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多是在戰場上度過的,不管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還是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都經歷了一段別樣的挑戰,戰士們的經驗和耐力也逐漸朝著完善的方向行進。
抗美援朝戰役打響后,志愿軍戰士們即使知道前方戰線的多難,但他們依然毅然決然的行進。敵對方美軍部隊更是不把我軍看在眼中。
但是戰事的結果就是美軍吃癟,美軍將士大吃一驚。我想很多人看完會說:你們人高馬大又怎樣,還不是我們的手下敗將。
這是何緣由呢?這其中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一、“拳王”落敗
說起抗美援朝戰爭,我們更多想到的是苦難,血與環境的抗爭等。還有最主要的敵軍的戰斗力水平。
其在人員配備上能力出眾的人不少,甚至在美國各界都有一定的地位。其中不得不提一提這位拳王了。
托伊·洛根一個在美國街上混的風生水起的人,就外表看去,都是讓人躲著走的程度,不僅身材魁梧,走到人跟前都是要仰視的身高。在美國部隊中像他這樣的人不少,但與他之前經歷不同的人卻不同。
因為在部隊服役之前,洛根可以說已經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打仗方法。后期的槍法和坦克駕駛等技能是他學得的。但他本身的拳法卻是自己打出來和自帶的入伍技能。
這么一來,洛根的脾性和性格自然是驕傲自大的。如此,曾經在美國拳擊比賽中拿到“拳王”好成績的老兵洛根,在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后,躍躍欲試的在這其中激動不已。
洛根想:“終于有施展之處了,再不動動骨頭就該生銹了?!?/strong>
在美軍中脫穎而出的洛根自然是在美國的“王牌軍”中。1950年,美軍在云山盤踞,成為了我軍當時最大的阻礙。而后,彭老總指揮著志愿軍向其發起了一定的襲擊。
洛根當時不以為然,就覺得是自己的拳頭打在了棉花上,不痛不癢。畢竟當時他們還有大量的先進裝備呢,誰曾想我們拿著老式步槍的志愿軍戰士們把他們打得一愣一愣的,不可置信的同時,手中的機槍早已成為了廢品。
洛根:“這么能打啊,我的拳頭也不是吃素的?!?/p>
洛根卸下手中的武器,直面近身沖著一名志愿軍戰士揮去。體型差距是事實不錯,但后天的努力和毅力是不會白費的。
這名戰士身體敏捷,觀察力細致。察覺到洛根的異樣后,一個擺身就將洛根晃了過去。如挑戰賽一般,雙方都做出了起勢的動作,只等一方率先行動的。
洛根自然耐不住性子,首先揮拳勾腿,志愿軍也在奮力見招拆招。雖然是被動的一方,但志愿軍只是在等一個時機,等洛根消磨掉耐心。而后洛根拿出全部力氣,想把這個戰士狠狠地摔到地上。
如此,時機來了。戰士環住了命運的脖頸,呼吸在此時異常的奢侈。戰場上不是你生就是你亡,誰會在意敵軍的安危呢。不過洛根是幸運的。
當洛根快要一命嗚呼的時候,戰事結束,我軍大獲全勝。洛根也便成為了我軍的階下囚,打得他懷疑人生,難以置信。
二、志愿軍精神
洛根驕傲自大,小看了志愿軍戰士的能力以及毅力。連年的戰爭不是白打的,過往的經驗教訓也是真實經歷過的。他們的不僅是毅力的驅使更有團結的動力。
抗美援朝戰場上有很多的感動故事,隊伍與隊伍之間也有著一定的聯系,他們互幫互助,用他們的行動和毅力與現實環境作抗爭,更別提像對抗洛根一樣的戰士了。
志愿軍部隊在行軍時,不可抗因素有很多。這天有幾人因未跟隨部隊行進,只能在其后進行追趕。如此,老天沒有憐憫他們,甚至當頭一棒,澆下瓢潑大雨。
來勢很猛的大雨不僅阻礙他們前進,并且身處深山老林的他們也摸不著方向了。
這時,一名通訊員說:“再這么耽擱下去,恐怕咱們與大部隊的距離會越來越大,想要再次追趕上恐怕會很難。”
帶著他們的教務主任隨后說:“對,咱們慢慢行動總比不動的強,堅持堅持爭取出更多的時間?!?/strong>
如此,夜里寒風夾雜著雨水,他們冒險上路。太陽升起,腳沒停,太陽落山,腳依舊沒停。肚子餓了就邊走邊啃,渴了就用雨水解渴。披荊斬棘,受傷都未察覺。
這是志愿軍戰士們的常態,還有很多與時間、與環境等作抗爭的故事。這都是戰士們在戰場上表現和態度,并且也是我軍取勝的關鍵。
洛根還是不清楚我軍戰士的脾性,從那次戰場上經歷洛根也對志愿軍有了全新的認識。
三、美軍部隊
洛根所在的部隊是美軍名氣較大且實力出眾的一支隊伍美軍第一師,師長的經驗也非常的老到,和洛根差不多在戰場也多是看不起志愿軍。但該有的部署還是要有的。
他首先是用好幾百輛坦克以及其他武器裝備建立了一個較為強勁的軍事防御工事,在追擊上也毫不留情。
志愿軍面對此情此景只能依靠手榴彈和炸藥包等,為了讓這些裝備充分發揮作用,我軍戰士甚至用身體去做炸藥的承載物,這鋼鐵般的意志讓美軍損害慘重的同時,也讓其部署變得不堪一擊。
而后,這個美軍第一師瞬間成了一支零零散散的隊伍,志愿軍的追擊不斷,其也只能找時機,沖出我軍的包圍圈,摸爬滾動的美軍狼狽不已,損失也非常的慘重。
洛根的經歷是其中一個,美軍部隊中的其他士兵也深有感觸。在戰役中,傷的傷,亡的亡,再者就是像洛根一般,被我軍俘虜的了。上千人成為了我軍的手下敗將,即使是戰斗力十足的士兵又怎樣。
就像當時美軍中的一個將領就承認過:“只靠蠻力和武器等是不能決定斗爭的結局的。主要還得看這支部隊本身的毅力與信念?!?/strong>
眾所周知,我軍有優待戰俘的原則,洛根后來也被遣送回國。這場改變他一生的戰役牢牢的記在了他的心中,并改變了他的后半生。
而后從事了有關教育的工作,對“活著”有了新的認識。
結語
不可一世的洛根,因為抗美援朝戰爭,在思想上做出了一定的變化,直到后來才想明白活著的美好,中國取勝的關鍵。
志愿軍戰士用強有力的力量打的敵軍苦不堪言,他們骨子的強大信念是他們取勝的關鍵,他們的愛國精神超越了一切。
在逆境中找到希望,是毅力的展現。他們經歷生死經歷磨難,他們的精神要時刻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