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意味深長
2024年12月26日,是個注定被世界航空史記住的日子。
當中國新一代戰機首飛的消息傳開后,朋友圈炸了,軍迷們沸騰了。
四川網友說,作為四川人,今天說話大聲點大家沒意見吧?確實沒意見,誰叫人家好事全趕上了呢?076命名,六代戰機首發,都與四川有聯系,豈止大聲點,吼出來都沒問題。
當然,也有不和諧的聲音,有人陰陽怪氣的問和月薪3000的它有何關系?還有人問有錢交合作醫療了?不過很快被熱心的網友懟下去了。其實,這類1450的留言沒必要搭理,都是機器人來著。
也有人質疑“六代”。你說六代就六代?呃,咱沒自詡六代,官方也從來沒對外宣稱是六代機,可架不住同行襯托啊。
美國“動力”網站說,這是一款“令人震驚”的高性能有人駕駛第六代隱形戰斗機。
維基百科第一時間修改了詞條(沒眼看,居然把不具備超音速巡航的B-21也算成六代)
而且,老六出來后,據說五角大樓半夜都塞車了,你說是不是六代?
其實,看殲-20那點頭哈腰的樣子就應該清楚,這是個好貨。
官方用一片銀杏回應種種詢問。多了不好說,不說不得勁,自己意會。
作為曾經的一名老陸,我與共榮焉。
由他們詆毀去吧,承受得住多大的詆毀,就接受得了多大的贊美。我想說,中國六代戰機首飛將從多方面改變世界格局。
一是軍事上,意味著亞太甚至世界格局將發生改變,這大概也是五角大樓慌亂的原因。
從二戰結束后的第一代F-86開始,到冷戰末期的F-22,再到2024年12月26日之前,美國航空工業始終把持頂尖戰斗機發展方向。
這是一代霸主的底蘊。長達80年的空中優勢,讓美國軍隊從作戰理論到作戰戰術,都習慣了非對稱作戰,并且是掌握制空權的非對稱作戰。
同樣的,所有把美軍當作假想敵的軍隊,也都把非對稱作戰作為唯一作戰基礎。
沒人會討論和美軍實力相當的時候怎么打,連文學作品都不會。
而今,老六出現了,美軍作戰理論的基礎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無論是心理還是物理,都必須適應這種改變。
當年殲-20出來的時候,他們自我安慰,殲-20不如F-22,因此繼續那套大人欺負小孩的戰術。如今,老六來了,還敢這么干嗎?空中優勢岌岌可危,甚至可能丟失制空權,怎么打?教官沒說過,課本里也沒有。
所以,重寫軍事理論吧,所有的戰術重新推演。
再者,對亞太而言。老六橫空出世,所謂的島鏈還有意義嗎?
美媒是這么分析成飛這款飛機的:這款新型戰機的尺寸比殲-20更大,采用的雙輪主起落架表明該機的重量相當大,這些特征“反映了該機對遠續航能力和相對較大的內部空間的重視程度,相關設計便于容納非常大的燃料載荷,以及眾多的武器和傳感器。”
從外觀看,三臺發動機,說明老六解決了動力適配問題。
“動力”網站認為,解決動力問題的中國戰機,將能夠在沒有加油機支持的情況下,“在遠離基地的空域進行長時間盤旋”,“對美國加油機、運輸機、預警機、偵察機以及前沿部署的盟軍艦艇和地面部隊都有實際影響”。
更直接一點,老六擁有強大的續航能力和攜彈能力,集高空、高速、高載彈量、隱身、遠程于一體,可以對包括第二島鏈在內的所有目標形成強大火力威懾,將給一二島鏈附近的美國空軍加油機、運輸機、預警機、偵察機以及眾多海上目標帶來致命威脅。
我飛得比你快,隱藏性能比你好,攜彈量還比你多,你部署在東亞的軍事力量還有何意義?戰斗一旦打響,都成為活靶子,試問,這所謂的島鏈和辣條有何區別?
02國之幸事
三者,老六出現后,意味著J-20、殲-35在中國很快會成牛夫人。但在世界范圍內不是啊!多少大戶惦記著?
中國如果把J-20、殲-35擺上貨架,那會改變什么?
你看巴基斯坦網友多熱情!看中東大戶笑容多燦爛!相較而言,它們的對手要不要思考接下來何去何從?
