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宮斗劇鼻祖,大部分人首先就會聯想到《金枝玉孽》,尤其是玉瑩、爾淳、安茜、如妃+孔武、孫白楊置身于高樓紅墻之中的封面圖,無不傳達了不為人知的、波譎云詭的宮廷秘事。
《金枝玉孽》結尾,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皇后被霸氣的如妃氣得頭風發作。天理教動亂以后皇上的去向、皇后的最終結局、皇位繼承人的歸屬,都留下了令人想象的空間。
tvb出品的另一部宮斗劇《萬凰之王》,可以說是這部劇的延續。在劇中,《金枝玉孽》里的皇后已經成為了太后,繼位者是前皇后所生的皇子,即歷史上的道光皇帝。這一朝的主角不再是皇后和如妃以及新一屆秀女的爭斗,而是道光帝第二位皇后孝慎皇后、第三任皇后孝全皇后和死后被追封為皇后的孝靜皇后幾人的斗爭。
印象中最深的,不是飽和的阿寶色,不是妃嬪的大濃妝,不是妃嬪掌摑皇后、貴人掌摑妃子的名場面,不是叔嫂的不倫之戀,不是被截去一肢的太后,而是當太后陰謀破產,孝全皇后賜死太后時,太后對她說的一番話。
概括來說,就是太后之所以一直不喜歡并處處針對孝全皇后,并不僅僅因為她認為孝全皇后不詳,克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更多的是因為孝全皇后太像自己,已被權力同化的太后容不得后宮出現另一個“萬凰之王”來分薄她的權力。她對孝慎皇后的評價是“看似無情卻有情”,對孝全皇后的評價是“看似有情卻最無情”。
先說孝慎皇后,她深知皇上對孝全皇后的濃濃情愫并不會因為孝全皇后成了大嫂就有所改變,所以聽從額娘的勸告,攛掇太后活祭孝全皇后為其子招魂。皇上及時阻止,為保全孝全皇后冊封她為全妃,更是在很長一段時間獨寵全妃,這讓皇后十分不滿,所以一次次陷害全妃和她的家人,還不停威脅逼迫還是宮女的彩藍(孝靜皇后)謀害全妃,讓全妃吃了很多虧,可以說是前期最大的反派。
但是,當得知額娘之前已經為了她陷害其他懷孕的妃嬪流產,現在又要陷害已晉升為皇貴妃的全妃流產后,出于良知和愧疚,她還是在最后一刻保護了全妃及全妃腹中之子,自己卻滑倒流產,并且因額娘的陰謀敗露被遷往熱河。
為了替額娘報仇,皇后向皇上的兄弟,也是曾經的戀人—瑞親王借種懷孕,重新回到了皇宮,和全妃展開了新一輪斗爭。
為了對付全妃,皇后也變得愈發狠辣,數次致全妃于危險境地,不過她還是保持著一絲善良,比如怒斥冒充崔嬤嬤女兒,利用母女情上位成貴人的彩藍;比如警告彩藍不許對孩子出手;比如冒著大火救出了被圍困的大阿哥(全妃之子,未來的咸豐皇帝)。
結局時,得知皇太后欲幫瑞親王篡位的陰謀后,皇后也深明大義,放下了對全妃的仇恨,和全妃攜手阻止了瑞親王謀反,自己則和瑞親王共赴黃泉,結束了被家族宿命擺布的一生。
皇后無疑是惡毒反派,數次置全妃于死地,然也數次懸崖勒馬,無意間保護了全妃和大阿哥,所以皇太后才會說皇后“看似無情但有情”。
再說孝全皇后(全妃),她可以說是非常有智慧的宮斗劇女主。雖然前期被皇后陷害、被彩藍出賣,以至于吃了許多虧,還被降了位分、失去了第一個孩子,但是中后期她會復盤總結,并能在保護自己的同時快速反擊。
在政事上,她是皇上的解語花,總能給皇上提供情緒價值和寶貴的建議,后期更是幾乎憑一己之力打壓了興風作浪的彩藍,粉碎了皇太后和瑞親王的陰謀,保住了皇上的帝位。
和寬容大度的皇上不同,全妃有仇必報,只要是仇敵,只要有負于她,即使對方幡然悔悟,她都不會留有一絲情面。比如她告知瑞親王福晉(同時也是皇后的堂妹、穆彰阿之女)瑞親王和皇后的私情,利用福晉之死分化瑞親王和支持瑞親王的穆彰阿,同時也算報復了一直陷害自己、對皇上不忠的皇后和害死自己父親的穆彰阿;比如她看到被大火包圍的二阿哥(皇后之子),十分猶豫要不要救,而皇后則是沒有絲毫猶豫救出了大阿哥(全妃之子);比如看到被太后貼身太監衛公公追殺而走投無路的彩藍,立刻就想懲治她,后來更是不顧皇上的請求,下毒并燒死了已改邪歸正的懷孕的彩藍;比如不顧皇上請求和瑞親王臨終遺愿,賜死了皇太后;比如親自動手掌摑背后說她是非的其他嬪妃,使該嬪妃險些毀容……
