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抽獎的結果我請雪球的小伙伴統計好了,2000個評論里找,工作量確實不小,你們往下看吧,還是先簡單聊下市場。
今天最強的小作文,當屬2萬e的平準基金的消息,又說的有鼻子有眼的,不過市場也沒給小作文臉,下午開始,指數一路下滑,沒有延續開盤的紅紅火火,全天成交量1.45萬億,有所提升,但得考慮到今天是因為北上資金結束了圣誕假期,重新回來玩兒了,所以,整體來看,A股還是在遠離1.5萬億的成交中樞。
對于所謂的平準基金,我一直是三條態度:
第一,我不相信短期內,平準基金會出臺;
第二,我也不認為,平準基金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答案;
第三,把手頭已有的機制落地好,才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要得出這樣的態度,其實,咱們只需要問幾個問題就可以了。
問題1、全世界通過政府組織資金,大規模入市的,有哪些國家和地區?
答:目前看,有且僅有日本,是常態化通過央行直接下場,買入ETF參與股市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來看:韓國和香港也救過市,但都是針對幾十年一次的危機時刻,危機結束就退出;而美國雖然08年金融危機也救市,但是采取的手段是購買問題銀行的股份,進行注資或者購買優先股,而非買入上市流通的股票;瑞士央行買了海外的股票和ETF,但主要作為外匯儲備。所以,不能因為日本央行買股票,且股票漲了,就認為這是一種普世的方法,事實上并沒有。
問題2、為什么政府組織資金,直接入市,沒有被大規模采用?
答:有很多弊端,包括但不限于,損害市場效率、影響政策有效性、退出問題、扭曲市場投資者結構、如果央行直接下場還會削弱央行中立性原則、并且一定伴隨著財務風險。
問題3、日本央行遇到上述的問題了嗎?
答:日本央行是2010年開始嘗試買ETF的,但規模很小,而2013年,黑田東彥擔任央行行長后,開始加速買入ETF,當年確實日本股市漲幅很好,但隨后邊際效用就遞減了;而2020年,疊加疫情因素,日本央行開始進一步加速買入,直到現在持有全國一半以上的ETF,而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按照正常速度賣掉這些ETF,大概需要150年,且事實上,現在沒有任何的退出計劃,牽頭干這事的黑田行長2023年也辭職了。
問題4、授人以魚,和授人以漁,哪個更好?
我一直相信,從市場的角度出發,央行的回購增持再貸款、互換便利,要比成立平準基金,效果更好。當然,前提在于,兩個政策的細節、權責利都是清晰完善的,流程是可以實現閉環的(目前看還不行)。
很簡單的邏輯,回購增持再貸款,借錢的是企業大股東和企業自己;互換便利,借錢的是券商、保險、基金公司。
雖然出錢的是央媽,但是通過借貸關系,這錢就變成了上述機構的自有資金了。
那么,請問,到底是用自己的錢買股票,還是用別人(國家)的錢去買股票,你會更上心?更在意得失?
到底是上市公司自己、資管機構的人,更了解企業的價值,還是事業單位(X投、X金)的人,更懂股票,更懂企業的價值?
到底是哪種方式,更能實現股票的價值發現?
問題5、如何規避,上市公司高管,趁機減持?
平準基金,最大的問題,便是潛在的道德風險,這么大體量的資金,應該買什么指數?指數成分股的公司,如果是破凈的,這筆賬該怎么算?
下圖,遇到限售解禁的高峰,上市公司股東,想把企業賣給國家,怎么辦?
另外一方面,回過頭看,你就知道,為何證監會要力推A500指數,只因A500在指數編制中涉及了ESG的負面剔除,也就是提前踢掉有明顯問題的爛公司,且要出臺《市值管理指引》,明確界定核心指數,并且要求核心指數的成分股,解決長期破凈的問題了——即使目前GJD買入ETF 的過程中,都面臨著買到垃圾股的問題,而這些垃圾股反過來光享受了好處,沒起到一點市值管理的責任和義務,缺乏長效機制的約束。
問題6、平準基金的目的是什么?
再回到這個本質的問題,平準基金如果設立,其目的是什么?是“穩住股市”,而不是“帶你起飛”。
那么,現在股市穩住了嗎?顯然是,都3400點了,不能說差了吧?
所以,即使成立了平準基金,這些資金的使用場景,預計也是很有限的——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才可能介入,起到穩住股市,托底股市的作用,而非幫股市去“拔估值”。
所以,幻想平準基金帶你發財,你就別想了,如果有平準基金,最大的好處就在于,如果股市下跌,那么你可以勇敢在低位定投,因為平準基金的目的,就是確保股市的下限是焊死的。
問題7、現在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我認為,并不是平準基金,而是幾個制度的完善和落地。
比如,退市、財務造假后的投資者賠償、減持等制度的完善;
比如,回購增持再貸款、互換便利等存量政策的完善,確保首期的3000億、5000億資金能真正落地,有幾個不成熟的建議:
①壓實地方監管的責任,將屬地監管局落實市值管理指引、落地回購增持再貸款規模等,計入屬地監管局的考核;
②對銀行而言,對回購增持再貸款業務上,參與積極的機構,給與正向激勵,比如季末可以在部分指標上豁免等;
③對券商而言,對于券商借入互換便利資金,進行的OCI賬戶投資,從各項指標中給與豁免,不影響券商的自營投資杠桿率等指標;
④對保險而言,同樣的,允許ETF投資計入OCI賬戶,等等;
⑤對基金公司而言,要求具有一定規模所有者權益的基金公司,必須用自有資金參與互換便利,且參與情況,與ETF、債基的批復掛鉤,確保權責利對等。
等等。
我們其實已經有了正確的機制,關鍵在于打通堵點,核心在機制落地。
而非幻想時間上不靠譜、機制上不可持續的平準基金。
把昨天提到的臺歷抽獎、港股紅利ETF跌停的事情,跟進一下。
1、昨天抽獎的結果出來了。
昨天的收盤價競猜抽獎,一共收到了近2000條的評論,最終今天大盤的點位是3400.14。
比較可怕的是,有很多猜3400點的,導致有并列的情況,最終讓雪球統計了一下,算上并列的一共有57人。
這樣吧,這57人,都可以有一本雪球臺歷,差額部分,讓雪球的同學自己想辦法吧...
名單如下,請圖中的小伙伴,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加一下雪球的小助理,并且亮明自己的微信名真身,如果發現自己更接近,但沒在名單里的,也可以聯系小助理。
其他對基金投顧有興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加小助理,雪球的持有人群,會定期有類似的伴手禮抽獎活動。
2、港股紅利,如約停牌、跌停。
昨晚,我們都提到過了,今天,幾只ETF就紛紛開盤停牌一小時,然后重新復牌后,馬上封住了跌停板。
我們是從港股休市的第一天,也就是周三開始持續在公眾號、星球里,提示大家這個止盈點和風險的,很高興,也確實幫助到了不少的小伙伴。
就聊這么多。
求贊、在看。
大家周末愉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