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毛澤東主席反對攻打打鼓新場,是因為他事先獲得了敵人布網打鼓新場的情報。不然為什么所有人都主張打,偏偏只有他一人反對?這是近來網上關于毛澤東主席否定進攻打鼓新場最普遍的觀點。
這種觀點正確嗎?如果你結合當時的形勢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種觀點根本站不住腳,是完全錯誤的!
1935年3月10日召開的茍壩會議有一個重要的議題,那就是討論紅一軍團林彪和聶榮臻從前線發回來的進攻打鼓新場的建議。林彪認為,紅軍二渡赤水重占遵義后士氣正盛,而打鼓新場是黔北四鎮之首,商賈云集,如果打下打鼓新場,既可以極大的補充紅軍的后勤物資,又利于紅軍主力西進,實現北渡長江的原定計劃。而且打鼓新場只有黔軍的一個師駐守,兵力空虛。僅用紅一軍團攻取便綽綽有余。
林彪、聶榮臻的電報引起張聞天、周恩來等人的高度重視。張聞天建議在茍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進行討論。茍壩會議上,包括朱德、彭德懷在內的紅軍高級干部都一致同意攻打打鼓新場。
但毛澤東主席卻堅決反對,他在會議上嚴肅指出:正因為打鼓新場是黔北重鎮,所以紅軍所想也必定是國民黨所想。
國民黨軍隊剛剛在遵義吃了敗仗,蔣介石必定急于找回面子。打鼓新場雖然兵力薄弱,但筑有堅固的城墻,易守難攻。
打鼓新場致命的弱點是交通發達,便于國民黨軍隊快速增援。而在打鼓新場周圍,國民黨中央軍的形跡還不明確,極有可能就在附近守株待兔。
毛澤東主席認為,蔣介石肯定已經覺察到紅一軍團的意圖,只等紅一軍團行動,便會立即驅兵合圍,吃掉紅軍主力軍團。如果紅一軍團不能迅速拿下打鼓新場,后果不堪設想,紅軍絕不能冒這個險。
但與會人員全都不以為然,他們認為蔣介石絕不會有如此的先見之明,紅一軍團奇襲打鼓新場一定會馬到成功。即如張聞天、周恩來這些向來以冷靜理智著稱的領導人也覺得打鼓新場可以打。
茍壩會議是中共歷史上最罕見的一次會議!因為這是毛澤東主席的正確主張被集體完全否定的一次會議,在此之前與在此之后都沒有過。而且否定得干脆徹底,即使毛澤東主席以撂挑子相要脅,都沒有一人為之讓步。
茍壩會議在狂熱的氛圍中形成決議,大會決定由周恩來起草攻打打鼓新場的作戰令,再簽發全軍。
會議結束后,毛澤東主席心急如焚,晚飯都吃不下,他前思后想,越想越覺得危險。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紅一軍團遭遇滅頂之災。于是在深夜找到周恩來分析利害,請求周恩來暫時不要簽發命令,第二天再開會討論。
周恩來同意了毛澤東主席的要求,送走主席后,他剛想睡覺。軍委情報二局便送來了剛剛破譯的國軍電報!周恩來看后驚出一身冷汗。
原來正如毛澤東主席所料,蔣介石已經識破紅一軍團的意圖,命令打鼓新場附近的周渾元、吳奇偉兩部悄悄向打鼓新場靠近;命滇軍孫渡所部的四個旅輕裝急進,只要紅一軍團開火,便迅速切斷紅軍的退路;命其它黔軍監視阻擊紅三軍團等部;命劉湘派重兵入黔支援。欲將中央紅軍全殲于打鼓新場一帶!
3月11日,周恩來在會上通報了最新的敵情,與會人員最終一致同意放棄攻打打鼓新場的計劃。
我為什么不茍同毛澤東主席事先獲得敵情的觀點?原因有三。
其一,遵義會議雖然確定了毛澤東主席的領導地位,但當時他只是周恩來在軍事上的幫助者,軍事上的第一把手仍是周恩來。如果軍委情報二局真的提前破譯了敵人的電報,知道了敵人的行蹤,那么首先應該匯報給周恩來。而且,這么重要的情報一定會在會議上公開討論。既然有國民黨重兵在側,與會人員不可能一致同意繼續攻打打鼓新場,甚至這個討論本身就不會存在。
其二,如果毛澤東主席事先從其它渠道獲悉周渾元、吳奇偉所部就在打鼓新場附近,也一定會立即告訴負軍事總責的周恩來和總司令朱德,會第一時間電告紅一軍團林彪和聶榮臻,讓他們派出偵查兵證實敵情,研究對策。而不是自己掖著消息,在會議上舌戰群雄,置紅一軍團的安危于不顧。這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其三,毛澤東主席的戰略目光本來就非常人所及。早在1932年討論攻打贛州的問題上,毛澤東主席就曾堅決反對,與眾人意見完全不同。只可惜那次未能阻止,致使紅軍遭受重大損失。
四渡赤水期間,紅軍的行動力求高度保密,但國民黨軍隊的行蹤也不是隨意公開的。沒有重大行動,敵人的電報也不會隨便透露軍隊駐地。
如果不是蔣介石識破了紅一軍團的圖謀,蔣也不會下達各路大軍向打鼓新場進軍的命令,軍委情報二局也就無從得知周渾元等部的方向與行動。
所以,毛澤東主席之所以在茍壩會議上堅決反對攻打打鼓新場,并非他提前截獲情報,而是他根居自己豐富的軍事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所作出的準確判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