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全國抗戰熱情高漲,云南的龍云亦向南京發電“懇以6萬至8萬之數,組成建制部隊”,開往前方御敵。
當時的云南部隊,有常備旅6個及近衛第1、2團,直屬炮兵團、工兵團、機關槍大隊、交通兵大隊、高射炮大隊、護衛騎兵大隊等,常備軍兵力約36000人;此外另有21個保安營,兵力約在萬人左右。
此前龍云曾表示滇省軍隊服從于國軍整編,建議可編為第38軍(注:滇軍曾用番號)。不過因為第38軍番號當時已由陜軍占用,因此給滇軍的番號是第60軍,即以現有滇軍常備部隊率先編為此軍,以開赴前線抗日。
據時任第182師師長的安恩溥將軍回憶:
以第1、2旅組成了第182師,番號改為第539旅和540旅;
以第3、5旅組成了第183師,番號改為第541旅和542旅;
以第7、9旅組成了第184師,番號改為第543旅和544旅;
上述各旅均下轄2個步兵團,全軍合計有12個步兵團。
至次年初又有3個補充團出發,并編組為了各師工兵、輜重營,并充實了野戰醫院,故當時第60軍全軍兵力約4萬人。
第60軍編成后,老蔣便一再催促出兵,最初計劃在九國公約會議之初將該軍使用于淞滬方面。
不過第60軍尚在湖南時,滬戰即遭敗績;隨后老蔣又計劃將該軍投入到南京保衛戰中,也未能成行。隨后,第60軍又被調到了武漢,不久又開往孝感、花園、武勝關一帶整訓。
1938年4月中旬,第60軍接到命令歸屬第一戰區序列,北上參戰;在部隊尚在車運途中,又接到急令,轉隸第五戰區指揮,并輸往臺兒莊方向。
頻繁的指揮轉隸,足見當時抗戰形勢之危急,但也可見國軍高層指揮混亂之一斑。
第60軍軍長盧漢尚準備于4月21日到第一戰區長官部報到,至前一天午后接到電令,因此又不得不轉赴徐州見李宗仁,并受令第60軍需部署于臺兒莊以東地區集結待命。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第60軍其實是沒有任何適應時間的:
4月19日從駐地上車;20日到達原定地點卻未能下車;21日轉運徐州;22日即與南下日軍接戰。
以往談及第60軍在臺兒莊以東作戰的文章中,多未提及這一節內容,讓人們誤以為第60軍是在早開入戰場的情況下,以預設陣地迎擊日寇,其實并非如此。
第60軍跟日寇的初戰是相當倉促、被動,甚至于出乎預料的,這讓該軍在作戰初期招致了重大損失。
為何會出現不期而遇的遭遇戰?
前述國府高層對第60軍的混亂使用在先,而戰地指揮和友軍不打招呼的迷惑后撤則緊隨其后。
第60軍軍長盧漢在多年后,講到了當時的情況。
在4月21日其見到李宗仁、白崇禧、孫連仲后,白崇禧稱現在局勢已經緩和,第60軍在4月24日以前集結完畢即可;孫連仲則稱第60軍可集結于第51軍于學忠部的右側后,作為第二線部隊待命。
盧漢認為,當時李宗仁說話比較直率,白崇禧、孫連仲則有些隱諱,未將實情相告。
實際上當時頂在第一線的第51軍于學忠部及右翼的湯恩伯部已經開始后撤,前方出現了巨大缺口,而這些信息第60軍卻毫不可知。該軍下車后,是按照在二線集結的命令前出展開的,因此在22日開進途中突遭日軍,相當意外。
第182師師長安恩溥提到了當時的情形:
