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日本東京一場TOEIC英語考試現場,27歲的中國留學生、京都大學研究生王立坤,拿著別人的準考證走進考場,還沒坐下就被請了出去——警方當場將他逮捕。
原因簡單粗暴:替人考試。
更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的是,他不僅持假證件,還在口罩里藏了一個小型無線麥克風。技術裝備齊全,不是考生,更像是“執行任務的專業選手”。
警方后續調查發現,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出場”。去年6月、今年3月,他曾多次替疑似中國留學生參加TOEIC考試,每次都拿下了超過900分的高分。要知道,這種分數即便在日企求職者中也屬于頂尖,早已引發業內懷疑。
而這次考試原本計劃有50人參加,卻有15人臨時缺考。警方懷疑,一些與代考團伙有關的考生得知風聲,選擇臨陣“跑路”。
這起事件的爆發,不只是一個人走偏了路,更是撕開了留學生圈里那條灰色產業鏈的黑布。
誰在制造“代考”的幻象?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TOEIC考試在日本是剛需型“硬通貨”。
求職、升學、進研究所、簽證延期,甚至一些獎學金評選都把它當做評判標準。成績就是通關門票,一分之差就可能決定前程。
于是,在競爭激烈、壓力巨大的背景下,一種“快捷通道”在某些人心中悄然滋生:與其苦學三個月,不如花錢讓人代考,輕松拿下900分。
日本媒體稱,在國內社交平臺上,“TOEIC代考”“托福包過”“成績定制”廣告多得像商場促銷貼紙。甚至有人曬出帶水印的高分成績單,配文:“原價兩萬,托福保底110。”
這已經不是簡單作弊,而是一場標準化、流程化的灰色生意。
某代考機構客服在與媒體記者通話時語氣鎮定得像業務經理:“您要800分、900分,還是滿分?我們都可以安排。耳機、話筒、準考證,我們都搞定,您就負責付款。”
另一家“服務商”更講究,“提醒客戶警惕低價騙子”,說什么“便宜的合成照片根本通不過核驗”“口罩藏耳機的技術不到位”等等,把作弊做成了工藝品的感覺。
一個“學術頂流”的墮落,不只是丟人
王立坤的身份原本是光鮮的:京都大學研究生。
這所學校不用多說,長期穩居日本前三,亞洲排名前列,諾貝爾獎得主眾多,是日本最頂級的學術殿堂之一。能夠考上這里的研究生,本應是中國留學生中的佼佼者。
但他卻用行動打碎了“優等生”的人設,親手把自己的履歷寫成了“警局報告”。
更重要的是,他不是“被利用”,而是涉嫌主動參與商業化代考項目。他的成績高、技術熟練、經驗豐富,很可能早就是代考鏈條中的核心一環。
一邊在頂級學府讀書,一邊替人應試賺錢,這種反差讓人五味雜陳。
作弊的“鏈條”,已不是地下操作
這類“代考服務”早已不是偷偷摸摸、幾個人搞的小作坊,而是一整條橫跨中日的產業鏈:
- 前端拉客:通過微信群、小紅書、留學論壇招募“想刷高分”的考生;
- 中端制作:負責偽造證件、修改照片、布置作弊設備;
- 后臺運作:雇傭有考試經驗的“高手”充當槍手,安排路線、考場計劃;
- 考試現場:配合使用隱蔽設備,如微型耳機、口罩內麥克風,實現遠程傳題或實地答題;
- 事后清賬:按分數結算費用,900分起價約2萬元人民幣。
這些操作,已經工業化到連日本媒體都震驚:“這簡直是黑市考試服務。”
作弊,不只是違法,更是毀未來
這次事件給人的最大警示是:你作弊拿到的分數,遲早會反噬你的人生。
在日本,偽造證件、替考等行為不僅違反考試規則,還構成刑事犯罪,輕則拘留重則遣返、永久禁止入境。
對王立坤來說,等待他的不僅是學業被中止、簽證被吊銷、身份被驅逐,還有可能是牢獄之災。
而那些付錢找人代考的“客戶”,也別指望能躲過——警方已經開始“順藤摸瓜”,追查到底是誰安排、誰指使、誰參與。只要查到,考試成績會被作廢,個人記錄留案底,未來留學申請、簽證續簽都有可能被影響。
表面上“花錢省事”,實際上是花錢埋雷。
留學生的焦慮,不該靠“走捷徑”來緩解
我們理解很多留學生在異國他鄉的壓力——語言、學業、社交、文化差異,甚至未來就業的恐懼。但這不該成為鋌而走險的借口。
一個用作弊獲得的分數,也許能幫你短期混入某家公司,某項目,但真遇到實戰、真遇到審查時,你靠什么?
你以為你是繞過了體制,其實你是把自己推向了系統性失信者的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