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關于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典型案例的通知》。其中,濟南產發集團報送的“小鴨控股集團產業搬遷與城市更新項目”,被列為第一個典型案例。
“盤活第一案”?
這其中,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小鴨欲飛
先說小鴨集團。
小鴨是中國最早的洗衣機生產企業之一,因引進滾筒洗衣機技術,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生產出第一臺滾筒洗衣機的企業。
換言之,小鴨曾是中國洗衣機行業的領軍企業。
1999年11月,小鴨電器在深交所上市。
但是,隨后市場形勢劇變,2001年至2003年,小鴨連虧損3年,變身ST小鴨,面臨退市。
2003年最后一天,ST小鴨公告宣布與中國重汽達成重組協議,雙方以“凈殼”轉讓方式完成重大資產置換方案。
之后,中國重汽借小鴨的“殼”上市。
雖然中國重汽所看中的,只是小鴨的“殼”,但這次重組,對小鴨至關重要。
小鴨以上市公司的代價,換回了自己的全部資產,得到了一部分資金支持,并且將一部分產能嫁接在中國重汽身上,布局生產汽車部件。而與汽車行業的橋接,使得小鴨擁有了一塊未來發展的壓艙石。
這部分橋接,今天叫“小鴨精工”。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銳意向前,“小鴨精工”車橋、車輪等業務越做越精,極具競爭力,不斷收獲訂單——
“車輪裝備、汽車模具、車橋等汽車零部件等產品,成功進入了中國重汽、凱傲、比亞迪、吉利等汽車和工程機械整機企業的供應體系。裝備產業已經成為小鴨集團新的重要支柱產業,小鴨精工是中國‘隱形冠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在經歷與中國重汽的重組之后,小鴨又經歷了一次失敗的重組。
2005年5月,小鴨與南京斯威特集團簽署洗衣機主業重組產權轉讓協議。斯威特集團以零資產、零價格收購、重組小鴨集團的洗衣機主業,承諾接受相關負債及全部職工。
其時,斯威特收購無錫小天鵝、西安長嶺等家電名企,風頭正勁。
然而,斯維特不僅沒有真正完成本次重組,讓小鴨起飛,反而令小鴨財務進一步惡化。
2010年7月,小鴨依法解除與斯維特的重組協議,收回小鴨洗衣機主業。
“八爪章魚只剩三爪”——
這是小鴨集團董事長對本次重組慘痛損失的形象概括。
面對重傷的洗衣機主業,小鴨采取了“中醫”的方式:“養”。
怎么養?
小鴨以商用、工業用洗衣機為突破口,一點點恢復小鴨洗衣機的元氣,再回歸家用洗衣機市場。目前,小鴨已成為國內唯一2kg至200kg系列全自動滾筒洗衣機研發設計制造商——
在2023年第二十一屆中國企業發展論壇上,小鴨典型案例《打通家用、商用、工業用洗滌全產業鏈,是業內唯一一家2~200公斤全系列滾筒洗衣機研發制造商》獲評“2023年度中國企業新質生產力優秀案例”。
小鴨的另一重大突圍,是利用國內冷鏈發展機遇,進軍高端商用展示柜。2024年11月,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2024年度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擬認定名單》,小鴨冷鏈公司榜上有名。
小鴨商用展示柜
以小鴨精工、洗衣機、展示柜三大支柱為基礎,小鴨進一步拓展小家電、新能源等領域。如今的小鴨的三個大板塊是:智能電器、智慧冷鏈和汽車配套。
“一石四鳥”
在很多人以為小鴨早已消失的時候,它悄悄地回來了。
2020年5月,濟南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實控人為濟南國資委)百分之百控股小鴨。
而此時,小鴨也正在面臨新的發展問題。企業要不斷迭代向前,需要資金,需要設備,需要廠房——小鴨舊有廠區,空間不足,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小鴨與濟南的城市更新發生了碰撞。
2022年12月5日,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濟南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1~2035年)》,落實“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的城市格局及城市空間優化。
在“東強”中,高新區處于領跑位置。
按照濟南高新區的說法,1991年國務院批復設立高新區,開啟第一次創業;2001年濟南高新區管委會遷址到中心區,開啟第二次創業;2024年,開啟第三次創業。
第三次創業的目標:
“用10年左右的時間,再造一個新高新。”
“再造”,即全面開發、提升高新區,包括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從“經濟邏輯”回歸到“人本邏輯”,“加快建設高科技創新策源地、高質量發展增長極、高水平開放新門戶、高活力品質生活區‘四個高新’”。
經過30多年發展,濟南高新區已經形成了中心區、高新東區、高新北區的格局。
其中,中心區高樓林立,人均GDP超過50萬元。濟南高新區在此謀劃,將建設用地三分之一進行更新。
另一個重點,是高新東區的建設。
2024年9月30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推進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高新區專場”。會上宣布,高新東區為濟南高新區“三次創業”主陣地,高新東區將在100平方公里范圍聚焦打造“公園里的科技城市”。
小鴨舊工業園區,位于高新中心區,加上宿舍區,總面積約500畝。
這片土地,在城市更新中,該如何利用盤活?