飯后,帶著十來個官兵,背著地圖,才過運河不遠,183師師長高蔭槐跟上來問:我的隊伍呢?我說,你們的隊伍我不知道,我們的我也沒找到。高慌慌張張地向前跑了,過去幾步我派在前頭偵察的副官胡驊跑來報告說,183師已經和敵人打起來。
我說,你在亂說。胡驊說,我過了運河以后,竭力蹬單車跟上1081團(第183師先頭團)團長潘朔端,到了他們打起來,我才留下帶去的人先回來報告。
而率先打響的地方為陳瓦房,第183師潘朔端團的先頭營在營長尹國華的帶領下突遭日軍后,即就地展開布防。日軍南下的為配有坦克、重炮的野戰主力部隊,而且全部處于戰斗狀態。
第60軍卻是在原定的集結地突遇強敵,根本沒有時間去構筑完善工事。盡管如此,尹國華營長還是率部以血肉之軀展開,以幾乎全營犧牲為代價,爭取了幾個小時的寶貴時間。
期間第1081團團長潘朔端率一個營增援,也付出極大犧牲,潘朔端團長負傷,團附黃云龍陣亡。
此外在邢家樓、五圣堂區域,同為第183師的陳鐘書旅也遭遇日軍。因猝然遇敵,部隊傷亡很大,陳鐘書旅長赴前線指揮時亦傷重犧牲。
第183師師長高蔭槐在回憶文章中曾提到一節:后聞白崇禧對云南軍隊大加申斥,說對日作戰不事先構筑工事,行持久抗拒,只知以血氣之勇向裝備優勢之敵沖鋒,何異燈蛾撲火等語,殊屬可恥而又可笑。
事后我們回顧當時滇軍初戰時的情況,其實并非部隊不知道構筑工事,而是原本上級通告的情況,當時當地并無敵情。第60軍剛剛開入連熟悉戰地環境的時間都沒有就遇敵了,若非以血肉之軀死扛,后果不堪設想。
很顯然,這是第60軍以重大犧牲換來戰線穩定的寶貴戰果,怎么可以說云南兵連不構筑工事的常識都沒有呢?
第60軍初戰犧牲,是非常重大,甚至于驚人的。4月22日正式戰斗,4月24日時盧漢即發電稱:
連日與敵激戰,高師(第183師)傷亡慘重,旅長陳鐘書恐已殉國,團長潘朔端輕傷,營長尹國華、丁圖遠陣亡,士兵僅存四分之一;安師(第182師)團長龍云階陣亡、楊炳麟重傷,士兵傷亡2000余;張師(第184師)傷亡數百。
接到盧漢的報告,龍云也極為驚詫,但依然保持了冷靜,發電安撫并詢問道:
此次津浦北段戰斗,關系中日戰爭前途之得失,該軍既經加入,犧牲之大,當為意中事。惟為時未久,高師犧牲如此之重,是否因初次加入情形不熟,受意外之損傷,或系受敵炮制傷亡,希即詳復。
再,戰斗之目的,不在犧牲之多寡,而在意志之堅定,務需從容整理,振作士氣。后方補充,自當積極趕辦,勿庸過慮為要。
盧漢隨后回電道:
此間地形平坦,僅以村落為據點,敵人炮火甚烈,故犧牲最大。多數均在原陣地人槍埋沒不能取出,僅以輕傷能運后方。自養(22)迄本晚(26日)止,除張師(即第184師)每團傷亡數百尚存四分之三外,高師(第183師)僅存千余,安師(第182師)僅存六七百,官長約傷亡三分之二。
龍云收到電報后再回電道:
突見傷亡報告,因不悉作戰情形,故頗驚詫。頃證以感日所得之宥酉電,及今日所得之兩漾電,藉知支持已數日之久,如此應付強敵,不但扼守陣地,且能出而反攻,似此忠勇壯烈,縱有任何犧牲,亦屬光榮。惟恐各長官不無目擊心傷,務望再激再勵,振作士氣,始終勿懈。
可見在龍云和盧漢的來往電報中,盧漢并沒有提及友軍的突然撤退給第60軍布防造成的巨大危害。而我們現在研究當年的戰史,卻不能不提及這點。
因為在當時的對日作戰中,參戰部隊之所以遭到慘重損失,主要是由于沒有對日作戰經驗。
日軍當時擁有的空炮火力優勢和步兵突擊戰術,各部此前均未見過。稍加不注意,即會遭到日軍炮火的巨大殺傷。
