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大笠
1948年末,遼沈和淮海戰役剛結束,國民黨幾十萬大軍被我軍打垮,大勢已去,平津戰役打響后,遠在北平的傅作義被林彪軍隊“包了餃子”,求和成了他的唯一出路。但他還是拿不定主意,于是特地拜訪了一個人。
青年傅作義
“老兄依你之見,我該怎么辦”
“總司令有什么打算?”
“我和部下商量了三條對策要么守北平,要么南撤,要么去綏遠。”
“依我看,這三條路都行不通,固守北平,國軍50萬軍隊都被共軍消滅了,你的軍隊有比國軍多嗎,南撤道路艱險而且路也被堵死了,就算到了那邊老頭子會放過你嗎?去綏遠物質匱乏,那么多人不都得喝西北風去!”
經過一番思想掙扎,傅作義決定與解放軍洽談和平解放事宜,但同時又命令遠在天津的陳長捷一定要死守住天津,為的是能夠在談判桌上多幾分籌碼,陳長捷也不傻,知道自己再打下去只是送死,但每次請示接到的都是傅作義的堅守待命的指令,一向忠誠于傅作義的他只能戰至最后一刻,直至被俘。
陳長捷劇照
令他瞠目結舌的是,被俘的第2天他就得知傅作義已經和共軍在北平舉行隆重的接管儀式,得知此消息后他怒火叢生,對著“獄友”怒斥:“合著老子在前線為你挨刀,你卻給共軍繳槍,這家伙把我給賣給共軍做囚犯,他自個成了共產黨的起義將領!”
但罵歸罵,此時的陳長捷已別無他法,只能怪自己命苦。
陳長捷在功德林里待了10年,也足足罵了傅作義10年。
1959年,他表現優異,獲得特赦,傅作義親自去接他,但陳長捷連個眼神都沒給他。
傅作義知道自己理虧,不敢生氣。
第2天又宴請他到家里吃飯,向他賠罪。
期間,傅作義說明了當初未能及時通知他停戰是因為天津耳目眾多,再加上當時他身邊已經受了監聽,所以只能讓他堅守天津,以此來騙過眼線。
陳長捷深知他是以大局為重,經過這么多年的領悟,他心里對他的怨恨也沒那么重。
在得到傅作義的親口解釋后,陳長捷放下對他的偏見,兩人握手言和。
然而,在這一頓飯中,傅作義對陳長捷給出的解釋,并不是他最初的想法。
傅作義與戰友
事實上,傅作義當初幾次下令讓陳長捷堅守天津時,他心里根本就沒打算要起義。
當時,他心里有3個天津失守后他脫身的想法。
一是守北平;二是南撤;三是去綏遠。
但在下決定前,他去見了一個人。在他的勸誡下,他才選擇了起義。
可惜,在新中國成立后沒多久,他就因病去世。
他的離開,令得他指點的傅作義難以釋懷。
這人就是“民族英雄”馬占山。
他的英雄事跡也同樣令人驚心動魄。
1885年,馬占山生于吉林懷德縣。青年時,因世道混亂,民不聊生,他上山做起了土匪。
后來東北方面正大量招募兵士,滿懷“從戎救國”之志的他投靠了當時的東北軍張學良的部隊。
張學良晚年
參軍不久,“九一八事件”爆發了。
日本軍隊搶占了遼吉二省,逼近黑龍江境內。
馬占山被張學良委任為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和軍事指揮官,為了給日軍迎頭痛擊,他時常視察防線,修筑工事。
1931年11月14日,日軍重兵壓至嫩江大橋一帶,江橋抗戰正式打響!
馬占山親臨前線指揮,積極調兵遣將。
在這次戰役中,日軍雖然損失了1000多人的兵力。
但馬占山指揮的部隊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犧牲的士兵成山堆積。
最后因敵眾我寡,馬占山的部隊不得不撤退至齊齊哈爾一帶。
江橋戰役雖然戰敗,但它打響了抗擊日寇的第一槍!
