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茶包”,即用紙或布包著各種茶葉,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愛茶人的“福音”,想喝時在杯中放入茶包、一沖一泡就能品上各種各樣的茶類。
而常規蓋碗或紫砂壺泡茶必經溫杯、投茶、注水、出湯、分茶等流程,沖泡期間還要考慮茶水比、出湯時間等,品完茶后還要清洗泡茶器、茶杯……
這么一對比下來,現代化方便、快捷的茶包確實解放雙手、省時省力,讓喝茶變得簡單化,尤其受到愛喝茶又懶得泡的年輕茶人的青睞。
但“茶包”終歸不是直接沖泡茶葉,而是茶葉連同包茶的袋子一起沖泡,且不論這個袋子是否會影響茶湯滋味,茶包材質如何更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
尤其近年來隨著“微塑料危害人體健康”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關于“茶包是否會在高溫沖泡下釋放微塑料顆粒”的話題也頻頻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
這其實就是大眾對茶包材質的考量,而在近日,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在"Chemosphere"期刊上發表了探討茶包與微塑料關聯性的研究論文。
茶包到底安不安全?
這項研究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紅外光譜等一系列先進的掃描技術,分析了尼龍6、聚丙烯、纖維素三種化學成分的茶包過濾袋的微塑料釋放情況。
結果顯示沖泡這三種類型茶包均會大量釋放微/納米塑料顆粒,其中以聚丙烯茶包釋放的微塑料顆粒含量最高(每毫升約12億個微塑料顆粒),平均尺寸為136.7納米。
其次為每毫升約釋放1.35億個微塑料顆粒的纖維素茶包,平均尺寸達244.7納米;尼龍6茶包釋放的微塑料顆粒含量最少,但每毫升也約達818萬個微塑料顆粒,平均尺寸為138.4納米。
光一毫升就能釋大約放出818萬~12億個微塑料顆粒,可想而知一杯茶釋放的微塑料顆粒含量有多夸張……對此,加拿大麥吉爾大學也曾展開過尼龍等茶包釋放微塑料的研究。
該實驗研究人員為了減少茶葉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先將茶包中的茶葉傾倒干凈后,再將空茶包放進玻璃瓶中,注入95℃的熱水浸泡5分鐘。
結果顯示浸泡后的空茶包出現明顯開裂現象,研究人員在浸泡空茶包的水里檢測出141億個塑料微粒,包括116億個微塑料和31億個納米塑料顆粒。
一杯茶釋放這么多塑料顆粒,說“喝茶包=喝塑料”都不為過……不過,關鍵在于茶包釋放的微塑料顆粒進入人體是否會被吸收?
上述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的研究還進一步分析了Caco-2、HT29和HT29-MTX這三種人體腸道衍生細胞對茶包浸出的微塑料顆粒的吸收率,結果如下圖所示:
當暴露于100μg/mL塑料顆粒24小時后,三種人體腸道細胞核和不同類型塑料顆粒的相互作用效果有所不同,表現最惹眼的當屬HT29-MTX腸道細胞。
HT29-MTX腸道細胞對聚丙烯、纖維素茶包的微塑料顆粒吸收率均最高,甚至進入了細胞核,對尼龍6茶包釋放的微塑料吸收率略微次于Caco-2腸道細胞。
這可能與三種腸道細胞主要區別在于分泌黏蛋白量的不同有關,三者分泌量從高到低依次為:HT29-MTX>HT29>Caco-2(Caco-2不分泌)。
不難得出結論,三種腸道細胞對尼龍6、聚丙烯、纖維素茶包釋放的微塑料顆粒的吸收率,與黏蛋白分泌量成正比例關系,分泌量越多吸收率越好。
綜合來看,這項科學實驗研究明確表明了三種不同材質茶包都會釋放大量的微塑料顆粒,且這些微塑料顆粒進入人體后會被腸道細胞吸收。
足以證明茶包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不過目前關于人體長期吸收微塑料顆粒會如何危害健康的研究尚不充分,但我們或許可以用其他物種上窺得未來。
比如海洋生物是塑料污染的“重災區”,相關研究顯示塑料污染不僅會傷害魚類的消化系統、還會使魚類無法吸收足夠營養,而每年都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因塑料污染而喪生……
“喝茶包=喝塑料”之說或許大家覺得過于危言聳聽,為了身體健康著想,小懂真誠建議大家還是盡量少飲茶包為好,傳統泡茶方式手續繁雜,但勝在沒有直接沖泡塑料更健康!
若實在圖茶包的方便,建議購買茶包時關注產品標簽、詳細了解茶包的材質信息,最好選購可降解材料制成的茶包,沖泡飲用更健康。
比如近年來新興的以玉米、小麥等淀粉為原料制成的玉米纖維,又稱為聚乳酸纖維、PLA纖維,屬食品級,能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茶包安全性更高。
此外,還可以嘗試降低沖泡茶包的水溫、或縮短熱水浸泡茶包的時間,以減少微塑料顆粒的攝入。大家對于茶包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討論~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參考資料:
[1]Chemosphere期刊:Teabag-derived micro/nanoplastics (true-to-life MNPLs) as a surrogate for real-life exposure scenarios,(文獻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4.143736)
[2]Plastic Teabags Release Billions of Microparticles and Nanoparticlesinto Tea(文獻鏈接:https:/doi org/10.1021/acs.est.9b02540)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茶知識
1、
與茶友談茶、喝茶
群內不定時發紅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