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乾波
出品 |波哥看樓市
12月25日,據新華社報道:
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25日表示,2025年要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謀劃實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項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并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舊住宅。
簡析:
據波哥看樓市觀察,從這段話中,應該可以看出三點內容:
一是,2025年城市更新要大發力了,城市更新會不斷提速;
二是,房齡超25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即將全面完成,一個階段即將過去;
三是,在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上,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改模式,這是什么意思呢?
以前一直多以政府投入改造為主,也有社會資本參與改造的情況,居民自改模式相對很少。
為什么現在要鼓勵居民自改呢?
這或許是現在國家倡導以舊換新等,加上國家應有的相應補貼,可以讓相關資金快速流入到居民手中,能讓居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吧。
另外,最新的動作表明,城市更新快速成為了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
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研究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會議指出,城市更新關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質的提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
其中,會議要求,要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街區、廠區和城中村等改造,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完善城市功能,修復城市生態系統,保護和傳承城市歷史文化。
要加強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盤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統籌用好財政、金融資源,完善市場化融資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更新。
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進行創新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機制,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因此,可知,包含城鎮老舊小區和城中村改造等內容的城市更新,其地位和價值明顯提高,已經上升到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這也意味著,在新一輪經濟穩增長方面,城市更新工作將持續發力,以發揮更大的功能和導向。
小結:
綜上,按上述政策和會議精神,在城鎮老舊小區、街區、廠區和城中村等改造上,一個重要的信息是——住建部已經明確,2025年,將全面完成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工作,也就是講,在這四大類別的城市更新改造上,2025一年將是最后一年了,基本已經趨近尾聲。
而主要剩下的是街區和廠區此類商業化的物業范圍和城中村了,也基本表明,2025年開始,國家在城市更新上,會更加偏重后面的三個內容,因為上面也已經提到一點——“鼓勵居民自改”,這是啥意思,不就是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快清盤了,不再是城市更新的主力了,擴大內需的重任要有效優化調整到其他方面。
這是一個隱含的意思,不知道你看明白沒?
另外,結合元旦前,發改委和住建部一起聯合發布了一個“特急”的地下管網改造的文件,據波哥看樓市觀察,實際上,在城市更新方面,實際上可以歸納出一個要點和判斷——2025年開始,地上和地下兩個維度的更新和改造,必將都會快速推進。
我們判斷:
2025年的城市更新,會更加“好看”!
為何會出現這樣一個變化?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從2020年國家將城市更新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時至今日,業已5年了,在路徑、模式等方面,基本都已成熟,在這些技術性等方面也沒什么問題了,以前都是慢慢和逐步在推進,而今,局勢大變,城市更新的功能和價值,也在快速演變,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基于城市和專業上的要素了。
其中疊加和融合了更多的元素和動力和要求在里面。
如上,1月3日的會議,就是明證。
其地位和價值,完全不一樣了,已經提高了好幾個層級。
其三,在剩下的老舊街區、廠區和城中村改造上,整體上看,基本都可以歸結為商業化的區域,而且都是每一個城市中的核心區域了,其中,廠區沒什么好改造的,基本都會改變土地性質,房子通過改造變成文創基地或園區等什么的,或者是變成開發用地等,后者更加普遍,畢竟文創基地不是那么好搞的,不可能一個城市的老舊廠區都搞成文創基地吧,這說不過去也不現實。
而,在老舊街區上,那些歷史文化型街區也基本已經被改造了,剩下的基本也皆為沒什么文化含量和比較純粹的老舊街區了,而這類街區,在商業上就面臨一個現實的壓力,如果依然只是通過簡單的改造,在眾多新街區的沖擊下,它們的招商和運營肯定會遭遇更大的壓力,最后,基本都會出現一個先拆后建和重新定位、調整商業業態等變化。
此外,城中村其實更不必多說了,位于城市中心等優勢地段,改造的價值也非常有限——占著這么好的地段,很低的容積率,在土地價值和城市價值等方面,都不甚經濟,在改造和拆遷上,上面不太好說,故而,住建部在10月份就加了一句話——“群眾改造意愿強烈的”城中村項目才有納入“改造”范圍,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波哥在此就不方便去展開了,懂的都懂。
因此,總體上思考,在剩下的老舊街區、廠區和城中村改造這三個領域,最后,都將面臨一個現實和重大的拷問:
如何改造?如何煥發新生?如何能把帳算平?
這三個問題緊密相關:
改造方式決定能否新生、如果不能新生就不可能把財務賬算得清楚,最后,都會變成一個詰問——“如此”改造后,跟過去差不多和要死不活的,那么這樣的改造又有何意義呢?
比如,在街區方面,如果只是把內外整改一下,建筑形態、風貌和格局等都差不多,只是表面上看起來更新一點,就能有效引進新的業態和商戶嗎?
比如,在廠區方面,大家都搞成文創區和所謂的創意經濟區,就能把這個區域搞活和有效把很多歷史性債務等化解掉嗎?
比如,城中村,假如只簡單的改造,其中的村民或租客等,就能有效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嗎?
