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我們在買板材的時候只看到了它不一樣的顏色、款式、觸感的外表,但其實一塊板材的制造是經過原料篩選、剝皮、削片、干燥、粘合、鋪裝、按壓等一系列工序生產出來的,,今天就跟隨瀾博蒂一起仔細來了解一下一塊板材從原料到成品的制作工序。
1.篩選原料,剝皮處理
板材的原料很重要,好的原料直接關系到板材的使用壽命。我們一般選用的是樹干平均10-20cm的大徑通直松木樹干為板芯基料,不摻加雜質、廢料,然后會進行剝皮處理,通過去除樹皮來提高木材的純度。
2.刨削刨花,干燥處理
剝皮后的木材會通過專用設備刨削成均勻大小的長刨花。刨花的長度一般為50-100毫米,厚度為0.3-0.7毫米。
刨花刨削后會將刨花進行干燥處理,降低其含水率至合適的范圍(一般為3-5%),以便后續工序的進行。
然后會通過篩選凈化,進一步去除雜質,保證刨片的純凈與均勻,為高品質板材的制作奠定堅實的道路。
3.MDI膠粘合,7層鋪裝,噴蒸平壓
刨片優質篩選之后,會用定量膠粘劑與刨片混合,像MDI膠,不僅環保達標,還能有效延長板材壓合時間,增強板材的抗變形能力。
然后采用7層矢量鋪裝工藝,結合噴蒸、連續平壓(700KGS/m3以上壓力)工藝,進行一系列高溫高壓處理,使其固化成型,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密度的板材。
接著進行一番翻板冷卻,進一步鞏固板材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4.打磨鋸切,篩選優品再進行貼面處理
砂光打磨,賦予板材平滑細膩的表面,提升美觀度。
然后經過鋸切進行修邊處理,去除不規則邊緣,使其尺寸更加標準化。
并通過人工與智能相結合的視覺檢測系統,嚴格篩選,只保留最優質的產品。
最后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對成型的板材進行表面處理,如涂漆、貼面等,以提高其裝飾性能和耐候性能。我們采用的是高精度同步貼面技術,對紋精準度可達±1M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