銜,并不能代表詹才芳的全部,老部下們對他的評價那才是真實的他。
四、結語
許世友和詹才芳兩位將軍之間的感情,很是讓人動容。
不僅這兩個人,詹才芳與許多老將軍老干部之間,都曾發(fā)生過感人至深的故事。
他們是戰(zhàn)友,更是知交莫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