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12月3日,廈航聯(lián)手米其林指南,共同見證了2025年福建省米其林指南榜單發(fā)布——而在此之前,福建是沒有米其林餐廳的,或許可以理解為:“是廈航承載著米其林,將其帶到了福建。”
要不業(yè)內(nèi)常說:很多事上,還得是廈航。
既然攜手米其林,那作為福建本土航司,要做的自然不只是“合作伙伴”這么簡單。在近年來,廈航始終致力于新閩菜文化的推廣,并不斷將米其林星級餐廳搬到萬米高空。
而這個產(chǎn)品,便是廈航頭等艙獨特的“摘星綺旅”。
但這個好聽的名字,廈航想做的絕對不只是餐食好吃這么簡單,而是用一張機票,在萬米高空預留一張餐桌,品嘗一份米其林餐廳定制的菜單,搭配一套精致的酒水——如此才算是一段“摘星綺旅”。
此番摘星第五季合作餐廳是:“潮上潮”——一家位于北京的高端潮汕菜餐廳,也是全球第一家獲米其林三星殊榮的潮州菜餐廳。京城老饕都知道,論潮州菜,潮上潮是天花板。
如今,廈航把“潮上潮”搬上了航班。實話實說,考慮到環(huán)境與空間的限制,說搬“整個餐廳”略有浮夸,但如果僅說搬“餐食”又不足以彰顯,因為廈航利用自身優(yōu)勢,把米其林的機上體驗打造成了一個品鑒時間對食材的雕刻、體驗美味養(yǎng)成的舌尖之旅。
與之前幾季不同的是,本季摘星融入了廈航農(nóng)莊“從農(nóng)田到餐桌”的可持續(xù)理念,采用閩潮兩地當?shù)禺敿镜臅r令食材和寧夏廈航農(nóng)莊的紅酒,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同時拉進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的距離。
概括:真的不只是餐食好吃那么簡單。
2025新年的第一天,我登上了由廈門飛往墨爾本的航班,真切體驗這中國民航獨一份的“摘星綺旅”。
寫在體驗之前:作為曾經(jīng)的乘務員,其實我知道在飛機客艙那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中,地面演示的一切我們很難盡善盡美的在空中完美呈現(xiàn),這一點不難被理解,所以真的十分考驗乘務員對服務的把控。
廈航的廈門-墨爾本MF803航班,在當季每天一班,北京時間22:10分起飛,當?shù)貢r間第二天上午10:35分落地,計劃飛行時間9小時25分鐘,墨爾本與北京有3個小時的時差。
我此次乘坐的航班由廈航波音787-800執(zhí)飛,客艙座椅采用4-18-217布局,我今天便落座于這四個之一。
當天下午從青島飛到廈門,落地后前往廈航中轉(zhuǎn)服務柜臺,申請中轉(zhuǎn)服務,可自行前往中轉(zhuǎn)酒店或中轉(zhuǎn)休息室。
我辦理好手續(xù),來到廈航休息室淺坐等待登機。
飛機停靠遠機位,上飛機后落座,乘務員熱情問候并送上迎賓飲料、堅果和“杯花”。
據(jù)乘務員介紹,“杯花”屬于廈航天際美學的一部分,這個杯花名為“與玫相卉”,花材使用了紅色玫瑰和蒔蘿草,輕嗅有著淡淡清香——很文藝很合我意。
而杯花的到來也像是一把鑰匙,開啟了今晚屬于我的美食盛宴。
緊接著,乘務員提供了報紙拖鞋、介紹耳機以及酒水。
北京時間22點10分,飛機正點起飛。剛起飛那會兒其實還有點困,但一想到即將到來的“摘星綺旅”,我又隱隱期待,一直告訴自己不要睡著,以免錯過什么精彩環(huán)節(jié)。
飛機平飛,乘務員出來簡單巡視客艙,我們對視一眼,笑的意味深長——其實她知道我是曾經(jīng)的同行,所以我笑的意思是:我要開始做作了你別笑話我啊。而我猜她笑的意思是:行的哥,我就默默看你表演。
鋪桌布、擺放餐具。鵝卵石筷架、筷子、瓷勺依次擺好。又將一塊瑪瑙石制成的石鎮(zhèn)壓在小羊皮制成的桌布上——我理解這塊石鎮(zhèn)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餐布滑落,可謂十分細節(jié)。
餐前飲,是一杯“六年陳老香黃水”,這老鄉(xiāng)黃即是腌漬過的佛手柑,這是潮汕地區(qū)的傳統(tǒng)涼果,位居潮汕三寶之首,將其九蒸九曬,又切片煮水,才化為此刻入口的馥郁。
乘務員說,這道飲品有開胃生津,理氣化痰的功效。
