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朱老總、毛主席在井岡山總結運用“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游擊戰術同敵人作斗爭,打出一片天地。
無獨有偶,同時期遠在鄂西,有一個人提出了“你來我飛,你去我歸,人多則跑,人少則搞”和“分散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應付敵人”等與十六字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游擊戰術,組織游擊隊、赤衛隊,在洪湖、白露湖和華容東山一帶打得敵人望風而逃,開辟了若干塊游擊根據地。并于1930年2月組建了7000余人的紅6軍,成為后來紅二軍團乃至紅二方面軍的重要組成力量。
這個人便是周逸群,黃埔二期高材生,軍政雙優型人才。他不僅精于軍事指揮,而且更是創建隊伍的高手。更重要的一點,他還是賀龍元帥的革命領路人、入黨介紹人。
少年立志,黃埔從戎
周逸群,祖籍湖北,1896年出生于貴州銅仁,父母早亡,但家族豪富,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4歲便考入貴陽南明中學。
辛亥革命后,周逸群積極投入貴陽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斗爭,擁護民主革命,擁護貴州獨立,曾發表多篇觀點獨特的文章于校刊《南明雜志》,被師生們譽為“有遠大抱負的青年。”
1919年,周逸群東渡日本求學,攻讀于東京慶應大學政治經濟系。在此期間,他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了解到了馬克思主義,產生了打碎舊世界的想法。
1923年,周逸群留學歸來,在家族和朋友的支持下,于上海創辦進步刊物《貴州青年》,宣傳反帝反封建思想。
《貴州青年》越辦越火,成功引起《新蜀報》主筆、共產黨杰出領袖蕭楚女的注意。蕭楚女寫信鼓勵周逸群,兩人志趣相投,很快成為神交好友。
蕭楚女不斷向周逸群輸出共產主義思想,并鼓勵周逸群棄筆從戎,前往廣州報考黃埔軍校。于是在1924年秋天,周逸群毅然從上海乘船到廣州,成功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
引路賀龍,舉事南昌
周逸群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各科成績名列前茅,引起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的特別關注。周恩來叮囑旅法同學、同在黃埔二期學習的陳公培接近周逸群。
在陳公培的介紹下,周逸群于192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擔任青年軍人聯合會的負責人。
1926年中山艦事件發生后,周逸群受黨的指派,就任國民革命軍政治宣傳科科長,協助周恩來跟國民黨右派做斗爭。在此之間,周逸群的工作能力受到周恩來的賞識。
1926年9月,北伐戰爭期間,周恩來安排周逸群出任第9軍第1師政治部主任。這支部隊的師長正是后來大名鼎鼎的賀龍元帥。臨行前,周恩來交給周逸群的任務是,在第1師發展黨的力量,盡最大努力爭取賀龍師長。
周逸群時刻不忘周恩來的囑托,在任師政治部主任期間,不僅以自己軍政雙優的突出能力取得了賀龍的絕對信任,還對第1師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發展了一批黨員,建立了黨的秘密組織,最終成功引領賀龍心向中共。
1927年6月,屢立戰功的賀龍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長,周逸群隨之升任軍政治部主任。
汪精衛7.15分共后,中共中央決定發動南昌起義。7月20日上午,譚平山到九江賀龍第20軍面見周逸群,周逸群非常贊同發動武裝起義,并成功做通賀龍的思想工作。
7月20日下午,譚平山在周逸群的陪同下面見賀龍,賀龍當即表示完全服從黨的安排。7月25日,周逸群、賀龍率領第20軍7500人秘密開赴南昌。
八一南昌起義,周逸群出任起義軍第20軍政治部主任兼第3師師長,為起義的成功立下汗馬功勞。
起義軍南下潮汕的途中,周逸群成功介紹賀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時的周逸群哪里知道,他發展的這名黨員,后來會成為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之一。
立足鄂西,創建雄師
南昌起義軍在南下潮汕途中被打散后,周逸群受黨的委派,出任中共湘西北特委書記,與賀龍趕赴湘西北地區開展武裝斗爭。
1928年1月,周逸群和賀龍輾轉來到賀龍的家鄉桑植,在賀龍親族和老部下的支持下,兩人很快發展起一支3000人的隊伍。
1928年2月29日,賀龍、周逸群舉行桑植起義。起義軍迅速攻占桑植縣城,建立了蘇維埃政府。
桑植起義驚動了國民黨反動派,同年4月,湘黔兩路敵軍共5000多人殺向桑植。由于起義軍缺少槍支彈藥,雖然在周逸群、賀龍的率領下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抵抗,但最終遭遇失敗,周逸群和賀龍也在混戰中被沖散。
周逸群找不到賀龍,遂帶領剩余部隊到了群眾基礎較好的鄂西,很快重新組建了中共鄂西特委,周任書記。
周逸群為了加強領導,他統一了鄂西地區黨的領導和軍事指揮,深入農村發動群眾,組織游擊隊、赤衛隊,自創游擊戰術,狠狠打擊地主武裝和國民黨軍隊,在洪湖、白露湖和華容東山一帶開辟了若干塊游擊根據地。
1930年2月,根據黨的指示,周逸群、曠繼勛將卾西地區的游擊隊組建成中國共農紅軍第6軍,全軍7000余人,周逸群出任前委書記兼軍政治委員,曠繼勛任軍長。
桑植起義失敗后,賀龍在家鄉桑植、鶴峰一帶繼續拉隊伍,到1930年時,紅4軍發展到3000余人,并建立了湘西革命根據地。
出于湘卾地區革命形勢的需要,黨中央指示紅6軍和紅4軍盡快會師,將湘卾西連成一片,創建更大規模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1930年7月,周逸群率紅6軍渡江,連克華容、南縣等縣城,與賀龍率領的紅4軍在公安縣勝利會師。
同年7月7日,紅6軍和紅4軍合編成紅2軍團,賀龍任總指揮,周逸群任政治委員兼前敵委員會書記,全軍1萬余人。
肅反蒙冤,戰死沙場
紅2軍團成立后,湘鄂西形勢一片大好,周逸群出任軍團政治委員、軍團前委書記、湘鄂西特委代理書記、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主席,是當時所有蘇區中罕見的集黨、政、軍大權于一身的領導者。
遺憾的是天有不測風云,1931年1月,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者在共產國際代表的支持下,取得了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推行“左”傾冒險主義的方針政策。并在各大蘇區展開肅反運動,無數同志遭到無端誣陷、迫害。
湘鄂西根據地也難逃噩運,中央特派員夏曦來到根據地后,對湘鄂西地區的黨、政府及紅軍在無數艱難險阻中取得的輝煌成就進行了全面否定,矛頭直指周逸群。
同年2月,夏曦撤銷了周逸群特委代理書記的職務,安排他到洞庭湖一帶去開展工作。周逸群到了洞庭湖后,任勞任怨,積極發動群眾,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同年5月,夏曦又命周逸群返回總部工作。當周逸群自洞庭湖踏上歸途,準備重返江北總部的途中,卻不幸遭遇了敵人的精心伏擊,最終戰死沙場。
周逸群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宣傳家。?他是湘鄂西紅軍和蘇區的重要創建人之一,畢生為黨工作,矢志不渝。周逸群在革命生涯中展現了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他說:“只要我一天活著,我就一天不停止黨的工作。”他是共產黨人的楷模,是永遠值得我們敬仰的革命先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