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銜的時候,有一批東北籍的將領獲得了將級軍銜。在這批東北籍將領中,有25位都曾是張學良的下屬,其中有五位最為出眾。
那張學良的下屬,為什么能站在新中國的大授銜上?他們為革命做了什么,又是什么時候加入我黨的?
唯一上將呂正操
在這些將領中,呂正操是唯一一個被授予上將的。他長期主持鐵道兵的工作,將自己的后半生都奉獻給了鐵道兵,是鐵道兵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人。
他出生在1904年的海城,家鄉是我國最早遭受日本侵略的地方。他小時候,還曾經親眼目的日軍對自己的家鄉作惡。
他的內心對日軍極度仇視,從小就希望能學一身本領,等日軍再來的時候趕跑他們。
1922年的時候,張學良的衛隊旅招兵。他的家庭貧苦,衛隊旅給的軍餉不少,于是他告別父母參了軍。
等他參軍了才知道,像他這樣大字不識的大頭兵,在部隊混不出頭來。
老兵告訴他,想要在少帥身邊出人頭地,那就要有過硬的軍事素養和軍事知識。這些東西只有在學校才能學到,在軍中很難學到。
為了出人頭地,他報考了東北講武堂,畢業后直接成了張學良的副官。成了少帥的副官,可以說是一步登天,未來前途無量。
他在東北軍中節節高升,然而張作霖去世之后,張學良對日軍的態度卻沒那么強硬。
而且在中原大戰之后,張學良得到了華北的地盤,對東北的防備就不是那么嚴密了。九一八事變之后,東北軍撤出了東北。
放棄自己的家鄉,東北軍非常不舍。
呂正操自然也不舍,一直期待著與日軍作戰。對于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他更是厭惡至極。
從1929年開始,他就和我黨在東北軍中的人接觸,并逐漸接受了我黨的主張。西安事變之后,張學良被囚禁,他就選擇了加入我黨。
抗戰時期,他在冀中屢立戰功,威名無人可比。
新中國成立之后,他開始在鐵道部工作,并且擔任了鐵道兵的政委。
1955年的時候,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按照他的職位和戰功來說,他的這個上將軍銜實至名歸。
不怕一萬,就怕“萬毅”
和呂正操不一樣,萬毅是考入東北陸軍教導隊直接參的軍。當時教導隊的隊長是張學良,可以說這支部隊,就是為了給張學良培養自己的班子開辦的。
張學良是非常器重萬毅的,他覺得萬毅是個值得培養的人才。萬毅確實能力很強,得到過張學良親自獎勵。
張學良喜歡將萬毅帶在身邊,東北易幟之后,張學良要去南京履職,就帶著萬毅。
萬毅的職位雖然越來越高,但他的內心卻是空虛的。國民黨一個勁兒打內戰,東北的百姓無人憐憫,只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他想改變這種狀況,卻無能為力。
隨著我軍長征到達陜甘地區,張學良對我黨的態度也改變了,他希望聯合我軍逼迫老蔣抗日。
萬毅被任命為聯絡參謀,開始和我軍接觸。在和我軍接觸中,萬毅開始了解我軍的革命道理,也開始對我黨報以同情。
只不過那時,他還沒打算要加入我黨。
改變他心態的,應該是西安事變之后,張學良堅持要送老蔣回南京。哪怕他們和老蔣不熟,也知道老蔣的性格是睚眥必報的。
張學良憑什么認為,老蔣到了南京不會報復他呢?萬毅勸不住張學良,在張學良被老蔣囚禁之后,他更是因為說張學良太重情義被捕。
此時的萬毅早已對國民黨失望,對東北軍也不抱有任何希望了。在和我黨的接觸中,他逐漸意識到,只有我黨才能真正拯救國家。
所以在1938年的時候,他選擇了加入我黨。在抗戰時期,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東北軍,一直到1944年才回到山東軍區。
他參加過南京保衛戰,全團只有他一個人活了下來;也驅逐過東北軍中勾結日軍的軍長。回到我黨之后,他在七大上成為中央候補委員。
解放戰爭中,他在東北戰場屢立戰功。新中國成立之后,他被授予中將軍銜。
如果不是他資歷偏低,那他授上將也不是不可能。
出身東北軍的三位少將
除了上面兩位將領被授予上將和中將之外,東北軍還有三位重要人物被授予少將。
這第一位,就是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張學思是在目睹了皇姑屯事變之后,思想開始轉變的。父親的去世,讓這個富家公子再也無法游戲人間。
他不禁思考,今日是父親,明日敵人是不是會將目標放在兄長身上,是不是會放在全東北。
張學思不敢深想,他之前從未察覺到的世間黑暗,在父親離開之后全部涌了上來。于是在1933年的時候,他選擇了加入我黨。
西安事變之后,他無力營救兄長,只能眼睜睜看著東北軍分崩離析。
他知道,國民黨的道路不是自己想選的道路,只有我黨才能真正救國。他一直利用自己的身份幫助我黨,培養出了大批抗日骨干。
1938年他來到延安,從此脫離了國民黨和東北軍。新中國成立之后,因為他在革命時期表現良好,所以他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他在新中國成立之后主要負責建設海軍學校,為海軍的發展和壯大付出了很多。
解方成為張學良的屬下,是因為張學良的另一個弟弟張學銘。張學銘在學校成績經常墊底,但解方卻是品學兼優,因此張家將張學銘安排到解方身邊。
解方從此也算是在張家人面前露了臉,畢業后就進入了東北軍,并且受到了張學良的重用。
不過解方的心非常堅定,在見識到國民黨的腐敗之后,他毅然選擇了我黨。
解方是個非常優秀的人才,加入我黨之后很快就受到了重用。抗美援朝的時候,他還擔任了志愿軍參謀長一職。
很多人都說,他被授少將是低授了。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江潮也是東北軍出身的。不過和前面幾位不一樣,江潮不是東北人,而是河北人。
江潮母親早逝,父親娶了繼母,繼母經??链?。他為了爭一口氣,也為了逃離那個虎狼窩,選擇了遠離家鄉參加東北軍。
當初張學良去河北征兵,說得豪情萬丈,然而很快江潮就發現實現不了。
不過他在東北軍的前程不錯,也沒想過要離開東北軍。后來抗日戰爭爆發,我軍認為他是個可塑之才,就將他發展成了黨員。
事實證明,他確實是個人才。
他不僅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表現優秀,在抗美援朝中,他帶兵一夜奔襲一百多里,成功跑過了敵人的機械化部隊,完成了穿插三所里的奇跡。
可以說,38軍擁有萬歲軍的稱號,江潮功不可沒。
不過江潮并不是55年少將,他是在1964年晉升為少將的,但他的戰功卻不比任何人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