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渣滓洞”是一所“人間地獄”,我們所熟知的“小蘿卜頭”“江姐”都慘死在那里。被抓到那里的共產黨員,即使不死,也會被剝層皮。可是,有一個共產黨員被抓進去后卻被“好生優待”,最后還脫離了渣滓洞,這是怎么回事呢?
全家都是國民黨,除了他
他叫羅廣斌,出生于國民大革命初期的1924年。彼時社會動蕩不安,人人自危,好在羅廣斌出生于一個條件不錯的家庭中。他的父親在川大法學院任職,母親也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在高等法院工作。父母雙方都在早年加入了國民黨,又有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這是很多人羨慕不來的。
羅廣斌還有一個哥哥叫羅廣元,曾留學日本學習軍事,回國后也加入國民黨,憑借才干,年紀輕輕便晉升為國民黨第七編司令。
全家都是國民黨,不出意外的話,在家人的耳濡目染、言傳身教之下,羅廣斌遲早也會加入國民黨。但是他偏偏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他的人生軌跡因此也沒有朝著父母兄長期望的方向發展。
羅廣斌繼承了家族的優良基因,擅長學習,尤其酷愛讀書,對歐洲古典文學更是青睞有加。受書中追求自由戀愛的影響,15歲那年,羅廣斌喜歡上了自己的同班同學牟學蓮。牟學蓮是一位落魄商人的女兒,曾經家境殷實,如今家道中落。
青春年少的羅廣斌愛情至上,要與牟學蓮私定終身。羅廣斌父母知道這件事后,并未因為羅廣斌談戀愛而責怪他,但聽說牟學蓮的家世后,他們不淡定了。
雖然是知識分子,在社會上享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羅廣斌父母滿腦子還是封建思想那老一套,什么門當戶對,什么父母之命等等,因此堅決反對羅廣斌與牟學蓮在一起。
羅廣斌不聽他們的,與他們進行抗爭。羅廣斌父母見兒子頑固不化,就強行將他關在家里,長達三年之久。
三年的時間也沒有磨滅掉羅廣斌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天性, 終于有一天羅廣斌與父親打了一架后離開了這個讓他窒息的封建家庭。
幸運的是他遇見了當地的一位文學大咖馬識途,馬識途非常欣賞羅廣斌身上的反抗精神,推薦他到西南聯大附中學習。
馬識途
在西南聯大附中,羅廣斌受到了革命的熏陶,對共產主義有了了解和向往。1948年3月,在江竹筠等人的介紹下,身在重慶的羅廣斌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了與家人截然不同的一條道路。
被叛徒出賣,被親哥舉報
1948年4月,距離羅廣斌加入共產黨1個月,重慶市委書記劉國定、副書記冉益智被國民黨抓捕。面對嚴刑拷打,這兩人嚇軟了腿,相繼叛變。為了向國民黨提供有用情報,兩人供出了剛剛加入共產黨的羅廣斌。
國民黨方面迅速調查了羅廣斌的身世,得知他是國民黨高級將領羅廣元的親弟弟。負責抓捕工作的特務頭子徐遠舉擅長人情世故,他認為不向羅廣元通報一聲,就把他弟弟抓起來,以后恐怕會得罪羅廣元。不如落個人情,向羅廣元知會一聲,看羅廣元如何處理。
徐遠舉專門抽時間拜訪了羅廣元,開門見山地說:“你弟弟可是共產黨啊!”
身為國民黨將領,自然與共產黨勢不兩立。羅廣元與徐遠舉并不相熟,他也吃不準徐遠舉此行的真正目的。如果不讓徐遠舉抓捕弟弟,怕落他口實。而且弟弟的身份已經暴露,即使徐遠舉不抓,還會有其他人抓,說不定還有被暗殺的風險。
羅廣元權衡利弊,認為把弟弟抓起來更為保險,就松口說:“既然他是共黨,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吧,我絕不會為難。”為了表示誠心,還將弟弟剛剛回家的消息透露給了徐遠舉。
有了羅廣元的這個保證,徐遠舉就清楚接下來的行動了。他派重慶綏靖公署偵訊科科長左志良于9月5日飛抵成都,經過四天的準備,他們于9月10日,在羅廣斌家中將其抓捕。
最初,羅廣斌被關在成都監獄,父母雙雙來看他,勸他脫離共產黨,跟他們回家。面對苦苦哀求的父母,羅廣斌拒絕了。自從他加入共產黨那一天,他就知道,革命總會有流血犧牲的,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樣早。他加入共產黨才不過半年而已。
9月底,羅廣斌被押往重慶,進入了那個令人聳人聽聞的“渣滓洞監獄”。
獄中堅持斗爭,策反看守成功出逃
在羅廣斌被投入渣滓洞之前,介紹他入黨的江竹筠先他3個月被抓進來。
江竹筠等共產黨員,每天經受敵人的輪番折磨:鞭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竹簽扎指甲等,但是他們始終沒有說出一個對組織不利的字眼。
江竹筠一家
羅廣斌被他們的精神深深感染,他也隨時準備接受這些慘無人道的折磨,也隨時準備像江竹筠一樣閉口不言,隨時準備為革命流血犧牲。
不過,奇怪的是,他身邊的人一個個都被施了刑,唯獨他還安然無恙。
原來,徐遠舉在得到抓捕羅廣元的許可后,向羅廣元保證不傷害羅廣斌。
獄中的戰友可不清楚這其中的緣故,還當是羅廣斌做了叛徒,漸漸對他冷淡和疏遠了。
羅廣斌心里也不是滋味,不過他沒有因此而消極,反而積極與戰友們一起參與獄中斗爭,慢慢的,他又重新獲得了大家的信任。
羅廣斌與獄友交談,總結斗爭經驗,收集資料。獄內黨組織希望他利用自己的身份,與敵人周旋,獲得出獄機會,向組織匯報獄中情況。可是,羅廣斌拒絕了。他堅定自己的立場,決不獨自偷生。
徐遠舉也曾試圖放他走,羅廣斌就是不肯走,還在徐遠舉的辦公室待了兩天。在那里,他從報紙上看到了革命勝利的消息。回到獄中后,他將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帶給了大家,深深地鼓舞了大家堅持下去的決心。
1949年11月,此時已經被關押在白公館的羅廣斌與另外18名獄友在一起。國民黨撤退前,殘忍地殺害了一大批革命志士,江竹筠就是這個時候犧牲的。
羅廣斌知道敵人的末日已經來臨,他向看守楊慶典分析社會貧富不均的現象,宣傳共產主義,宣傳共產黨政策,最終將楊慶典策反成功。楊慶典放出了羅廣斌等19人,這19人成為渣滓洞監獄的幸存者。
出獄后的羅廣斌總是難忘渣滓洞中為革命獻身的那些英烈,為了紀念這些英雄,也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些默默無聞的烈士。從1959年開始,羅廣斌著手搜集資料,以獄中的現實為藍本,歷時2年多,創作出了轟動一時的革命紅色小說《紅巖》,小說里的江姐就是以介紹他入黨,后又被國民黨殘酷折磨直至殺害的江竹筠為原型而創作的人物。
可惜,1967年,在那場特殊的歷史風暴中,羅廣斌不幸殞身,年僅43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