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在深圳總部,比亞迪正式啟動了總額為30億元人民幣的教育慈善基金。此次啟動儀式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攜手來自全國范圍內的35所高等院校的代表,以及28家科技館與博物館的代表,共同見證了比亞迪30億教育慈善基金的捐贈啟動。
斥資30億設立教育慈善基金,助推中國科教戰略實施
在啟動儀式上,王傳福深情致辭,強調沒有國家的科教興國戰略,就沒有比亞迪及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今天。他對比亞迪能夠回饋社會、感恩科教興國戰略及各大高校的人才培養表示由衷的高興。因此,比亞迪決定捐資30億元設立教育慈善基金,旨在支持高校獎學金項目和新能源技術的科普工作,為中國科教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該基金將助力全國超過百所高校設立獎學金,旨在表彰優秀學生、激勵先進,為國家培養更多杰出人才。發布會上,首批與35所高校的合作獎學金項目已正式啟動。
此外,比亞迪還將向全國主要科技館、博物館及部分學校捐贈新能源汽車技術科普展具,旨在啟蒙和普及新能源汽車技術,為培養下一代工程師貢獻力量。目前,已有28家科技館和博物館與比亞迪達成首批合作。
儀式現場,王傳福的母校中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成發表講話。他高度贊揚了比亞迪捐資30億元成立教育慈善基金的義舉,認為這是比亞迪以實際行動支持國家強國建設、展現企業社會擔當的典范。此舉必將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注入新的活力,匯聚愛的力量。
北京汽車博物館館長喬曉鵬也在致辭中表示,比亞迪捐贈的新能源汽車解剖車作為科普展具,將極大地激發青少年對汽車技術和工業制造的興趣,為培養更多卓越工程師貢獻力量。
比亞迪視人才為最珍貴的資產
比亞迪一直秉持著敢于啟用、重用并培養應屆畢業生的理念。自1997年以來,比亞迪已連續28年不間斷地招聘應屆大學生。近兩三年來,比亞迪招聘的應屆大學生數量已超過5萬人,其中今年的碩士和博士占比接近70%,研發人才占比更是高達近80%。通過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比亞迪成功實現了從學校到社會的“教育接力”,目前,公司超過一半的高管和技術骨干都是從應屆生中培養起來的。
2017年,比亞迪設立了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開啟了博士后人才培養的新篇章。在隨后的近七年里,比亞迪逐步形成了深圳、重慶、西安“三站四基地”的博士后培養格局,并與全國15所一流院校、35個一級學科展開合作,邀請了包括3名院士、10多名長江學者在內的超過1000名一流導師參與培養工作。截至目前,比亞迪已累計培養了近1600名博士后,目前在站的博士后人數近1400人,規模位居全國第一,且出站后的留存率高達100%。這為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攀登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此外,比亞迪還非常注重為人才提供生活上的關心和照顧。公司為年輕員工提供研發公寓,為結婚成家的員工修建了福利小區“亞迪村”,員工只需支付極低的成本價即可購買。在員工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比亞迪更是出資建設了一所九年一貫制的“亞迪學校”,并委托深圳中學進行管理。該校已成為深圳教育質量最好的初中之一,曾創下五年三狀元的佳績。比亞迪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此想盡一切辦法為人才解決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捐資助教,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進步
我國作為人口眾多的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憑借豐富的人口紅利,迅速崛起為世界工廠。而今,經過幾十年來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已成功轉型為人才強國,正憑借這一新的人才紅利,由制造大國向智能制造強國邁進。在汽車制造業領域,我國通過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借助一代代工程師的不懈技術創新,已牢牢掌握新能源的核心技術和完整產業鏈,實現了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比亞迪慷慨捐資30億元設立教育慈善基金,彰顯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這一善舉旨在助力中國科教事業的繁榮發展,為中國汽車產業培養更多出類拔萃的人才,推動新能源汽車等科技領域的持續創新,為國家發展汽車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力,為構建汽車強國的堅實基石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