也是因為全妃這些“看似有情卻最無情”的行為,導致她和皇上離心離德。縱使成為了繼皇太后之后唯一的“萬凰之王”,卻也成為了高處不勝寒的“寡人”。
當然,作為宮斗劇鼻祖的《金枝玉孽》,其中也有這樣鮮明的對比—爾淳和玉瑩。
爾淳逼退安茜,逼瘋淑寧,多次陷害玉瑩,拉如妃下馬,同期秀女中最先被冊封為貴人,可以說是戰績斐然,連獨立于后宮斗爭之外的太醫孫白楊和宮斗高手皇后都曾言語認證過爾淳卓越的宮斗能力。但就是這樣勢不可擋的爾淳,卻也會被私情牽絆。
作為徐公公的養女,爾淳可以說是孝順至極,感恩收留和養育之恩,視徐公公為世上唯一的親人,所以即使他深愛孫白楊,但還是為了徐公公的大業成為了皇上的寵妃,并且懷上了龍種;作為一起長大的好姐妹,爾淳只有在淑寧和沅琪面前才展現出自己天真浪漫的一面;雖然后來爾淳因淑寧陷害沅琪導致沅琪死在流配途中逼瘋了淑寧,但也因愧疚大量服用五石散麻痹自己誘發哮喘;明明可以將玉瑩和安茜打入谷底,但因知自己深愛的孫白楊深愛著玉瑩,感念安茜曾經幫助過自己為徐公公通風報信,所以三番四次放過了她們;得知自己深愛的孫白楊命在旦夕,即使知道這是玉瑩的陰謀,也決定要向皇后坦誠,犧牲自己以保全孫白楊的性命;只因聊天投緣,便視福貴人為親姐姐一般展開心扉,毫不設防……
再看玉瑩,玉瑩自出場便是“美貌無腦”的代名詞,即使安茜提點她注意防范爾淳的構陷,又幫她在如妃面前解圍,但她還是埋怨安茜枉做小人,人前人后都表示爾淳永遠是自己的好姐妹。
隨著劇情發展,玉瑩“扮豬吃虎”的真面目逐漸顯現,玉瑩的無情也逐漸展現。
即使她知道安茜救了她很多次,卻還是裝作無意地告知如妃安茜古井夜祭鄂公公,導致安茜被如妃逼迫到近乎崩潰;即使她知道孫白楊對自己的深情,卻還是利用他對自己的感情引安茜救人,蠱惑爾淳向皇后坦誠“罪行”;即使她知道孫白楊不會出賣自己,卻還是為了滅口送上了有毒的糕點,后來更是讓孫白楊冒著欺君之罪篡改脈案,將倆人的孩子假作龍種……
可以說,爾淳“看似無情但有情”,對應《萬凰之王》的皇后;玉瑩“看似有情但無情”,對應《萬凰之王》的全妃,有情亦是無情,無情亦是有情。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她們出生之時都是一張白紙,也曾有天真浪漫的少女時光,不幸的是她們大多因家族榮耀或其他際遇被困于高瓦紅墻內,半點由不得自己,進而為了生存、為了家族、為了子女、為了前途,不得不犧牲本心,被迫或主動進入宮斗的漩渦之中,午夜夢回,又有多少次從鮮血淋漓的夢中驚醒,才發現自己已經沒有昔日的半點影子。最后,以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上陽白發人》結尾:
上陽白發人
愍怨曠也
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余人,零落年深殘此身。
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云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
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
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
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
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
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
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
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又不見今日上陽白發歌!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