第一道頭盤便已經(jīng)很是豐富,“潮汕凍馬友魚飯”,是用潮汕本港馬友魚,低溫烹飪,牢牢鎖住魚肉的鮮甜,搭配普寧豆瓣醬,恰似一場味覺的雙人舞,每一口都是層次的變幻。
“鹵水鵝掌及嫩肝”,以獅頭鵝為原料,用三年以上老鹵浸潤,咬一口鵝掌,軟爛中又帶著筋肉的韌性;加上鵝肝的細膩綿軟,這一小盤著實讓人驚艷。
“青橄欖燉獅子頭”,湯清味美,回口余甘,似是在味蕾上留下一抹清新的記憶,久久不散。
總體來說,這一席前菜,能讓我這來自北方的過客感受到潮汕大地的陽光雨露與歲月沉淀,在品嘗之時,也沉醉于這濃郁的地域風情。
今天的主菜是“陳年菜脯扣遼參”,選用遼寧海參,用潮汕特產(chǎn)老菜脯和高湯煨制,搭配新鮮的蘿卜和菜脯丁。
老菜脯,對我來說有些陌生。
我專門去查了下,是用潮汕地區(qū)的蘿卜,經(jīng)過反復晾曬使其失去水分,然后放入陶瓷中進行腌制,這一過程通常需要數(shù)年。蘿卜在鹽和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漸發(fā)生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蘿卜的顏色會逐漸變深,從原本的白色或淺黃色變成深褐色,質(zhì)地也變得更加緊實、有嚼勁。
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身姿矯健的遼參和歷經(jīng)十年沉淀的老菜脯一起在唇齒間邂逅,軟糯與醇厚交織纏繞,他們的味道各自獨立,又不斷融合,潮汕與遼東碰撞出的奇妙風味,在口腔不斷回蕩。
另外還有“高山芥菜煮海螺”,來自福州大湖鄉(xiāng)的芥菜微苦,來自潮汕的海螺微甜,高湯煨煮,苦盡甘來。
今天的主食是“花膠戈飯”。
戈飯,是潮汕一道集炒飯之靈動外貌、燜飯之醇厚香氣、拌飯之深邃靈魂于一身寶藏主食。
與其一起呈現(xiàn)的,居然還有一張卡片,上面介紹了應該如何吃這碗飯。我依照指示先將花膠鋪開,然后將花膠汁澆入拌勻,當滿滿一勺送入口中,剎那間,味蕾仿佛被一場華麗的味覺盛宴所席卷。那獨特的口感與豐富的滋味讓我沒忍住捂嘴大笑——因為我十分想再加一碗。
(對不起吃完才想起來拍)
打個岔,潮上潮餐廳內(nèi)有國內(nèi)首家花膠博物館,珍藏著二十余款珍貴的深海魚膠,包括國內(nèi)公認的五大名膠,料理花膠本就是其拿手之做。花膠的軟糯膠著與戈飯的粒粒飽滿相互映襯,花膠的鮮香為戈飯注入了更為濃郁的海洋氣息,戈飯的扎實口感又為花膠增添了幾分質(zhì)樸與醇厚。
又有傳統(tǒng)的韻味,又有創(chuàng)新的靈動,作為一名米飯愛好者能在飛機上吃到這口飯,真的很值。
別看份量不大,其實還是有點撐。甜品:
順便品嘗兩款雞尾酒,罪過。
至此,晚餐部分才算吃完。去了洗手間的功夫,乘務員已經(jīng)在幫我鋪床,我連忙上前說我自己來,她們堅決不肯讓。
戴上眼罩,美美的睡了一覺,醒來時天色已經(jīng)大亮,我跑去洗手間洗臉刷牙,靜待我的早餐。
本港斑節(jié)蝦肉卷,淋上了紅蝦燕麥粥底,溫度剛剛好,既有蝦肉的緊實,又有燕麥的柔和,很是好吃。
羅馬生菜、蛋撻、油封銀鱈魚,口味至清,我可以說是貪婪的把菜葉都吃光,一根都沒有剩下。
早餐還有道點心:
菠蘿打底、鋪滿酸奶、撒上果仁,口感豐富,特別爽口,這一份看著不大,但我吃了很久。
看了看時間,飛機也快下降了。總結(jié)一下,這當然是一次愉快的體驗,且我深知,在飛機客艙這種有限的環(huán)境中,乘務員已經(jīng)發(fā)揮出了極為專業(yè)的素養(yǎng)。
廈航用“摘星綺旅”打破了機上餐飲的常規(guī)印象,從與米其林攜手引入星級美味,到精心雕琢每一道菜品、搭配適宜酒水,再到乘務員專業(yè)且貼心的發(fā)揮,無一不讓乘客在云端暢享非凡之旅。
此次體驗,不僅是味蕾的巡禮,更是對廈航專業(yè)精神的見證。相信未來,廈航將帶著這份執(zhí)著,繼續(xù)翱翔天際,為更多旅客締造空中的至臻時刻,讓每一次飛行都成為難以忘懷的美好記憶。
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把話說的太滿,但此番體驗真的很棒。大家辛苦了,感恩。
(落地還帶我粗去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