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海神島(Neptune Island)有一個令人震撼的觀光項目:與鯊共游。游客們乘船到海上,在籠子的保護下潛入海水,用血淋淋的金槍魚肉當誘餌吸引大白鯊。在籠子中,游客們可以近距離感受大白鯊作為海洋頂尖獵食者的可怖。
這一觀光項目在當地旅游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不僅帶來了更多的收入,也增強了游客對鯊魚的認識和保護意識。然而,這個項目對鯊魚有影響嗎?有人擔心鯊魚會漸漸地把船只、人類與食物聯系到一起,這將大大提高游客被鯊魚咬傷的風險。
其實之前有學者研究過旅游業對鯊魚的影響,然而那些研究都以種群為單位而忽視了個體之間的差異。近些年的研究揭示了不同鯊魚個體受旅游業影響的程度不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在長達 10 年的時間(2013—2022 年)里給 174 條大白鯊戴上了聲波發射器,又在北海神島海域里安裝了 15 個聲波接收器,以精確地觀察它們的游動軌跡。在對比大白鯊游動軌跡和觀光船只出行記錄后,科學家們并沒有發現大白鯊在觀光船周圍逗留更長時間。相反,大白鯊在北海神島海域待上 10 天后,在觀光船周圍逗留的時間明顯變短。
其實,這個結果可能與導游的行為有關:如果導游及時從海中撈出魚餌,大白鯊沖著氣味而來,卻撲了一場空,可能沒在大腦中建立起食物與船只的聯系。
總之,這項研究對當地的旅游業管理有很大的啟示。在現有條件下,與鯊共游項目不會提高游客被咬的風險。但為了防止今后發生意外,有關部門應當嚴格控制觀光船出海的頻率、天數和魚餌的數量。
參考文獻:
Niella Y, Lauren M, Thomas M, et al.Effects of wildlife tourism on white shark associative behaviour[J].Animal Behaviour, 2024, 215: 227-239.
作者簡介PROFILE
周澤華
MSU在讀
平常心學者,海洋生物愛好者
提拉米蘇終極粉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