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標題里打出“后XXXX時代”,意味著可能有一些傳統(tǒng)觀念要被打破、或者某些在打造HIFI產(chǎn)品時常用的設計思路與調音手段進入了新的更迭期,這個過程中對于用戶和市場而言可能會有一定的適應期。當然了,“傳統(tǒng)觀念”很多時候也意味著“刻板印象”甚至是某些以偏概全的觀念,比如很多經(jīng)驗豐富的兩聲道音響玩家、大耳系統(tǒng)玩家其實反而不會那么去追求什么叫“膽味兒”,但如果是從便攜設備接觸到電子管的玩家而言,可能會因為先入為主的某些印象對電子管抱有什么特定的期待值,就好像當年我們?nèi)フ勅ξ丁㈣F味一樣。山靈M8T這臺播放器,它的最大賣點當然是便攜電子管的加持,但它首先是一個萬元價位聲音素質站得住腳的、聲音優(yōu)秀的播放器,但對電子管的應用,也許和你預期的有些不同,如果只關心聲音部分的用戶,可以直接拉到最后幾段看結論。
可能是山靈劉海屏里最合理的一集
(這幾張亮屏圖是下午強光直懟下的拍攝,顯示效果不言而喻)
“同樣都是庫存屏,誰也別看不起誰”,這是山靈內(nèi)部人士在群里聊天的時候一句戲謔的言語。對,大家都知道劉海屏是各大手機廠商玩剩下的東西,但你非要說丑吧,全世界都在用蘋果,我覺得那就算和iPhone一樣丑也不算跌份。而單從顯示效果而言,這塊來自于夏普的1080*2160分辨率、ppi高達400以上的“庫存屏”在顯示效果上不敢說媲美手機,但在播放器里的顯示效果絕對算得上是一騎絕塵,色彩通透、顯示細膩、色準也相當好,反正都是庫存,山靈算不算是最舍得花錢采購的?應該算吧。
在M8/M9系列上,山靈在劉海屏的位置一直是拿它來顯示一些細節(jié)化的信息,但這次M8T在劉海的部分則直接放置了電子管以及保護電子管的金屬網(wǎng)罩,老實說這個網(wǎng)罩如果單看的話挺糙挺丑的,但和航空級鎂鋁合金銑洗出來的精致機身相比倒是有一些和諧的反差感?這可能是目前山靈劉海屏的應用里最合理、最順眼的一次,我甚至覺得山靈當初采購這個屏幕的時候也許M8T已經(jīng)立項了。
(圖右為M9Plus)
M8T的機身大小和厚度和M8基本一致,但這種類型的機身從體積而言就已經(jīng)很難去做設計,我個人猜測山靈是不想在供電和續(xù)航上做妥協(xié),畢竟8K多毫安的電池雖然大,但除了HIFI硬件以外多多少少還得給Soc的部分服務。如果和M8相比的話,M8T有所進步的地方就是在于側面也沿用了類似M9上那種波浪線條的設計,但因為M8T本身比M9更小、而且也做了機身的一個內(nèi)收處理,所以M8T在這種偏大偏重的典型“國磚”里算是視覺效果相對協(xié)調的一個。
更具融合性的調音風格
什么AKM家兩顆4499EX加兩顆4191EQ之類的配置我就不在這里和大家念叨了,直接聊聊聲音。
過去我在寫山靈家族的聲音風格時,基本上很喜歡把他們的調音風格分為兩派,一派是比較典型的、極具辨識度的山靈家潤Fi風格,比如他家的旗艦M8/M9系,還有M6 Ultra這種,一派則是更加迎合市場的、更突出素質感的機型,比如M7、包括今年的M5 Ultra,但是在M8T這里,我覺得就不太能直接給到很明確的派系了。
M8T初聽下來聲底是現(xiàn)代的、高頻是明亮通透的,和M8那種乍一聽渾厚有力、但高頻本身卻相對略暗、毫無侵略性的路子明顯不同,但又不會像M7、M5U那樣有過強的線條感、這兩個機器甚至在高頻的部分帶點銳度和火氣。M8T屬于既有該有的能量釋放、又足夠的醇厚、安定,就好像是把M6U的高頻更拔亮一點、動態(tài)再加強一點的路子。如果和M8相比的話,我覺得不能算是“去其糟粕”,因為一個品牌有自己的家族審美當然不是什么壞事,但我知道很多人是對山靈家的調音不感冒的,至少我自己的朋友里就有相當一部分人不喜歡M8、M9那種糯嘰嘰的聲音質感,而后來的M9Plus雖然加強了聲音的密度與能量,但也會有人覺得山靈的潤Fi調音偏“臟”。但其實這些產(chǎn)品的聲音代表不了一個品牌的能力邊界,就像山靈做出M7、凱音做出了R01主板的時候堵住了很多人的嘴一樣,他們完全可以把大眾化的聲音做的非常全面,所以有時候你不喜歡一個品牌的聲音,不是他們的能力問題、而是選擇問題。M8T的聲音其實避開了很多山靈家族調音中口味比較重的、個性過于濃厚的點,聲音不暗了,沒有粘滯感了、速度感起來了,人聲不再過于抒情而是帶了一點清秀和活力,是一個干凈的、細膩的、“褒義數(shù)碼聲”的底子,而即便是不開啟電子管放大模式,M8T的人聲也依然是潤澤、平滑的路線,而且各類男女聲線的平衡性都很好。
其實從目前官方給到的一些資料來看,能夠看出山靈對M8T的一些打造思路是很明確的,像AD8397這顆老版M6上用過的運放芯片,其實給M8T奠定了一個略暖聲且潤澤度很好的聲底,而JAN6418電子管主要作用在前級的部分,它不是整個耳放電路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元件,它給我的感覺更像是類似于潤滑劑,膽味兒起到修飾、讓聲音更加平滑細膩的處理,而不是完全圍繞這個管子做文章。而被工程師后來放棄掉的、理論效率更高的OPA2211低通濾波,如果加入到M8T的架構里的話會讓它的聲音更有力道、更有張力,獲得類似于M9Plus之于M9那樣的素質提升,但最終山靈還是選擇了更偏聽感流的OPA1612,也就是老M6和H5同款的那顆,而基于更雄厚的電路儲備,M8T具備類似于H5上那樣寬松的底子、但是密度和動態(tài)是萬元旗艦級、乃至更高的水平。
