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標“醍醐”,和西藏保持聯系~
尋找康定情歌
這是一座以情歌聞名的城市:“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呦。”
幾乎每個人都對《康定情歌》耳熟能詳;但當身處其中,我們聽到游客問的最多的問題則是:“康定情歌在哪里?”
于是,我們開啟了一段“尋找康定情歌”之旅。
尋人啟事
1996年,《甘孜報》刊登了一則“尋找《康定情歌》詞曲作者”的懸賞信息,引起全國廣泛討論。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民歌之一,《康定情歌》的作者究竟是誰,一直眾說紛紜。
當年康定四十八家鍋莊之楊馬太鍋莊主人的女兒扎西央宗,回想起童年時代聽到的《康定情歌》是這樣唱的:
跑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
端端溜溜的照在朵洛大姐的門/
傳說朵洛是一位住在康定城里賣松光(燃燒照明用的松枝)的美麗藏族姑娘,人稱“松光西施”。每天清晨街上傳來朵洛的叫賣聲,人們都會打開門窗探出頭來,一睹其芳容——這或許是《康定情歌》最早的雛形。
康定城里溜溜的云,攝影:趙淵慧
也有人認為《康定情歌》是宣漢人李依若與李姓女友結伴到康定跑馬山玩耍時,根據溜溜調改編唱給女友聽的。
直到2002年,《甘孜報》總編輯郭昌平先生在拜訪了為《康定情歌》編配及定名的江定仙教授,以及首位唱紅《康定情歌》的喻宜萱教授等人后,從他們那里了解到了歌曲采編者的“真面目”:
時為重慶國立青木關音樂院聲樂系學生,吳文季。
溜溜調
1945年,抗日戰爭取得勝利,國立音樂院停課遷址南京,吳文季計劃前往拉薩教授音樂。恰逢一位朋友邀請他到瀘縣,擔任青年軍夏令營臨時音樂教官,由瀘縣渡過大渡河后,便可經康定進入西藏,于是吳文季和朋友共同前往。
也就是在西南邊地,吳文季從一位康定籍士兵的口中,聽到了“跑馬溜溜的山上”的悠揚旋律。
這是康定特色的民歌“溜溜調”。隨著茶馬古道的興盛,扼川藏之咽喉的康定,成為川茶輸藏的交通樞紐與主要貿易市場;藏、漢、彝、羌等民族聚居于此經營生活。“溜溜調”正誕生于相互交融的多民族文化中。
它由康定原有的藏族山歌與隨馬幫而來的漢族民歌結合,因有襯詞“溜溜”二字得名,也因“溜溜”二字,別具意趣。
20世紀30年代的康定,攝影:孫明經
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止“溜溜調”,還有當地的民俗風情。
熱情的西康青年滔滔不絕,講起珠峰女神扎西澤仁瑪與英雄郭達的美麗傳說:
扎西澤仁瑪化身牧羊女游玩康定時,遭遇外敵襲擊,英勇的郭達挺身而出,救之于危難。兩人因此定情,在草原上以山歌互訴衷腸。然而這份愛情不被天界允許,最終扎西澤仁瑪和郭達化作跑馬山和郭達山,永遠相伴在康定草原之上。
每年藏歷除夕夜,兩人便會化身為金鴨子在水井子嬉戲,成為康定人民心中忠貞愛情的象征,也喚起吳文季心中的向往——
水井子前金鴨成雙,攝影:趙淵慧
溜溜的康定城里,美麗的朵洛姑娘笑靨如花,水井子的金鴨依偎成雙……或許正是這些浪漫的故事,才讓他在原有歌詞之上增加了新詞:
世間溜溜的女子/任我溜溜的愛喲/
世間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的求喲/
短短兩句,唱出了愛情最熱烈、最自由的姿態,也讓全世界為之心動。
歌頌者
“我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1947年4月19日,此歌在南京一家俱樂部首唱,并由江定仙鋼琴伴奏。唱到一半,突然停電,但管伯媽的歌聲太美了,觀眾紛紛燃起蠟燭,聽她在搖曳的燭光中,將這首情歌演繹得美輪美奐。”
這里的管伯媽即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在南京舉行個唱會時,老同學江定仙向她推薦了《康定情歌》——吳文季將其交給了自己的聲樂老師伍正謙,后者又交給了國立音樂院作曲系主任江定仙,為之編配伴奏,并收錄進《中國民歌》中。
經此一唱,《康定情歌》一炮而紅。
后喻宜萱受邀前往巴黎和倫敦巡演,首次將這首歌推向世界舞臺。1952年,康定中學的5位藏族學生在維也納世界青年聯歡節再度演繹《康定情歌》,蜚聲海外;21世紀初,它還隨著我國“神六”載人飛船升入太空,唱響宇宙。
而當從宏大的星系再回到發源地康定,又該從何處去追尋這首“宇宙級情歌”?
或許像吳文季先生那般,在一段段情里感知愛意,便有歌聲流淌于心間——
我們基于康定沙洋行保護性改造而成康定情歌文化中心,為來到這里的朋友,講述康定的愛與浪漫。
康定情歌文化中心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爐城街道東大街117號
聯系請添加客服號“醍醐君·康定”:tihhoservkangding
今天的情歌
你是否能想象,早在一百年前,自由戀愛的氣息已在康定城里產生:
1919年,英國青年金路易來到康定沙洋行工作,27歲的他風度翩翩、躊躇滿志,與康定土司家族的仁欽拉姆相知、相愛。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為此金路易不惜放棄仕途,與仁欽拉姆終成眷屬。
位于情歌中心門前的金路易與仁欽拉姆雕像,帶我們展開關于這段曠世之戀的想象。
不僅于此,在這座煥發新生的古建里,還隱藏著其他綿綿“情線”,持續譜寫著屬于“今天的情歌”。
丟也丟不下/帶也帶不走/
情人要是木碗該多好/
揣在懷里不分離/
木碗情歌在藏地廣為流傳。但你知道,藏族朋友為何要將情人比作木碗嗎?
位于中心一樓的木碗墻,承載的則是陪伴一生、最親密無間的情感寄托。
康定情歌文化中心二樓,金鴨子傳說在這里得到延續——丫丫yaya本土咖酒品牌以此為靈感,呈現以酥油、青稞奶、甜茶等高原風味為特色的咖啡特調,以及依據康定文化和情歌傳說故事研發的系列藏式雞尾酒和酥油啤酒。
而向東北步行約300米,便可抵達水井子,打卡“金鴨和鳴”的愛情神話。
你還可以在這里,留下專屬于自己的愛情紀念——
中心內特別設置“情歌明信片”打卡裝置:輸入你和TA的姓名,系統將為你們打造包含專屬情歌的明信片,一聯從康定寄出,一聯則保留在康定情歌文化中心。
這是來自中國情歌之城的祝福。
點擊圖片閱讀往期原文
這三尊菩薩,何以為雪域最強守護?
千年神鳥,在巖畫與托迦上飛翔
裴莊欣:現實與虛構的推翻與重構
醍醐2023年開放招聘崗位
在百年神殿里上班,是什么樣的體驗?
點擊卡片即可轉至購買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