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又想馬兒跑,又不想馬兒吃草。
2024年已臨近末尾,再有一個多月就是春節了,今年這一年的收入情況如何呢年終獎有著落嗎?
近日某省會城市公立醫院一名護士爆料:
醫院已停發績效1年,到手工資僅3500塊,她表示夜班太傷人,感覺拿命在上班,有離職打算。
不僅是護士,醫生的工資發放情況也沒好到哪里去,更奇葩是,醫院竟讓醫護把以往發放的績效退還!
太離譜了!本來以為也就發的少>不發,再沒有更差的結果了,沒想到發到手的績效工資,吃到嘴了還要吐出來,從未沒聽說過這種事情發生,這種在其他行業分分鐘都是勞動仲裁和登上熱點新聞事件,而在不享受勞動法保障的醫療圈里,似乎也不足為奇了,所以是仗著醫護們缺少法律保護,就隨意欺負嗎?
在某醫生論壇中,一名醫生爆料道,“10月份的績效才1400多,考核分數不達標,到手才1300多,真的是創了歷史新低了。最慘的是兒科,據說算下來還沒有后勤平均績效高。就剛剛還聽說某科室有兩名同事堅持不住辭職了。”
一名廣東四線城市的普通內科醫師反饋:“已經18個月沒見過績效了,全靠基本工資扛著,一日三餐在醫院飯堂靠著補貼的6塊伙食費熬到現在,租著600的房子,好在沒車貸,房貸,傳祖接代,其他同事現在都是以貸還貸在活著,不知道還能熬多久,沒人反抗也沒人辭職”。
一名江蘇某三線城市的二級醫院醫生接力比慘:“一千多已經可以了,我們已經幾個月沒發績效了,醫院現在虧損嚴重,所以沒錢發,實在是沒法過日子,還了房貸就剩下兩千多每個月生活”。
什么時候開始,公立醫院的形勢這么嚴峻了?醫護們哀鴻遍野,沒有績效不說,甚至還擔心基本工資不能月準時到手......而最搞笑的是很多醫院科室早會上醫務科專人看著大家填醫務人員職業滿意度調查,要求只能填兩個比較滿意,剩下都得填非常滿意,不能填不滿意,這就是說醫務人員無論被折磨成啥樣都得覺得滿意,不能反抗。
又想馬兒跑,又不想馬兒吃草。
不要再說一線城市的大三甲醫院的主任年收入有幾十萬甚至百萬,他們很多已經是醫療界權威專家了,算是“金字塔的最頂端”,享有一般人比擬了能力和聲望,自然收入水平也是最高的,但他們卻代表不了眾多的普通醫生的薪資水平。
而醫護們似乎開啟了「比比誰更慘」的模式,除了奇葩的退還績效工資外,還有人曬圖,著名公立三家醫院的普通一線醫生績效收入為負數。
一句話總結醫療圈的2024年,醫護們的工資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從醫生工資結構看實際收入
績效有多重要?
醫生收入的構成包括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兩部分。醫院作為差額管理的事業單位,財政只提供20%-30%的資金,其余部分則由醫院自行承擔。在這種背景下,醫生的收入主要取決于績效。
這部分績效是科室自行賺取的,其分配依據是收支結余。收入部分主要來自科室治療病人所得的檢查費、治療費、床位費等;支出部分則包括科室人員成本、房屋及醫療設備折舊成本等。收入和支出的差額,就是醫院的總績效。醫院通常會以10%-25%的比例將總績效分配給科室,科室主任則會根據職稱和工作量將科室績效再分配給醫生和護士。
由于績效工資在醫生工資中占比較大,因此,大型三甲醫院的醫生與基層醫院的醫生在績效工資上的差距就顯得非常大。
比如,一位在云南工作了10多年的醫生分享稱,他曾在二乙、三甲、社區醫院工作過,對于不同公立醫院的績效工資差距有深刻的了解。
他表示:“以下的收入都是實際收入,包括基本工資和績效。2013年,我在二級乙等醫院老年科工作,身份是編外,勞務派遣實際收入是3600元/月,基本固定,有13薪,今年同崗位已經漲到了5500元;2018年,我去了三甲醫院的ICU,身份是編外,勞動合同,實際收入在1w-2w/月,波動較大,與工作量有關,年終獎5k;2023年,我離開三甲醫院,去了一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工作,身份是在編在職,實際收入是5k/月,收入固定,年終獎在5k-1w之間。”
基本工資是固定的,可能會隨著職稱的提升而略有增加,收入的多少主要看績效工資。在三甲醫院,實際收入可以達到上萬,而在基層醫院,實際收入可能只有四五千,這種差距已經相當大了。
更進一步,在一些頂級醫院,一位優秀的醫生憑借其高超的醫術一年可以賺取百萬,這比鄉鎮衛生院的醫生高出不知道多少。這是可以理解的,大型三甲醫院的醫生學歷高、病人多、治療方法多樣,績效工資自然高,而基層醫院由于病人少、治療方法單一,績效工資也就相對較少。
績效不發的癥結
竟然在這里
公立醫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天有大量病人就診,理論上應有穩定收入來源,然而,實際情形卻讓人費解。藥品零加成政策的實施導致藥品銷售無法再為醫院產生利潤,醫療服務的收費,如診療、治療和手術費用,成為維持日常運營的主要經濟支柱。然而,醫院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包括日常運營、員工薪資等高額支出,而財政補助卻逐年減少,大部分醫院只能自籌資金以維持運營。
在過去的十年里,許多公立醫院為了擴大規模而借款建設,盡管建筑物煥然一新,但背負的債務負擔沉重,運營壓力也隨之增大。尤其是自疫情爆發以來,服務量大幅減少、補助不足,再加上運營成本和防疫開支的急劇增加,使醫院的財務狀況更加嚴峻。同時,醫療資源向大城市和大醫院集中,導致基層醫院的患者數量大幅度減少,患者流失成為公立醫院面臨的另一個重大挑戰。
如今的公立醫院還曾因面臨倒閉現象引發醫療界的廣泛關注,工資與績效拖欠問題在不少醫院中蔓延,這些都是醫院勒緊褲腰帶過“緊日子”的根本原因。
而醫護們如今身處的形勢就像現在的天氣一樣,天寒地凍、心灰意冷。
現實如此,誰也不能改變,前段時間大掌曾發過,大家都知道,降薪是勢在必行,但是降薪和欠薪是兩碼事,如果同時施加在醫護身上,他們還有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和保障嗎?
白衣天使說到底還是人身,脫不開世俗和生存上的花銷,更何況他們沒日沒夜的奮戰在臨床一線,付出的辛勞是無可比擬的,理應拿到與自己付出成正比的薪資!
馬上就要過年了,很多醫護其實已經不奢求年終獎了,只希望把醫院欠自己的績效工資給補發上,大掌也想呼吁醫院的領導和管理層,醫院再苦再難不要傷了醫護的心,再窮再累不要少了醫護的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