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追擊胡宗南殘部的時候,二野和一野都以為遭遇了強敵。
經過一晚上的激烈交火,雙方才看清“敵人”究竟是誰。
原來,一野和二野的“敵人”就是彼此。
看到自己打了友軍,雙方的指揮官抱頭痛哭。
一野和二野為什么會誤認為對方是敵人呢?最后是怎么解決的呢?
1950年,雖然新中國已經成立,但老蔣還有勢力殘留。隨著國家的逐步安定,解放全國的事也被提上議程。
新中國成立前夕,彭老總帶領西北野戰軍,成功將“一胡二馬”斬于馬下。至此,廣闊的大西北被收復,老蔣在大陸最強戰力被擊潰。
然而,收復西北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除西北外,老蔣在云貴川地區依然有不小的殘余勢力。另外,西藏也還未回歸祖國的懷抱。
而胡宗南雖然敗逃海南島,但國民黨還有一部分頑固勢力殘留在大陸上。這股勢力占據西昌,阻礙我軍進軍云貴。
在老蔣的安排下,胡宗南從海南島重回大陸,成為了西昌殘軍的總指揮。國民黨在西昌的軍隊不多,大概就是三萬多人。
但西昌坐落在云貴交界處,是前往云貴的必經之路。拿不下西昌,就沒辦法解放云貴。
胡宗南已經是敗軍之將,可老蔣依然愿意用他。胡宗南到西昌之后,整合了從四川逃出來的殘兵。
再加上西昌原本的守軍,勉強湊夠了一個師的編制。即便如此,胡宗南對此并沒有多少信心。
當初西北五十萬大軍,照樣被什么都不如他的彭老總殲滅了。現在西昌就這么點人,怎么對抗實力強大的解放軍呢?
胡宗南內心苦笑,卻不能違背蔣介石的命令。老蔣是個殘酷的獨裁者,違背他命令的人都沒什么好下場。
作為老蔣最忠心的屬下,胡宗南是了解自己的上司的。老蔣從來不會把錯誤歸咎于自己,只會推到別人身上。
從遼沈戰役就能看出,明明是老蔣自己的戰術問題,卻把錯誤都歸在了接手爛攤子的衛立煌身上。
胡宗南也知道,這次再失敗,老蔣就要徹底放棄自己了。但要說成功,他真的沒有信心。
全盛時期的國民黨軍隊尚且不敵解放軍,就剩這些殘兵敗將,又怎么能敵得過英勇的解放軍呢?
胡宗南自己硬著頭皮上任了,他手下的兵又何嘗不是趕鴨子上架。西昌城原本的守備軍本就害怕,更別說被重新組織起來的潰逃軍隊了。
還沒打,大軍士氣已經低了。更別說,留下來的軍隊軍心渙散,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戰斗來。
那我軍為了解放西昌,派出了哪些軍隊呢?1950年2月。毛主席下令西南軍區的44師進軍西昌,粉碎蔣介石反攻大陸的美夢。
44師得到指令之后,一路向北日夜兼程,終于在3月26日到達了西昌。44師的先遣部隊,停留在西昌城外15公里處。
為了讓西昌能順利解放,在44師行軍的時候,毛主席同樣給184師下達了解放西昌的命令。
原本,毛主席是打算讓兩支部隊合作,以最小的代價拿下西昌。可是這個決定,卻為烏龍事件埋下了伏筆。
44師的先遣部隊是132團,132團兵臨西昌的時候,胡宗南就慌了神。因為他剛接到消息,西南軍政長官顧祝同跑了。
胡宗南這才明白,顧祝同早就看出了這場仗打不贏,故意讓自己拖延時間,好讓他能全身而退。
想明白的胡宗南又急又氣,顧祝同把他當炮灰的行為實在可惡。事到如今,他也沒必要死守西昌了。
丟了西昌,老蔣會發脾氣,會把他降職。可要是留在西昌,那他胡宗南的下場,可就和功德林里的黃埔同學一樣了。
胡宗南捫心自問,他寧愿和老蔣一起敗逃臺灣。哪怕以后沒有高官厚祿,也比在大陸失去自由的好。
于是,胡宗南做了和顧祝同一樣的事。在得知我軍已經逼近西昌了以后,胡宗南坐飛機跑了。
胡宗南一跑,整個西昌群龍無首。132團沒怎么打,西昌的守軍就投降了。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守軍都愿意投降。
還有一撥對老蔣忠心耿耿的部隊,趁著混亂跑了出去。帶隊的正是胡宗南的參謀長——羅列。
羅列和胡宗南一樣,都是黃埔軍校出來的同學。可在生死關頭,胡宗南撇下羅列跑了。羅列沒跑,但他也不愿意當俘虜。
于是,羅列帶上自己的親兵,趁著混亂離開了西昌。他想找個地方休養生息,然后和老蔣里應外合,反擊我軍。
羅列的想法很美好,但我軍不會給他實現的機會。羅列逃了之后,132團把西昌的事交給后面的軍隊,率先追了出去。
