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郴州的萬華巖,流傳著一段古老而神秘的傳說。很久以前,萬華巖四周群山環繞,山上古木參天,野花爛漫,景色宜人。然而,有一年天旱,兩百多天滴雨未下,山上的樹木、花草枯萎而死,飛禽走獸無處安身。
一天,一對討飯的夫婦來到坦山,意外發現坦山北邊的巖壁下,萬華巖的巖洞中有清泉流出。巖洞對面是一片平地,夫婦倆覺得這是塊風水寶地,便在巖洞旁搭起草棚,引水開荒種地,逐漸過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討飯者被吸引至此,萬華巖逐漸熱鬧起來,人們開墾出片片良田,種植高粱、紅薯、稻谷等,生活富足,不再為吃穿發愁。
有一年,莊稼長勢喜人,豐收在望。然而,一天中午,西北角突然飄來一片烏云,遮天蔽日,大雨傾盆而下。烏云中,一個龐然大物飛入萬華巖。風雨過后,人們驚恐地發現,原本奔騰的地下河水變成了一條小溪。原來,飛入巖洞的是一條巨蟒,它盤踞在洞中,堵住了地下河,導致田地缺水,禾苗干枯,百姓饑荒連年。
第三年春天,正當人們準備外出討飯時,東南方天空飄來一朵彩云,化作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手拄龍杖,正是五谷之神神農。百姓們跪地求助,神農聽后怒氣沖沖,他牽來一頭水牛,在草坪上轉圈、擦背,從牛身上扯下白毛、黑毛,變出草帽和青竹鞭。隨后,神農戴著草帽,手持竹鞭,趕著水牛進入巖洞。
神農歷經七七四十九道小溪、急彎、石洞,終于找到熟睡的巨蟒。他輕吹一口氣,喚醒巨蟒,趁其探頭尋牛時,精準一鞭打在蟒蛇七寸上,巨蟒身體逐漸縮小,最終化為石頭,地下河重新奔涌而出。神農告訴百姓,蟒蛇已除,巖洞內還有他造的石田,將來會長出稻谷,可作種子。說完,神農化作彩云離去,百姓們感激涕零。
神農走后,百姓們在巖洞中果然發現了石田,里面長出谷子、高粱、包谷等。他們收割后搶種搶插,當年便獲得大豐收。此后每年下種時,都會去石田割谷種,年年豐收。然而,一個外地懶漢來到萬華巖,因好吃懶做,將谷種吃光,導致石田不再長稻谷,人們將其趕走,石田被命名為“仙人田”。
萬華巖的地下河直通東海龍宮,龍王的小女兒玉釧,美麗善良,為救百姓于旱災,龍王耗時四十九天開通暗道。玉釧偶然發現這條河道,每年夏天都來萬華巖游玩,百姓常聽其歌聲,卻難見其人。附近有個孤兒樵哥,因好奇而多次窺探,終于在一次機緣巧合下,跳入石幃,與玉釧一同消失,傳說他們回到了東海龍宮,石洞也被稱作“玉女洞”。
這個故事在萬華巖流傳至今,不僅展現了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對神秘力量的向往,更蘊含著勤勞、善良、勇敢等傳統美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郴州人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