二是經濟上,意味著中國科技在尋求突破中取得標志性勝利。表面上看,軍事科技與國民經濟沒有太大的聯系,其實不然。
首先,軍事科技對國民經濟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人類幾乎所有最新科技都會被首先用于軍事。
每次軍事科技的飛躍,都會帶動民用科技改頭換面,進而促進國內經濟持續發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對美國經濟的促進。
當年,阿波羅計劃的技術成果被廣泛應用于數據傳輸與通信、光學通信、高性能計算機、電子技術、自動控制、人工智能、遙科學、自動化加工、超高強度和耐高溫材料等領域,這些技術無不成為美國科技霸權的血與肉,進一步推動了美國的經濟增長。
今天,第六戰機橫空出世,背后的人工智能、信息系統、材料學、高超音速飛行技術、仿生學等,對民用科技何嘗不是饕餮盛宴?勢必帶動國民經濟快速進步。
其次,軍事科技的發展,將直接催生高附加值產業鏈。老六首飛在中國,意味著中國科技在世界獨占鰲頭,意味著中國軍工產業的先進性,進而吸引更多買家轉向中國制造。
原來主打性價比,現在可以暢想品牌效應了,價格不得嗷嗷上漲?
更何況,接下來如果J-20、J-35都擺上貨架,那中國軍工產業的想象空間更是呈指數放大。
軍工是極其私密的,中國也是唯一具備完整產業鏈的國家。當年阿波羅計劃直接為美國創造了80萬個就業崗位,并且在其結束后20年內,仍然對其經濟發展有推動作用,產出比達1:9。
隨著老六廣告效應起來后,中國軍工企業及其產業鏈會產生多大的崗位需求?值得期待。
最后,隨著軍事科技發展,意味著國家能夠更有效保障國家安全,這對提升國際地位和促進國外投資、貿易等方面都有積極影響。
為什么一有戰爭,全世界的資本就往美國跑?說白了,資本也是慕強的,它們知道美軍很強,戰火不可能燒到美國,跑到美國會很安全。
如今,隨著中國各種領先軍事技術不斷涌現,資本還會這么認為嗎?會不會有更好的選擇?
03攻守易位
三是政治上,意味著中國首次主動要牌,意義深遠。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軍事的內核。如果把世界政治比喻成一場牌局,長久以來,中國都是被動要牌。軍事被動追趕,政治上被動跟牌,充當“閑家”角色。
而這次不同,中國要當“莊家”了,率先在軍事上挑明立場,不管是不是我們的本意,都給了牌桌上各位大佬壓力。
“各位,六代機一對,跟不跟?”
老六時代來臨,其他國家為了保持或提升自身的軍事優勢,勢必要加大研發投入,從而導致全球范圍內的軍備競賽加劇。
例如,美國的五角大樓和白宮官員在得知中國六代機成功后,不得不緊急取消假期,把剛剛收起來的PPT翻出來再看看。
不過看了也沒用,跟不了,別說一個國家,就算集合整個西方國家的力量也弄不出來,因為他們發現某項關鍵的技術或材料已經被中國死死拿捏。
而且,就算勉強把PPT做成樣機,在不具備產業鏈的背景下,量產也是個問題,成本高得嚇人。
“六代機一對,要不起,過!”
于是,西方世界必然加快軍備控制和裁軍談判,以避免軍備競賽失控。
而且,這種全球性的軍事技術競爭不僅影響了國家的軍事戰略和外交政策,還可能引發地區性的軍備升級和國際關系的調整,進而又蔓延到其他領域。政治影響之深遠,有待進一步觀察。
四是文化上,意味著中國再次迎來覺醒年代。我把文化放在最后,是因為我認為這個最重要。文化是歷史長河的沉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歷史特性。
強文化誕生于強大的歷史背景,弱文化醞釀于孱弱的歷史環境。
人類社會總體而言認知都不大統一,尤其是涉及到國家、民族的未來。
有的人認可自己的國家,相信自己民族的未來無限美好,即便在最惡劣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曾懷疑。也有的人偏悲觀,當國家和民族稍有不順,便陷入自我否定,甚至自我終結。
當后者居多時,國家和民族就會消亡,被異族吞并。
當前者居多時,就能迎來民族獨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近代中國,是個被弱文化籠罩的孱弱之地。日軍侵華,偽軍數量比侵略者還多,你能想象嗎?全民擺爛了,帶路黨也有自己的生存理由。
魯迅曾痛斥國人麻木,后來有人總結這是中國人的劣根性。其實這根本不是什么劣根性,這就是弱文化浸泡的結果。換漢唐你試試。
04弱國多妖孽
國家弱,帶路黨就多;國家強,自然不缺追隨者。
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之處在于,認清了歷史發展的規律,沒有在中國最孱弱的時候,民族文化最悲觀的時候放棄救亡圖存,沒有擺爛。
反而通過斗爭、動員,把堅信民族擁有未來的人團結起來,然后又用一場場勝利,逐步建立起新的強文化,最終讓中華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東方。
當然,戰場上的勝利并不能替代科技上的獲得,尤其是工業時代。當人們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后,開始追求更加美好的物質生活,忽然發現,科技才是改變生活的關鍵。
于是,人們開始崇拜科技,崇拜工業革命。一談工業革命,又擊中了中國人軟肋。
于是,有的人又開始懷疑了,帶路黨有了生存的土壤。
今天的年輕人壓根想象不到二十年前的悲觀情緒有多嚴重。陰陽怪氣、含沙射影是網絡交流日常。
近代科學為什么誕生于歐洲而不是近代中國?因為中國人種不行唄、文明荒蕪地、“劣根性”、創新能力弱、“鹽堿地長不出莊稼”。
對中國制造也毫不留情,不斷用“模仿”“抄襲”攻擊,貼標簽的國人比外國人還多,和當年的偽軍一樣。
完全沒人關心這是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階段?
