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死了,亮子因此應該能上社會新聞的頭條吧。”
這句話出自麥琳之口,被李行亮寫進了他曾經表白麥琳的“小作文”里。
“小作文”發布 于2013年,在他們舉辦婚禮的前幾個月,應該是他們苦盡甘來后最幸福的時候。
里面的內容跟李行亮早年在節目里說的其實差別不大,包含了他們相識的過程、李行亮參加《快樂男聲》時麥琳對他的支持、北漂時麥琳陪他過的苦日子。
看著那些深情且用心的文字,最大的感受是麥琳曾經為李行亮做的那些事,配得上李行亮如今的隱忍和努力。
只是,當我看到本文開頭那句話時,心里還是忍不住咯噔一下。
因為麥琳對李行亮的愛,不像情侶,而更像母子——
她一直用自我犧牲的方式,去助力李行亮的夢想。
這種犧牲,包括但不限于:
1、李行亮在長沙比賽期間,她每周末往返長沙和深圳,替李行亮管理粉絲后援會。
2、李行亮去北京發展,她辭掉工作,陪他去北漂,并且在李行亮沒有收入那段時間,在生活和經濟上全力托舉李行亮;
3、放棄自己買衣服和化妝品的機會,把錢都花在李行亮的音樂事業上。
4、為了更好地支持李行亮的工作,她還特意去宣傳公司工作。
5、就連和朋友打鬧時,朋友說要掐死她,她的第一反應也是李行亮能不能因此上頭條。
在麥琳的這些犧牲和付出里,我看到的不是一個女朋友對男朋友的愛,而更像是一個媽媽對一個兒子的愛。
我很難想象,一個性格開朗,愛玩愛鬧愛美的女生,到底是什么支撐著她那樣忘我地去愛另一個人?
是對李行亮音樂天賦的信心嗎?
可她明明一直不喜歡李行亮的音樂啊。
也許更合理的解釋是:
她對愛情的認知本身就是錯誤的,以為愛一個人就應該為他付出一切,所有事情都應該圍著對方的需求轉。
而正是這種錯誤的認知,讓她在這十幾年的婚姻里,像一個傳統的媽媽一樣,把自己放在一個極其卑微的位置上,去成全兒子。
從他們相處的狀態可以看出,一開始,李行亮這個“兒子”是很感激她的,基本能做到事事聽她 的話,并且為了兩人更好的生活而拼盡全力。
可“兒子”終究會長大,當他越來越好,他會越來越不耐煩這么多年毫無長進的“媽媽”。
仔細看李行亮的文字,會發現麥琳還是那個麥琳,她依然不喜歡他的音樂,依然有很多的情緒需求。
也就是,他們如今的爭吵,不是因為麥琳變了,而是因為李行亮倦了,對她沒耐心了。
或者更直白一點, 他覺得他現在不再需要麥琳這個“媽媽”了。
這其實也不能完全怪李行亮, 如今的麥琳確實已經配不上她了,他沒有直接拋棄她,而是還想著改造她,相比而言都是有良心的表現了。
如果真要怪,只能怪麥琳自己那錯誤的愛情觀,怪她這么多年把李行亮放在遠比她自己重要的位置上。
但凡她可以稍微自私一點,讓李行亮多承擔一點,她和李行亮的差距都不會這么大。
所以說,女孩子啊,千萬別犧牲自己去成全愛人,永遠不要去挑戰人性。
可以支持伴侶,但不應該放棄自己的發展來支持他,即使生活再艱難,也要為自己爭取發展的機會。
只有這樣,你們才能始終保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
而平衡,是夫妻感情穩定的前提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