最近有朋友問我M8T素質怎么樣的時候,我有時候大概會描述一下:除了橫向規(guī)模不算很大以外,其它都是滿配。但這里并不是說M8T橫向窄,而是說它沒有像一些旗艦機型那樣對橫向的聲場有額外的增益,拿一個本身橫向很好的耳機過來,它自然是不會拖后腿的,只是不會賦予它額外的空間加成。而在密度、動態(tài)、信息量等方面,M8T不僅是萬元價位最好的那臺,甚至往上PK一下都沒問題,至少我從N2和GT2上切換過來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什么可聞的落差,只是覺得橫向收緊了點、聲音更貼了一點。對于以泛流行樂為主要聽音喜好的用戶來說,M8T甚至不能算是M9/M9Plus的平替,乃至是更好的選擇,但這個“好”是好在全面性、尤其是對于M9系可能不太擅長的日系Jpop、ACG女聲而言,M8T是可以勝任的,但山靈一貫強項的醇厚度、抒情向的人聲它也沒落下,只是不會像M8/M9那樣有一股子慵懶昏黃粘滯的感覺,人聲和器樂的剝離感更好、人聲尾韻的亮度更正常,聲音的密實感也讓它在搭配頭戴式耳機時能夠很好地撐起聲音的框架、不會疲軟或者過于纖薄。
電子管模式下,分線性和超線性兩種模式,除了本身聲音有點肥厚和HuFi的耳機以外,M8T我是長期開在電子管+線性模式去聽的,聲如起名,聲音非常的平順、安定,而且相比起晶體管模式而言,M8T在電子管模式下的低頻反而更少、能量更往中上盤走,你會覺得聽起來更加的輕盈、密度不弱但是“密度感”減少,是一個不缺信息量而且可以久聽不累的模式,雖然損失了一點極低頻和打擊感,但對各種曲風的適應性極佳、尤其是管弦樂的質感非常絲滑。而在超線性模式下,M8T的聲音線條感更清晰、結像形體感更精致一些,聲音的平順感依然還在、只是比晶體管時少了一些顆粒度,搭配一下本身下盤有點淤積、結像偏肥的耳塞時,能很好地“化開”聲音的能量。當然了,回到開頭提到的東西——我對M8T素質的評價,是即便放在電子管模式也完全成立的,它的信息量、動態(tài)、密度方面的損失極小,除了低頻的極限深度略弱了一點以外,常態(tài)化開啟電子管模式的M8T,也是萬元價位素質非常彪悍的存在。
一些遺憾和本可以改進的地方
很多時候我并不覺得足夠的“聲價比”就代表一定可以在某些方面妥協(xié),畢竟M8T是賣到準萬元級的產(chǎn)品,我這里不是在寫TimeEar或者揚仕某些百元級、沒有什么成本空間的產(chǎn)品,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為了聲音原諒其它的元素。而M8T呢,我能夠看到山靈有很多地方是沿用了老的東西,比如它的音量滾輪雖然看起來摸起來質感很好,但是阻尼感也依然和老的M8/M9系一樣的松垮,手感并不如自家更便宜的M5U之類的產(chǎn)品。如果說滾輪手感這個事兒也許有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點我得重點鞭策下山靈的地方在于,目前山靈雖然使用上了驍龍665平臺的Soc、而且安卓UI界面設計審美也在線,但是整體的使用跟手度方面在軟件優(yōu)化上貌似并沒有達到和硬件匹配的水準,不知道山靈未來能否在安卓層面的體驗再有所精進,比如在使用的絲滑程度、畫面動效方面能夠帶來一個更加流暢、更少卡頓的使用感受。此外,如果未來幾年山靈M系的高階型號再進一步更新,我比較期待看到更薄的機身、更好的能效比(現(xiàn)在十幾個小時的續(xù)航我覺得蠻牛的,如果能夠把機身薄一點、續(xù)航縮到8小時左右,我個人非常愿意接受),包括更好的機身設計與皮套設計等。
山靈今年的播放器作品,我會覺得比以往的風格有所突破、而且在對家族式的調音風格做一些微調和升級,像M5U這個高素質純音機、小體積卻爆發(fā)力十足的M1Plus、以及雖然屬于旗艦序列,但是風格更圓融、卻也沒有丟失潤Fi個性的這臺M8T,讓我看到山靈在自身的聲音審美和市場需求方面在取得一個更進一步的平衡。M8T如果以聲論價而言在我這里基本算不上有缺點,我甚至覺得它最大的賣點反而甚至是短板——M8T對電子管的應用其實是相對保守的,不會給到你多么HuFi、涂抹、昏黃等刻板印象中存在的膽味,但好在很多用戶對電子管所追求的那種細膩潤澤的聲音本身就是山靈家族擅長的調音方向,M8T本身的放大器特性就是有點近似傳統(tǒng)膽味兒的。隨著今年便攜電子管設備市場的小規(guī)模興起,我相信未來便攜用戶也會對電子管有著更為宏觀與理性的認知,而M8T則屬于,如果你想玩“膽”,我會無條件推薦你沖的機器。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nèi)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fā)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