這一切,都沒有這么簡單。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廠區和城中村,都要直面土地性質變性的巨大沖擊,前者要從工業用地變成商住用地、后者要從集體用地變成商住用地,如果不這樣改變,此類區域不可能完成有效的蛻變和提升。
譬如,現在要拆遷你的房子,暫時建設按2萬元每平米來計算吧,讓你把核心地段的土體騰出來,如果還是建成3到5層的房子,這個帳根本不要算,就直接崩潰了,根本不成立。
這種情況,開發商等社會資本不可能去沾邊,避之唯恐不遲;地方政府及其旗下的城投公司等,也必然不敢碰。
因為,一碰,必然會虧掉自己的底褲。
那么,就會倒逼出一個問題:
把街區、廠區、城中村等項目進行有效改造,且能合理落地的話,拆而后建,將是其必然的路徑了。
不然,上述的體系及其邏輯必將快速崩潰,根本玩不了。
下面,再退一步來思考一下。
假設拆遷2萬平米的三層建筑的城中村,再同比例再復制一個建筑群,為了有效算賬,其中建的建筑必然會變成商業建筑,而各個城市的建筑和物業都供應量太大,售賣基本不太可能了,最后都會出租,那么就出現一個情況:
這樣的商業低層物業,什么時候才能收回投資呢?
30年、50年還是100年?
因此,種種邏輯表明,在城中村改造上,絕然不可能等比例復制和只做簡單的商業性轉換,容積率提高和通過住宅來有效去化和回現等,將是它們唯一的選擇。
也就是說,街區、廠區和城中村要想有效煥新和提升,財務的賬皆為一個核心的制約,很難繞得開,除非變成一個大比例或完全的公益性項目來做,即使是后者,全國來看,也已經有不可能承受之痛了——國內各城市的此類閑置資產太多了。
所以,波哥看樓市判斷,街區、廠區和城中村的改造,在2025年,整體上,在拆遷上的比例會非常高,會大尺度帶來新一波的拆遷潮。
「算得過賬來+方案成熟」,這兩個基本指標一卡,那些只會拍腦袋的項目不可能有機會去改造了,畢竟,最后都要經過財務審計和行政問責的,絕不會兒戲。
另外,實際上,在波哥看來,住建部提出的“算得過賬來+方案成熟”這兩大原則,在關注民生之外,最后本質上都是一回事,都回到了財務和具體運營指標的層面,否則只能靠邊站,就不要出來丟人現眼了。
近日,大數據給波哥推送了幾篇文章, 比如“拆遷全面叫停?已明確:2025年起,房齡超20年的房子統統這樣處理”等等,仔細閱讀后,發現其中的核心觀點,都比較搞笑。
比如——
有的人認為,20年以上的老房子,只能改造,基本一刀切了;
有的人覺得,老舊小區中,改造將取代拆遷,而成為2025年的主力;
有的人判斷,以后城市更新的重點,是改造而不是大規模拆遷。
如上,在上面三個典型的觀點中,很多朋友,實際上,已經與時代、趨勢和政策的變化嚴重脫節了,基本都在刻舟求劍,而自以為是,也會誤導很多人。
比如,在老舊小去改造上,住建部上面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2025年全面完成,因此,爾后,再去探討老舊小區的的改造,就是一個細枝末節的問題了。
再疊加元旦前后一段時間,中央各不同部門在擴大內需和城市更新等方面的重磅聲音等,在波哥看樓市看來,國內的城市更新,在延續基本的國際通行的思路上,最近,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跳躍和變化,說法及其背后的思想和要求,也不再像過去那么簡單了,有了更多的內涵和價值。
其中,最大的一個變化是:
◢首先,不少人仍然把“改造”和“拆遷”,在做非常狹隘的理解,形成一個相對對立的觀點和模式,對此,我們在以前的好幾篇文章中,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了,在此,就不去費舌了。
在此,再簡單說一句:
改造,含括拆遷;拆遷,為改造的核心手段之一。
其中的,細節,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按住建部的要求,20年以上的老房子,不只有老舊小區,還包括街區、廠區和城中村等,因此,如果簡單地去說此類房子只會改造或怎么樣等,難道不顯得很膚淺嗎?
◢其三,大規模拆遷的說法,就有問題,經過上一輪的高速發展后,這個情況基本不存在了,也不可能出現“大規模拆遷”的情況,比如,在我們長沙,只拆遷3—5個城中村,你能說大規模拆遷嗎?
這不很可笑嗎?
譬如,在我們長沙,三環以內就那幾個城中村了,城市面積占地很低、并且不是同一個時間來推進的,那些所謂的“大規模拆遷”的情況,都不會發生,故而,波哥覺得一些朋友的觀點和說法,似乎都在睜著眼睛說瞎話或者是自己一腦子漿糊。
確實非常搞笑。
最后,我們認為:
2025年,在住建部和國務院的政策引導下,城市更新將迎來更強力的推動,各個城市中的拆遷動作將更加頻繁。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有所立才有所破,事實上暗合了國內城市更新的大趨勢大要求,其中,那些畫地為牢、刻舟求劍、抱殘守缺、以歷為今等模式和狀態,難以跟上時代和趨勢的大變化,如不及時調整和改變,將很難看到彩霞漫天的明天。
改造和拆遷,皆為城市更新的一個手段,選取什么、旁落什么,一切要按實際需要來定奪。
任何的短視、狹隘和片面,都將如盲人摸象,而貽笑大方,難得其實。
本文為「波哥看樓市」(ID:bgkls2023)原創文章,其版權歸我方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喜歡的敬請點贊和轉發為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