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窗簾,冬日的陽光如子彈一般,打在中年男人祝歡滿是疲憊的臉上。
他想起自己曾在高處俯瞰事業的巔峰,想象著權力傍身的自己似乎掌握著一切。
然而,清華畢業生馬翔宇的實名舉報如同無形的利劍,輕易地洞穿了他愚蠢的矜持。
如果給他一個重來的機會,他一定肯定以及確定,不再把手中的權力之刃對著畢業清華的科員馬同學,發泄他那所謂的小小的任性。
悔恨之重,仿佛千斤。
?祝局長歇菜了
12月14日,《蘇州日報》記者從蘇州市專項工作組獲悉,對反映蘇州工業園區商務局原黨組書記、局長祝歡等的有關問題已查清并作出處理。
經查實,祝歡對商務局采購項目中存在的內定供應商、圍標串標等問題負有領導責任,在接受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巡察時提供不實材料,在組織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違反黨的紀律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的相關規定,經市委批準,給予其留黨察看一年、撤職處分,從正處職降為正科級。
關于馬同學舉報祝局長的來龍去脈,請參閱本人先前發表的舊文:
從公務員視角看,“少年得志便疏狂”的祝局長這次栽了,預先設定的仕途蒙上了一層陰影。
公開資料顯示,祝歡在2020年12月被提拔為蘇州工業園區商務局的正局長,毫不夸張地說,在地方政府部門,祝局長已經領先99.99%的公務員同儕。
2019年實施的新《公務員法》確立了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的制度,從此,公務員晉升有了“職務”和“職級”兩個通道。
所謂職級,是公務員的等級序列,它通常在廳局級以下設置,分為4等12級(即:一、二級科員,一至四級主任科員,一至四級調研員,一、二級巡視員),但本身不具有領導職責。
所謂職務就是大眾所理解的“一官半職”,分為10個臺階(即:鄉科級副職,鄉科級正職,縣處級副職,縣處級正職,廳局級副職,廳局級正職,省部級副職,省部級正職,國家級副職,國家級正職)。
在我國的市級以下機關,一至四級調研員只能設置不超過綜合管理類公務員的20%,其中一、二級調研員又不能超過一至四級調研員的40%,因而一級調研員最難晉升。
對應的是,從正科到正處,是絕大部分公務員一輩子都邁不過去的隱形臺階。
即使職級上去了,公務員在天梯挑戰賽中還面臨著職務崗位的激烈競爭,因為處級干部眾多,但實權正職的位置太少,一個蘿卜一個坑。
以至于同級別的處級干部在做事時,沒實職必須尋求有實職的支持,這就好比若干年前的一句順口溜:
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
而在蘇州工業園區這個副廳級單位,38歲的祝歡已經成為執掌實權的正處職干部,成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
可以說,祝局長前半生升遷之順暢,已經不是“祖墳上冒青煙”般的氣運,那得是“祖墳上著火”的運道,消防員都救不了的那種。
甚至于,這是祝同志背后高人及家族共同努力的結果。
(江西周公子童言無忌的發言,反映了基層治理家族化的現象)
但蘇州調查組的一紙結論,讓祝局長連降職數級,并被留黨察看,自此基本告別試仕途。
參照公務員法的規定,出事前,祝歡的出任蘇州工業園區下屬單位一把手,所需要的最低職級是二級調研員(小正處),但也可能是一級調研員(大正處),而被降為正科級后,這其中存在著3-4個級別的差距。
更要命的是“留黨察看一年、撤職處分”的決定。“留黨查看”通常都對應著行政降級,而所謂撤職而非待職,意味著職務肯定沒了,45歲的祝同志又不符合“干部年輕化”的大趨勢,今后翻身無望。
如果說,飛揚跋扈的祝局長曾打算把馬翔宇趕到陽澄湖養大閘蟹,那么現在,祝局長恐怕是想養大閘蟹而不得了——他的處境,比馬翔宇還要惡劣。
例如“留黨查看、撤職處分”的帽子戴上去,意味著后面如果遇到單位的巡察整改,祝同志每次都得到場,然后在眾目睽睽之下:
流流汗,紅紅臉。
當然,凡事都要辯證地看。
例如祝局長降為科員后,大抵會是夾著尾巴,爭取做個透明人,眾人爭避都來不及。也就是說:
自從他變成一坨屎之后,就再也沒有人隨意地踩在他的頭上了。
于是,祝同志只能在蕭索與恐懼中,接受蘇州調查組的通報結果,等待自己的所謂前途與晚節,都被困在一個博爾赫斯式的迷宮里。
這時候他才明白,每一次揮霍著輕易得來的權力,其實都是對自己政治生命的嚴重透支,
他不是知道自己錯了,而是知道自己要完蛋了。
聽到這么不幸的消息,我連晚飯都多吃了兩碗。
?馬科員干事有多難
相比起祝歡的前途湮滅,我們更關心馬翔宇是怎么干事的,以及怎么淪落到魚死網破的慘烈境地。
從清華大學畢業后,馬翔宇進入國內某頭部券商,參與過天津市某IPO項目。在此期間,他聽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并因這個故事而改變了自身的職業規劃。
1991年10月,天津保稅區正式招商,這是我國北方第一個符合現代國際經濟發展要求的保稅區。但與沿海眾多城市的保稅區相比,天津港保稅區并不具備區位優勢,發展得不慍不火。
到2003年,這一尷尬現實讓天津的領導同志著急上火。