小鴨的說法,叫“騰籠精業”。
所謂“騰籠”,就是換地方,從舊廠區搬遷至新廠區。
2023年11月11日,小鴨在阿里資產以約3.5億元拍下濟南青年汽車有限公司名下土地使用權、生產設備等。
該地塊位于高新東區,面積約660畝。該地塊不僅在高新東區開發規劃中地段較好(世紀大道685號),且面積比舊廠區整整多了160畝,可以解決小鴨空間限制問題。
所謂“精業”,即通過遷址新廠區,完成新的產業規劃部署,提升產業能力。
濟南青年汽車有限公司,原為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在濟南市投資建設生產轎車設立,項目總投資約62億元,但由于青年汽車集團陷入破產危機,2014年,在失去生產轎車牌照后,濟南青年汽車產線關停。2016年,濟南青年汽車被濟南市經信委劃入“僵尸”企業。
也就是說,濟南青年汽車是濟南市需要盤活的低效項目之一。
小鴨拍下該廠園區,盤活了該項目,承擔了原濟南青年汽車廠區30多名下崗職工的安置問題,為其提供新的工作崗位,補齊了拖欠工資和社保。而濟南青年汽車原有生產設備可為小鴨精工所用(3個存量工業廠房與兩條沖壓線可改造后直接使用),其中2000噸沖壓設備,為小鴨精工此前所缺少且急需。
小鴨舊廠區(高新中心區)圖
小鴨新廠區(高新東區原濟南青年汽車舊址)設計效果圖
實際上,“騰籠精業”的最大問題,在于地塊的置換與開發利用。而這一點,并不是小鴨這樣的制造業企業所能單獨完成的。它需要政府部門整體調控與一系列運作。因此,小鴨的園區盤活與城市更新具有較高的匹配性。
根據相關報道可知,小鴨母公司——濟南產發集團,幫助小鴨協調老廠區土地熟化,指導小鴨利用競拍獲得土地房產,提前做好新工業園區規劃方案的研究論證,保證小鴨產業搬遷過程中不停產、不停業,研究制定了舊廠區拆遷和新園區規劃建設的統籌實施方案等。
2024年4月24日,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控人為濟南高新區國資委)以87248萬元底價拿下小鴨舊廠區A1、A2兩個地塊。而這一價格也讓兩地塊成為高新區“地王”,體現出城市更新的價值。濟高控股將與央企保利聯手在此打造高品質項目——濟高保利·云上璟譽。
資料顯示——
小鴨舊廠區及周邊片區城市更新,將以超50萬㎡的體量,打造集科技研發、商業金融、生活居住為一體的區域性公共服務中心。
當以上來龍去脈梳理清楚,我們不難發現,“小鴨控股集團產業搬遷與城市更新項目”的亮點,在于通過城市更新,激活了一個企業的潛能、為企業插上了“翅膀”(小鴨),同時盤活了一個僵尸企業(濟南青年汽車),助力了兩個高新區的城市更新建設(濟南高新中心區和高新東區),可謂“一石四鳥”。國家發改委將其列為“盤活第一案”,足以顯示其盤活的價值,以及在當前形勢下的可借鑒意義。
值班編委:樊永鋒
編輯:韓澗明
審讀:戴士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