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過“致癌物”這三個字,很多人認為一旦接觸到致癌物,人們就會有患癌癥的風險。
那么到底什么是致癌物?為什么要分級呢?致癌物分級的數字越大,是代表越危險,還是恰恰相反呢?
今天,就讓我們與武漢濟和醫院腫瘤科周俊醫師一同來了解致癌物的誤解與正解。
致癌物的分級依據
致癌物的致癌性,依照研究證據充分與否,被分成5組。目前致癌物的討論依據,絕大部分都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WHO IARC)的致癌物列表。
在這個列表中,研究者依據研究數量、嚴謹度來判定對人體 “致癌確定性”,并將其分成 4 個等級:
一級致癌物
有充分的人體致癌證據,包括石棉、芥子氣、γ 射線、煙草(吸或嚼)、二手煙、檳榔、甲醛、柴油引擎廢氣、太陽燈、紫外線輻射、電焊煙霧、含酒精飲料、加工肉品、所有類型的游離輻射、室外空氣污染、煤煙、黃曲霉毒素、消防員(職業暴露)等。
二級 A 類致癌物
人體致癌證據不充分,但動物實驗致癌證據充分,且有確切的致癌機制,包括高溫油炸釋放物質、苯乙烯、紅肉、Glyphosate(一種廣效型的有機磷除草劑)、DDT、無機鉛化合物等。
二級 B 類致癌物
人體致癌性證據不充分,動物實驗致癌性也不充分,致癌機制不明確,包括汽油引擎廢氣、極低頻磁場、射頻電磁場、蘆薈萃取液、鉛、腌漬蔬菜、乙苯、乙醛、甲基汞化合物、龍膽紫(紫藥水、染色劑)、孔雀綠(染料、淡水水產殺菌劑)等。
三級致癌物定義
致癌證據不足,包括極低頻電場、甲苯、氨比西林(盤尼西林之一)、次氯酸鹽、己內酰胺(合成尼龍塑料的中間原料)、原油、汞、普拿疼、咖啡因、單寧酸和單寧、龍膽紫(紫藥水、染色劑)、孔雀綠(染料、淡水水產殺菌劑)等。
誤解解析
誤解一:被列于致癌物列表,并非就一定是對人體致癌物
被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項目,毫無疑問會對人體有致癌風險。但二級 A 與二級 B 級致癌物的人體證據都不充分。
二級 A 級雖有動物研究證實,但人類的生理、接觸機會、頻率都與動物實驗有很大差異,所以被列為二級 A 級致癌物對人體的危害,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大,更別說二級 B 級致癌物是連動物實驗證據也不充分,連泡菜、Wifi 也被列在二級 B 致癌物中。
過去也有新聞報道三級致癌物,實際上三級致癌物是無證據將其分類的狀態,茶、咖啡因都屬于三級致癌物,風險遠比一級、二級的致癌風險低得多,更別說四級的定義還是 “高可能為無致癌性”。
誤解二:致癌物還需考慮接觸量,才能評估致癌風險
IARC 的致癌物列表,僅僅是依據研究判定物質是否具有致癌性。
但即便被列于一級致癌物,對人體是否導致罹患癌癥,還是與接觸量、攝取量有極大的關系。
以被列于一級致癌物的二手煙為例,我們每天都會吸到二手煙,但我們馬上得癌癥了嗎?其實并不會。但致癌的危險是長期性的,且也與環境、生活、飲食習慣非常有關。
所以當我們每天都處于大量二手煙環境下、長期接觸,當然就會大幅提高罹患癌癥的風險。
誤解三:天然食材不一定安全?如何面對食品中的致癌物
由于一級致癌物已確立致癌性,而二級 A 級雖人體證據尚不充足,但動物實驗證據充足,也確立了致癌機制,所以對于一級和二級 A 級致癌物,自然要更小心一些,減少接觸和攝取才對。
不過有些致癌物就是飲食的一部分,如酒精飲料、加工肉類,完全按照列表考量,我們是不是就不能喝酒、不吃加工肉品了呢?但如同前述,致癌物列表僅是根據研究的致癌確定性,而未考慮到攝取量。
所以,針對食物中既有的一級或二級 A 級致癌物,我們減少攝取量,盡量減少風險;而對于二級 B 級以下的物質,這些食物和物質致癌風險低,若能減少是好事,但不要過度恐慌。
減少加工食品之外,也要注意天然食材不見得一定安全。以一級致癌物黃曲霉毒素來看,常見易受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材包括花生及其制品,如花生粉、花生醬等,以及其他五谷雜糧、堅果類、豆類、奶類、南北干貨類、腌漬類、罐頭食品、地瓜粉、面粉及咖啡豆等食材,甚至中藥材等,若沒有真空包裝或開封后沒放入冰箱保存封好、并且存放過久的話,都難逃黃曲霉毒素污染。
面對致癌物的正確態度
惡意添加防不勝防,盡量避免但不必過度恐慌。合法食品添加物具有安全性評估,因此使用合法合規的食品添加物,其致癌風險非常的低。
過去大多是使用非法添加物,如蘇丹紅事件,但這類事件防不勝防,需要依賴業者的良心與政府把關,杜絕添加違法添加物。
在消費者方面,許多新聞報道的致癌物是二級 A 等以下等級,甚至是未有確切證據而分類的三級致癌物,再加上添加量和攝取量、攝取率,這些非法添加物不會產生嚴重、立即的危害,所以消費者避免繼續攝取就好,改用可自證清白的廠商即可,但不用特別恐慌。
武漢濟和醫院腫瘤科周俊醫師提醒大家,正確認識致癌物,不盲目恐慌,合理調整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有助于降低癌癥風險,守護自身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