羅列向冕山鎮逃亡,132團追著他的蹤跡,來到了冕山附近。這時候天已經黑了,132團失去了羅列的蹤跡。
正在他們尋找羅列的時候,遠遠看到有一支部隊正在靠近。132團一驚,害怕是羅列想要夜襲,趕忙讓戰士們隱蔽。
132團想要確認對方身份的時候,只聽對面喊了一句什么。因為聽不懂對面的方言,132團并沒有輕舉妄動。
這個時候,132團看到對方動了。對方的偵察謹慎地靠近,132團向對方開槍警告。就是這一槍,讓對面開始了猛烈的反擊。
天太黑了,雙方距離也不近,彼此都說的方言。132團一邊打一邊納悶,羅列的人什么時候戰斗力這么高了。
要是西昌都是這樣的戰斗力,胡宗南壓根不用跑啊,他完全有一戰之力的。懷著這種想法,雙方你來我往十分激烈。
天蒙蒙亮的時候,132團終于看清了對面的“敵人”是誰。對面的部隊穿著和自己一樣的軍裝,赫然是自己人。
看清了情況之后,兩邊團長立刻下令停火。原來,昨天晚上和132團打了一夜的,是184師的552團。
這可真是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打自家人啊。雙方激戰一夜,不僅打的是友軍,還讓敵人跑了。
為什么132團會和552團打起來呢?難道他們就沒有制定暗號嗎?
其實132團和552團之所以會打起來,是有很多原因的。
在132團到達西昌的時候,552團作為184師的先鋒,正在強渡大渡河。
等552團渡過河之后一路南下,基本同時和132團到了冕山。一個從南向北,一個從北向南,原本是能圍殲羅列的。
但,羅列又何嘗不知道自己有追兵。為了甩掉132團,羅列趁著夜色繞過冕山,朝著雞窯溝逃竄了。
132團一路追蹤,正好在失去羅列蹤跡的時候,碰見了552團。132團以為自己追到了羅列,552團以為自己遇到了從西昌逃出來的部隊。
因為天黑看不清,雙方沒辦法通過軍裝分辨。原本,兩支部隊是有暗號的,只要對了暗號就清楚了。
但有個致命的問題,就是當時我國沒有普及普通話。當時參軍的人,說的基本上都是各地的方言。
而我國國土遼闊,方言眾多。有的方言很容易懂,有的方言卻只有當地人能懂。
當時制定暗號的時候,誰都沒有考慮方言的問題。這就導致552團問對方要暗號,132團聽不懂他們在說什么。
就是那句132團沒聽清的話,那是552團在問暗號的聲音。132團沒聽懂,552團就派人偵察。
132團看到偵察兵,就以為對方要偷襲,于是開槍警告。聽到對面開槍,552團就以為是敵人,于是開始反擊。
陰差陽錯之下,兩方展開了激烈的戰斗,打斗中都十分懷疑對方的實力。還是等到了天亮,才看清對方軍帽上的五角星,結束了這場烏龍的戰斗。
戰斗結束之后,看著雙方士兵身上的傷,兩個團長心中都很沉重。因為這場戰斗,解放軍犧牲了17個人。
雖然說是陰差陽錯,但任誰親手殺害自己的戰友,心里都過不了那道坎。然而羅列還沒落網,追擊還要繼續。
兩支部隊合成一股,一起向羅列逃走的方向追擊。兩支部隊合力,很快就尋到了羅列的蹤跡,一路追下去剿滅了這只殘兵。
再回到冕山戰場,大家心里沒有絲毫勝利的喜悅,只有無盡的沉痛和悲哀。17名解放軍,永遠長眠于冕山了。
他們死的時候,還在想著自己是為國而戰,或許有人還是同歸于盡。他們不會想到,他們死在自己人手上,他們也殺了自己的戰友。
這件沉痛的事,連軍史都不忍心記錄。只簡單寫了一句冕山會師,絲毫沒提會師之后的腥風血雨。
這件事發生之后,軍區也進行了大改制。賀老總和劉帥得知后,致電中央取消野戰軍司令部,改立聯合軍區司令部。
軍委思索后認為可行,野戰軍因此成了歷史。
同時,這件事也讓中央認清了,沒有統一的官話,溝通是多么不便。中央開始了制定標準漢語的準備工作。
終于在1955年,中央將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寫入憲法,并在次年開始推廣普通話。
總之,一野、二野這次烏龍,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而那犧牲的17位戰士,也只有1個找到了名字,剩下的16個都是無名英雄。
他們的犧牲令人嘆惋,但他們依舊是為了民族解放做出巨大貢獻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