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年,你收的壓歲錢多,我收的壓歲錢少。對于壓歲錢攀比現象,怎么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擁有健康心態?
看似簡單的問題,但讓孩子真的「放下」并不那么容易。
就像孩子惹我們生氣,我們知道從科學育兒角度出發,發脾氣是不對的。但真正能及時停止發脾氣的家長卻不多。都是經歷過反復磨煉練出來的。
同理到孩子身上也是這樣。道理都懂,但心理那關需要反復磨煉心性。
我們再來分析這個問題——孩子攀比壓歲錢。
(1)孩子和誰攀比?
是家里人,還是同學朋友?
①要是家里人,可能就是堂兄妹、表兄妹家境差異大的。才會出現壓歲錢不一樣的情況。通常來講,大家給的壓歲錢會是一樣的,禮尚往來。很少會出現你包給我100,我還你200的情況。
這種情況怎么和孩子溝通呢?讓孩子知道收多少紅包,意味著大人也付出了同等金額的紅包給對方的小孩。間接讓孩子懂一些人情世故。
②要是和朋友比,我會仔細問問這個話頭是怎么挑起來的。了解話題的前因后果再判斷怎么和孩子溝通。不主觀臆斷,先耐心傾聽,再引導孩子理性看待這個問題。
(2)和孩子討論壓歲錢問題
①先問問孩子對壓歲錢的看法,培養孩子的感恩情感。
讓孩子說一說長輩在跨年夜發壓歲錢的意義。壓歲錢又代表著什么。當孩子知道壓歲錢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和關愛,逐漸降低孩子對金額的關注。
②培養孩子的自我認知,保持積極心態。
了解到別人收的壓歲錢比自己的多,覺得為什么自己沒有收到那么多的壓歲錢,這是攀比心理,也是嫉妒心理。通過引導讓孩子認識到,嫉妒源于比較。
嫉妒和攀比是很復雜的心理狀態。如果人長時間處于這種心理狀態,會產生自卑、敵意、痛苦的情緒,處于不健康的心理狀態。讓孩子有意識地用積極情緒代替負面情緒,從而調整好心態,保持心理健康。
③引導孩子正確使用壓歲錢。
孩子收到壓歲錢,覺得自己對全部壓歲錢有支配權。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家長很擔心孩子會亂花錢。這時候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引導孩子制定合理的消費計劃,分清“需要”和“想要”,就是很關鍵的一步。
(3)怎么平衡孩子的心態?
①在孩子的認知還沒提高到一定水平時,先包容孩子的情緒。
②生活中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溝通。
③面對孩子的心理問題、情緒問題,多傾聽、多理解、及時引導、少批判。
④給予孩子支配零花錢的權利,逐步培養正確的金錢觀。
小結:孩子間的攀比現象,背后可能存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時引導,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擁有積極心態、陽光健康的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