因為從上世紀90年代起,天津的GDP逐漸被蘇州趕上,在排名第五的交椅上交替了將近20年。
而在2002年,蘇州工業綜合保稅區的方案已經無比接近國務院的批準,據悉將成為“綜合保稅功能的海關特殊區域試點”。
作為直接對標對象,天津保稅區必須拿出強有力的方案來。
凡事就是有對比。
于是,天津的相關部門聯合起來,制訂了一個大膽的規劃。他們決定將尚未封關的1平方公里土地,置換到濱海機場附近,然后從這塊保稅區的飛地(即后來的空港片區)建設一條試飛跑道,直通機場。從此,保稅區空港片區生產的商品,直接就可以內部通關,點對點地運到貨運飛機上。
這個天才般的設計牽涉到交通、海關、民航、稅務…等部門,誰都看出來其中的好處,但誰也承擔不了其中的政治責任。
畢竟天津臨近京畿,航空管制很多,協調推進工作的難度很大。
最終,時任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拍板了這個計劃。這位在天津冶金行業干了20多年的實干型領導親自牽頭,一個個地拜訪部委,用了半年多的時間上馬了該項目。
天津保稅區的這一嘗試,立刻顯示出競爭優勢來。
第一個登門尋求合作的外商是法國的空中客車公司。這家與波音并肩的飛機制造商與中國簽訂了大量訂單,有意于在國內建設一條總裝線,先后與國內四個城市開展了大量的前期協商工作。
但天津港保稅區“從廠區到機場,一鍵通關”的便捷條件,正好擊中空客公司的痛點,而保稅區從中體現出來的真抓實干精神,也小小地震撼了歐洲人。
2005年,空客公司入駐天津港保稅區,并帶動移動電話、彩色顯示器、轎車等高科技、高產值行業的跨國公司入駐。
2006年底,天津港保稅區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132.5億美元,其中外資實際到位57.7億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45.6億元。保稅區內共有中外企業11638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62家,保稅區的主要經濟指標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位居全國保稅區前列。
(奮進中的天津保稅區空港片區)
馬翔宇對這個傳奇般的故事擊節嘆服,認為當地同志天才般的前瞻性、雷厲風行的執行能力,足以在退休后吹一輩子的牛。
馬同學說:
我甚至能夠想象參與其中的同志,這些年內心巨大的成就感。
說白了,這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中的“自我實現”需求,正是在這種成就感的感召下,馬同學通過家鄉“人才引進”的通道,成為蘇州工業園區商務局的一名普通科員。
馬同學入職后的第一個課題,就是蘇州機場的替代方案。
眾所周知,散裝江蘇一共有13個地級市,蘇州站在鄙視鏈的最頂端。但其他12太保有一個激怒蘇州的簡潔方法:
聽說蘇州要建機場了,叫做蘇州梅有機場?
作為中國最強的地級市之一,蘇州沒有機場的原因,主要在于離上海太近。例如蘇州市區距離上海虹橋機場不到100公里,相當于廣州南沙區到白云機場的距離。而從昆山到虹橋,距離甚至僅有50公里。
更何況,虹橋國機場的相關規劃里,蘇州的昆山、太倉、相城、工業園區都被囊括在內,屬于虹橋商務區北向拓展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在短期內,蘇州很難擁有自己的機場。
(虹橋機場的大樞紐規劃方案,輻射了周邊數個城市,其中就包括蘇州)
2020年,馬翔宇在工作報告中闡述了一個“要里子,不要面子”的解決方案,包括上、中、下三策。
所謂上策,就是接受短期內不批復機場的現實,集中精力拿下本地航站樓的建設。例如早日爭取蘇州地鐵11號線與上海地鐵11號線在花橋站無縫鏈接的一體化規劃(注:這一規劃已于2023年6月實現),在地鐵花橋站設置航站口。
這樣,在虹橋機場登機的蘇州乘客可以提前在花橋站值機,通過虹橋機場運輸的蘇州工業園區貨物可以實現空鐵聯運,從而達成天津港保稅區空港片區的類似效果。
所謂中策,就是建設蘇州市區的城市航站樓,主要是針對客機實現提前值機,不過是通過大巴擺渡,成本較高,便捷性較低。
所謂下策,就是對群眾打感情牌,拿出各地爭取高鐵規劃的氣魄,爭取一個冠名的聯運機場——哪怕這個機場位于蘇州最偏遠的地方,哪怕交通極不方便,那也是蘇州人的機場…
馬同學的這份規劃書被他的美女處長相中,一番討論后,以園區的名義上報。
不久以后,馬翔宇因為不愿意在未曾參與的政府采購項目結項單上簽字,而被祝局長敵視與針對。
從此,他們一邊花著公款采購,一邊繼續拿著馬同學做的工作匯報,反過來又散布馬同學“眼高手低、不出成果”的流言。
2024年6月,祝局長在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人才引進的會議上,要求將所有清華大學畢業的候選人排除出名單,理由是清華人能力也就那樣,偏偏還要:
不上路子。
祝局長全然不提一句,馬同學關于航站樓方案的上中下三策被當地政府討論,最終采用了中策,而祝局長也因為這份建議書,獲得了“干吏”的評價。
馬同學說,他不介意頭上多個分潤成績的婆婆,但不理解領導們“既要又要”的病嬌情緒,難道基層公務員不但要任勞任怨地做牛做馬,還要笑臉面對成果被剝奪,做一個順從的啞巴?