將士們奮勇殺敵,無所畏懼的精神激勵著士兵。同時馬占山也因為與軍同進退,不畏生死的“狠勁”,成為了為國爭光為民族保疆衛土的“民族英雄”!
馬占山
1932年馬占山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黑龍江省主席。
按道理來說,馬占山高升,他手上理應有更多的兵力去對抗日軍。
可惜,由于張學良對日軍的不抵抗政策,讓馬占山最后陷入“不義”之地。
當時,張學良主政,他既不給馬占山槍,也不給糧,士兵們吃不飽穿不暖,絲毫作戰的斗志都沒有。
面對日軍的侵略,可以說是無力抵抗。
當時日軍兵臨城下,馬占山多次求救張學良無果,為了不讓士兵平白殞命,馬占山只能投降,出任黑龍江省省長兼任偽滿洲國國軍正步總長職位。
馬占山作為“民族英雄”,抗日第一人,他的叛變引起了全國轟動。
他從“英雄榜”跌落,成為全國笑話。
此后,他的兒子以他為恥,跟他劃清界限。
人民群眾罵他是“變色龍”,就連上海的“馬占山將軍牌”香煙都停止了生產。
馬占山將軍牌香煙
當時人民厭惡他的程度,就跟我們如今厭惡什么都模仿我們的韓國一樣。
不過,英雄終究是英雄,馬占山最后也沒讓人們失望。
在他的虛與委蛇下,日軍對他信任不已。
而馬占山在獲得信任后,經常利用職務之便運走日偽軍的物資。
在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馬占山立即“倒戈”,揭竿起義,獨自扛起了抗日的大旗。
這一回,日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對馬占山恨得牙癢癢。
之后,馬占山率軍與日軍反復周旋,成為日軍的眼中釘肉中刺。
但不可否認,在當時,不管是軟實力還是硬實力,我們都比不過日軍。
所以在經歷過一系列的敗仗后,馬占山撤到蘇聯。
養精蓄銳2年后,他返回上海。
馬占山雕像
回到上海后,馬占山加入蔣介石麾下。
此后,面對日軍的侵占,他多次向蔣介石請纓。
蔣介石深知他能力過人,多次向他委以他重任,馬占山也不負眾望,為抗日戰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綏遠保衛戰、陰山血戰等都有他的功績。
馬占山劇照
1938年,馬占山在因病到延安就醫,還受到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的盛行接待。
毛主席稱贊他是一位始終不渝,信念堅定的抗日英雄。
抗戰勝利不久后解放戰爭爆發,馬占山對蔣介石發動內戰心存不滿,開始反蔣。
在平津戰役期間,我軍陳兵百萬將北平的傅作義軍隊圍困,傅作義特地到他家中商量對策。于是便有了開頭那一幕。
傅作義聽完馬占山的建議后,才下定決心與我軍和談,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所以,能夠順利解放北平,馬占山也功不可沒,是背后的“民族大英雄”!
北平解放
遺憾的是,這位為抗日戰爭,為結束內戰都做出過巨大貢獻的英雄,沒能見到新中國的崛起。
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年,政協會議還沒開,馬占山就因為肺癌晚期病逝。
臨終前他對妻兒說:“我能親眼看到新中國成立,此生已然無憾,你們一定要在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積極投身祖國建設,踏實的為人處世。”
語畢,他輝煌的一聲落下帷幕。
馬占山將軍
此后,他的兒孫們也銘記馬占山的叮囑,為祖國建設勞心勞力。
在抗日戰爭時期,像馬占山這樣土匪出身的將領很多,但像馬占山這樣處處為民著想的卻不多見。
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和英雄事跡也必將會成為我們沉重歷史里徇爛的一抹顏色。
馬占山騎馬英姿
本文由@李大笠執筆,寫文不易,你的點贊和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
大笠有哪里寫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友友能夠在評論區告訴我,我會努力改正!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