你是追趕者耶,追趕者不都是從模仿開始?工業是需要積累的,與人種何干?
還好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的立場始終沒有變,始終堅持第一代領導人的理念,相信自己的人才,相信自己的道路,相信這個民族的未來。
沒有像一些人期待的那樣,在西方的封鎖中屈服,跪下來給西方當舔狗,放棄超越的希望。
中國人種不行?搞笑!中國人的祖先開始品茶論道的時候,西方國家的祖先還在住山洞。
中國人的創新力不行?不說享有盛名的四大發明,瓷器、算盤、拱橋、圓周率、麻醉劑等成就可以說是碩果累累。直到明朝后期,中國科技都吊打西方總和。
當然,說這些沒用,事實勝于雄辯。
當中國在同一天公開兩款完全不同理念的六代機的時候,還有人認為中國人缺少創造力嗎?
以成飛這款為例,獨特的氣動布局,除了標志性的無尾設計,還有罕見的隱藏式發動機噴嘴。
發動機噴嘴是飛機最重要的熱源,也是紅外制導武器、紅外探測設備最重要的捕捉目標,當發動機噴嘴被移除或隱藏在飛機結構內時,將大大提升飛機紅外隱身能力。意味著紅外跟蹤無效,導彈無法鎖定!
除增強隱身能力外,沒有可見的發動機噴嘴還可以顯著改善飛機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實現更平穩、更優化的氣流低,更便于飛機操控。
F-22已經盡量壓縮設計了,但仍然不可避免。
所以,僅這一設計和實現能力,就足以吊打全球同行。
如果說老六的出現還只是小小地震撼一下西方世界,那全球唯一的無人機航母——076型電磁彈射兩棲攻擊艦下水,裝備數字陣列雷達的空警3000被拍到,則讓整個西方世界絕望。
這種絕望感,類似于我們90年代面對美國的絕望感,因為,這不是一兩件武器的落后,而是整個工業體系的落后。
時至今日,還會有人懷疑中國人的創新能力嗎?
如果還懷疑,那也沒關系,因為隨后還會出現更多頂尖科技產品。工業發展需要積累,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井噴式爆發。
這在歷史上并不罕見,美國、德國、日本都曾經歷過,而接下來,會進入中國時刻。
隨著超強的科技實力逐步展現,必然誕生超強的民族文化,中吹、中粉也會隨之而來。
中華民族將正式由弱文化轉向強文化!
05尾聲
作為80后,我們的經歷堪稱魔幻,童年時代點煤油燈,少年時代用上電燈,大學時代接觸計算機互聯網,畢業后趕上了手機移動網絡,人到中年又搭上了智能手機的便車,未來還有可能經歷人工智能時代。
我挺羨慕00后,因為他們從懂事開始,中國就已經足夠強大,不用被現代四大名著硬塞狗糧,不用學做舔狗。
可我也不羨慕他們,因為作為80后的我們,見證了中華民族從貧窮到富強,再到列強最關鍵的全過程!
少年俠氣橫天邊,意氣風發映日邊。
朝氣蓬勃如春曉,壯志凌云踏云煙。
但凡不曾懷疑過這個國家未來的人,今時今日無不神清氣爽。
六代戰機首飛,國之幸事,也是80后的幸事,我們終將見證大國的崛起!
如他當年描述的愿景!
全文完,謝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