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飛機時,我們都希望飛行愉快,順利到達目的地。然而,飛機降落有時并沒有那么順利,會出現“備降”甚至是“迫降”。
除此之外,飛機降落時還有可能因為風、跑道上有障礙物或機械故障等原因“復飛”,圖源:Patricka
備降和迫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降落的原因和緊急程度上。備降是指飛機因為天氣、航路交通管制和目的地機場情況不佳等原因而降落在航線附近的其他機場。備降通常不是緊急情況,是在可控的情況下進行,機組人員在起飛前就會計劃好備降機場。
迫降則是指飛機因為機械故障、醫療緊急情況和機上突然起火等突發的緊急情況需要立即降落。相比于計劃性的備降,迫降是不可預見的緊急情況,這當中,因為起落架問題而進行緊急降落的情況,就是一種相對常見的飛機迫降。
當起落架無法放下時,飛機通常需要使用機身底部作為主要著陸裝置,這種著陸方式因此也被稱為機腹著陸(belly landing)。
三個起落架都收起來時的飛機腹部,圖源:Bryan from Las Vegas, USA
在機腹著陸的過程中,飛機可能出現翻轉或者起火,而風、能見度和飛機的機身狀況等因素也都會影響降落效果。雖然風險很大,但如果操作得當,外部條件也適合的話,機腹著陸并不會導致人員傷亡。
LOT波蘭航空16號班機就是一個例子。
波蘭航空涉事飛機起落架正常的時候,圖源:Ken Fielding
2011年11月1日,波蘭航空公司的16號航班,一架波音767-300ER客機,從美國新澤西州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 (EWR) 出發,飛往波蘭華沙肖邦機場 (WAW)。機上載有221名乘客和10名機組人員。
起飛后約30分鐘,機組人員收到了飛機中央液壓系統發生故障的警告。機長塔德烏什·沃羅納(Tadeusz Wrona)和副駕駛耶日·施瓦茨(Jerzy Szwarc)都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其中機長擁有20多年的波音飛機駕駛經驗。
面對故障警告,機組人員執行了相關檢查并咨詢了航空公司的運營中心,最終決定不返回紐瓦克,而是繼續飛往目的地波蘭,這樣可以燃燒飛機上大量的燃油。如果立刻返回出發地,飛機就得在降落前先在空中盤旋消耗燃油,以確保飛機的總著陸重量在最大著陸重量范圍內。
2019年5月5日,俄羅斯航空1492號班機起飛后遭到雷擊發生電氣故障,于是迅速返回迫降。著陸時,飛機的重量超過最大著陸重量,飛機觸地后彈起,然后再重重落下,導致起落架折斷,燃油漏出起火,燒毀了后機身和尾翼。機上共有78人,其中41人死亡。圖源:Interstate Aviation Committee
在接近目的地華沙肖邦機場時,飛行員收到了起落架未完全伸展的警示,而在執行了備用起落架展開程序之后,三個起落架仍然無法展開。于是飛行員宣布緊急情況,停止進近(飛機下降并對準跑道的飛行階段),并進入一個等待區,一邊消耗燃油,一邊排除故障。
與此同時,波蘭空軍派出了兩架F-16飛機,從空中觀察這架客機的起落架展開情況。在多次嘗試之后,機組人員確認確實無法放下起落架,別無選擇,只能進行機腹著陸。
除了使用液壓系統來控制起落架的伸縮,飛機上還有備用的機制來控制起落架,以應對液壓系統失靈的情況。圖源:aviation stack exchange
這時候,空乘人員通知客艙內的乘客們做好緊急著陸的準備。而在地面上,消防員在飛機準備著陸的跑道上噴灑了消防泡沫,以撲滅機腹著陸時產生的火花。同時,消防車和救護車也抵達機場做好準備。
圖源:skynews
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機組人員仍然保持冷靜和專注,小心翼翼地操控飛機,使其平穩著陸。事后有一名乘客甚至表示這是TA經歷過的最平穩的著陸之一。
圖源:Associated Press
飛機停下后,機上所有人員在 90 秒內都安全撤離了,無人傷亡。不過,這架飛機就沒那么幸運了,它被宣布全損,后面被報廢了。
后來的調查報告顯示,起落架故障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例如起落架液壓系統與中心液壓系統連接的液壓軟管發生了故障,又伴有一系列維修錯誤等。
波蘭航空16號班機損壞的液壓軟管。圖源:PKBWL
類似的迫降事件,我國也曾發生過。
1998年9月10日,中國東方航空MU586號班機,一架麥道MD-11型客機,在多次想方設法嘗試放下前起落架無果之后,機組人員決定迫降。
涉事的麥道MD-11客機有3個發動機,其中一個在機尾。圖源:Alan Edwards
迫降前,乘客被指示移至客艙的中后部,飛機在空中盤旋以消耗燃油,機場跑道噴上防火泡沫以減少火災風險。在一片緊張的氛圍中,飛機在噴有泡沫的跑道上降落,機長倪介祥讓后起落架先觸地,隨后機頭摩擦跑道產生火花,最后停下。
在137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安全撤離后,消防員對飛機噴水以防起火。經過調查,故障原因為起落架銷子品質不佳出現斷裂,導致控制失效。這是我國第一起民航飛機迫降事件,之后被改編成電影《緊急迫降》。
1998年東航586號班機事件。圖源網絡
然而,不是所有的機腹著陸都平安無事。
2024年12月29日,濟州航空2216號班機在施行機腹著陸后沖出跑道,撞上機場外圍盲降系統(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縮寫為ILS,一種用于幫助飛機精確安全著陸的導航系統)設施后爆炸起火,造成機上179人死亡,僅2名空乘人員生還。
目前,事故的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向遇難者及家屬表示深切的哀悼,希望幸存的傷者早日康復。
濟州航空2216號班機空難,圖源:????? into nature
參考資料:
[1]https://asn.flightsafety.org/reports/2011/20111101_B763_SP-LPC.pdf
[2]Finlay, M., & Hardiman, J. (2022). A Look At Some Of Aviation History's Most Notable Gear-Up Landings. Simple Flying. Retrieved from https://simpleflying.com/most-notable-gear-up-landings
[3] 中國東方航空586號班機事故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Retrieved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C%8B%E6%9D%B1%E6%96%B9%E8%88%AA%E7%A9%BA586%E8%99%9F%E7%8F%AD%E6%A9%9F%E4%BA%8B%E6%95%85&oldid=85486380
[4]濟州航空2216號班機空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Retrieved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5%8E%E5%B7%9E%E8%88%AA%E7%A9%BA2216%E5%8F%B7%E7%8F%AD%E6%9C%BA%E7%A9%BA%E9%9A%BE&oldid=85573891
[5]Kim, H.-J., & Tong-Hyung, K. (2024). South Korea struggles to find cause of deadly Jeju Air plane crash. AP News. Retrieved from https://apnews.com/article/south-korea-muan-jeju-air-crash-investigation-37561308a8157f6afe2eb507ac5131d5
撰文:Cloud
審校:劉六七
來源:微信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
-點擊閱讀更多科學家的故事-
科技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奉獻
閱讀“科技工作者”
了解更多科學背后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