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第二炮兵武漢指揮學院副院長巴華
巴華,安徽省桐城縣人。1921年生。
1938年參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參加新四軍。任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警衛連戰士,江北軍政干校學員,巢湖獨立營排長。皖南事變后,任新四軍第二師六旅十八團九連黨支部書記,第五旅警衛連連長、旅部作戰參謀。參加了開辟鞏固淮南抗日根據地的斗爭,參加了占雞崗、黃疃廟戰斗。
新中國成立后的巴華(圖源網絡)
抗日戰爭勝利后,巴華隨部先后編入津浦前線野戰軍第二師五旅十三團、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五旅十三團、華中野戰軍第七師五旅五團,任第二營副營長、三營營長。參加了宿北、魯南戰役。1947年1月,任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二十師五十九團一營營長。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戰軍二十五軍七十四師二二一團參謀長等職。參加了萊蕪、孟良崮、豫東、濟南、淮海、渡江等戰役戰斗。在淮海戰役大王莊守衛戰中,面對敵軍的集團沖鋒,時任第五十九團一營營長的巴華頭部負重傷,仍指揮全營同敵奮勇搏殺。整個大王莊分不出敵我陣地,雙方拼殺在一起,扭打成一團,拼刺刀,拼槍托,戰斗達到白熾狀態。由于敵我懸殊,大王莊一度被敵占領。后在第四十六團和六十團的支援下,最終奪回陣地,迫使小王莊守敵第二十三師師長帶領師部及兩個團3000余人投誠。戰斗結束時,第一營僅存全部負傷的8名指戰員。
巴華關于大王莊戰斗的回憶手跡(圖源網絡)
新中國成立后,巴華入南京軍事學院學員,畢業后任南京軍事學院科研部研究員、戰史教研室教員,總參作戰部戰役訓練處副處長,總參軍訓部戰役處副處長,第二炮兵五十五基地副司令員,第二炮兵武漢指揮學院副院長。
巴華榮獲了三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三級解放勛章。
2019年7月7日,巴華在武漢逝世,享年98歲。(根據童來喜等主編《無銜將領——從新四軍中走出來的未授將銜的軍以上干部》改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