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鯊魚灣,一小部分寬吻海豚展示出令人驚奇的捕食技巧:它們會在嘴部(喙)套上海綿,就像戴上“小丑鼻”,在海底翻動碎石,趕出藏匿其中的魚類如沙鱸,成為美餐。這項“蒙鼻捕食術(shù)”并非天生本能,而是母親一代代教給后代的珍貴技能。
近日發(fā)表于《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這種技巧雖然高效,卻十分難學。研究發(fā)現(xiàn),海綿會干擾海豚原本極其敏銳的回聲定位系統(tǒng),使它們在導航和覓食時如同“蒙眼獵物”,必須依靠長期訓練與經(jīng)驗彌補視覺和聲波的扭曲。
“就像戴著口罩在水下尋找食物,”論文作者、丹麥奧胡斯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艾倫·羅斯·雅各布斯解釋道。她通過水下麥克風確認這些“戴海綿”的海豚仍然使用回聲定位,并模擬了聲音如何被海綿扭曲。
海洋生物學家指出,這項獨門技巧并不普遍,僅約5%的鯊魚灣海豚掌握,約為30只個體。專家認為,這種復雜技能的罕見程度源于其學習難度高、成功率低。
研究也強調(diào),這種行為只由母親傳授給子代,海豚幼崽需在3至4年間跟隨母親觀察學習,才能掌握這門“戴海綿捕食術(shù)”的獨門絕技。
瀟湘晨報記者傅圓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