如果能有一個適應過程,那么獲取經驗的代價是可以大大降低的,對于后續作戰便大有裨益。
但由于門戶和派系之見,再加上指揮上的高度混亂,使得當時很多部隊在沒有任何經驗參考之下,猝然御敵。
各部以國內戰爭時期的經驗與擁有絕對優勢炮火的日寇交戰,短期內的犧牲就非常驚人。
上述盧漢的往來電報中,因戰斗激烈所提及的數據未必是確數,直到5月初時才匯總了各師確實傷亡數,其中:
182師自4月23日至27日,傷亡軍官279人、負傷士兵6427人;
183師自4月22日至29日,陣亡軍官54人、士兵2979人、馬50匹;負傷軍官119人、士兵1531人、馬5匹;
184師自4月22日至5月1日,陣亡軍官15人、士兵282人;負傷軍官68人、士兵1081人;
另失蹤軍官1人、士兵244人、馬1匹。
上述數字相加,第60軍各師開戰不過10日,累計戰損即超過了13000人。而且在戰損數據中,陣亡數頗多。
談及這一點,其實也有些內容要說。
首先是當時第五戰區給第60軍下達的多為死命令,即某部必須死守某地如何。
而當時的陣地多為平坦地村莊,第60軍又無太多時間構筑工事,故而只能死守到底。當時國軍很多部隊在執行命令上比較滑頭,但第60軍卻是不折不扣,因此整營、整連折損于陣地的情況屢見不鮮,團長級軍官亦連連犧牲。
盧漢在電報中提及的“此間地形平坦,僅以村落為據點,敵人炮火甚烈,故犧牲最大,多數均在原陣地人槍埋沒不能取出”即屬此點。
在防守作戰中,第60軍能死守到最后一刻;而在反擊作戰中,也是不折不扣地執行。
其實在當時敵我形勢下,大規模反擊的條件并不具備,而第60軍卻接令反擊數次,此間折損也相當大。而且因為打得太猛,無論防守還是出擊,很多單位都是全員犧牲,這就造成了第60軍傷亡中犧牲遠大于負傷的特殊情況。
據統計在整個戰役期間,第60軍參戰人員總計35123人(注:各師工輜營及軍山炮營留花園整訓,未參戰),犧牲13869人,負傷4545人,失蹤430人,在總戰損的18844人中,犧牲數即達73.6%。
在當時一般陣亡與負傷比是1比3,而在第60軍中則是負傷與陣亡比為1比3,完全倒過來的比例,也足以相間當時的犧牲有多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初第60軍統計的傷亡即達13000人,而該軍總戰損為18844人。此間第60軍繼續在陣地上堅守了半個多月,并完成了隨后的徐州突圍。可見在后半段作戰的傷亡數,是大大下降的。
這其實就是戰斗經驗所發揮的作用了,到第60軍堅守禹王山時期,盡管各部建制殘破不堪,但仗卻打得越來越精妙。日寇精銳在大量重武器支援下,不僅短時間內沖不破第60軍陣地,反倒被大量殺傷于陣前。
雖然說歷史沒有如果,但我們還是會想如果最初對第60軍的使用更好些,讓該軍能在知曉戰場具體情況的狀態下,投入作戰。那初期折損必然能大大減輕,而在具有對日軍作戰經驗后,保存下的更多老兵顯然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來。
實際上由于第60軍在禹王山一戰骨干折損甚大,后期補充大量新兵是嚴重影響戰斗力的,這些作戰中的細節也希望今天的人們能更多地了解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