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陽光溫暖而明媚,為本月的“玉鏡講壇”增添了幾分溫馨與活力。合肥市玉鏡路小學第十期“我的教育主張”于12月12日上午開講,本期由綜合組曹敏和徐楊兩位老師主講。
曹敏老師以“用心澆灌,靜待花開”為主題,分享了她的教育理念與實踐。她將教育比作靜待花開的過程,強調了耐心與期待的重要性。曹老師通過一年級兩位同學的具體案例,講述了如何運用“行為塑造法”引導孩子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她的教育主張是: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過程是一條波浪線,而教師應在他們去往波谷的半路上及時出現,給予關愛與幫助。曹老師的分享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作為教師,更應關注那些處于“困境”中的孩子,用我們的智慧與愛心為他們點亮前行的道路。
徐楊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他接手復雜班級并成功改善班級紀律的寶貴經驗。他通過“知己知彼”“課堂出彩”“收獲人心”和“建立規則”等策略,逐步贏得了學生的信任與喜愛。徐老師的教育主張是教育要注重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他的幽默、智慧與信任,讓學生與他之間的關系從陌生變得親近,班級紀律也因此得到了顯著改善。
語文教研組長劉佳老師對兩位老師的分享做了點評,她說:“兩位老師的分享不僅展現了體育教師的細膩與智慧,更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執著。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用心’二字的真諦。我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夠做成事、做好事。”劉老師還結合一組圖片,和各位老師分享了什么是進步。進步不是線性的,對于孩子而言,進步往往是伴隨著退步的,緩慢的進步也是進步。作為老師我們要時刻做到眼中有孩子。要發現,要關注,要正視孩子的每一次進步。
隨后,老師們也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獲。王大圣校長對本期活動進行了總結,并希望老師們用心研究課堂、研究教學、研究學生,努力成長為一名讓學生安心、溫暖和幸福的老師!
教研是一次靈魂的喚醒,也是一次詩意的修行。愿我們于喚醒中邁步,在詩意中同行,抱團成長,共研共學,闊步前行。我們期待著在未來的日子里,有更多的教師能夠在這個平臺上分享他們的教育理念與實踐經驗,共同推動玉鏡路小學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