而更讓馬翔宇難受的是,盡管從后續討論進程與事后反饋看,有關部門采用中策是基于現實考慮,因為選用上策必然要求蘇、滬兩地多個部門的協商,那么問題來了:
怎么向上級領導證明,為了蘇州的客流去協調那么多的資源是值得的?
關于這一點,馬翔宇拿出了在清華寫論文的勁頭,收集了國內外多個聯運機場的一手數據,積累了不少PPT材料,準備在相關會議上盡量論證說明。
只要能夠增加1%的說服成功率,他愿意付出100%的努力。
(關于機場協同效應的初步分析,來自馬翔宇視頻中的截圖)
但遺憾的是,在2021年中的時候,馬翔宇提出并主持的、包括蘇州機場設計工作在內的所有工作成果就被單位領導剝離了,這個時間點之后的推進工作都是另一位同志完成的。
馬同學花費心血整理好的材料,都沒有了用武之地。
在無數個夜晚,馬翔宇都忍不住遐想:
如果在論證會上,由他來進行詮釋,當地有關部門會不會采用1號方案呢?
不可避免地,苦杏仁的氣味總是讓他想起事業受阻后的命運。
?讀一個好大學是為了什么
對馬翔宇而言,在單位被恐嚇、被邊緣化的痛苦,遠不及工作受阻后的失落感。
而在蘇州工作組公布最終的調查與處理結果后,依然有眾多的腦補怪分析,馬同學還是太清高了,不甘心同流合污。人吶,一旦格局小了,仕途走不遠啊。
這一副“我來說句公道話”的膩歪樣子,充分顯示出無才且無德的平庸之惡。
例如,就憑借馬翔宇舉報材料中的證據,乙方拿著簽字合同不交最終報告就付款,獨立第三方審計師基本就可以確認利益輸送,且已經完成了利益輸送的全過程。
更何況,乙方在半年后為了應付審計,竟然就華麗麗地補了一份報告,這無異于公開向全世界宣布:
這個項目的立項目的,就是虛列項目套取資金。
也許在某些單位,招標內定、圍標串標都不是個稀罕事,但是,被逼著在沒有參與的爛事上簽字,這可是要被終身追責的。一旦出事了,這事兒可不小。
所以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當然,我們也要感慨,面對祝局長沒有下限的打擊報復(例如在抗疫時給身處一線的馬翔宇制造麻煩,例如在年度考核時給予基本稱職的考核評價),馬翔宇沒有在沉默中變態,也沒有把所有的不公歸咎于整個社會,喊著“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搞出隨機刀人的事件來。
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2023年,“被賦閑離崗”的馬翔宇無所事事,參觀了蘇州博物館的古希臘文明特展。他作為蘇州博物館的志愿者,為該館寫了一出默劇,該劇的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自認為無所不能的神將人類的命運玩弄于鼓掌之間。覺醒后的人們團結起來,爬上了奧林匹斯山,推倒了這尊傲慢之神的神像。
這個類似于《達拉崩吧》的故事,深得升級打怪的爽文套路精粹。
但馬翔宇說,他最滿意的,其實是這個戲劇的結尾:
當人們將人類中的英雄樹立為新的神像之后,這位復活的英雄選擇留下衣缽,回歸人海。
這是一個理想中的故事,但也是一個在我們居住的藍色星球上發生過不止一次的故事。
例如在太平洋東岸的美國,這可能是華盛頓總統掛冠而去,回家繼續砍櫻桃樹的勵志小故事。而在太平洋西岸的東大,它就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
《俠客行》。
在馬翔宇生日的那一天,這幕戲劇在蘇州博物館上演,一位看完該劇的觀眾對編劇馬翔宇說,這個結尾,讓她想起了魯迅先生雜文集《熱風》中的一段話。
兩人默契地相視而笑,都知道是那一段: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朋友們,這就是讀一個好大學的真正意義,它讓你在安身立命之余,還能思考人類存在的全部意義。
馬翔宇同學,你永遠不會獨行!
覺得有趣,請關注公眾號:將軍箭
16 Dec 2024
點擊“分享”和“贊”,感謝你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