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范孩子的言行,不在課堂上搞小動作或者吃零食,很多老師都會想各種辦法進行管理,有的老師會罰站,還有的老師會要求吃東西的同學給班上每個同學都買一份。
這些策略和方法,能夠起到一些作用,也方便了老師進行管理。但還在讀小學的孩子,有時候經不住糖果的誘惑,會在課堂上偷偷吃糖。
福建晉江一學生,在學校偷偷吃了顆糖,結果家長發了個視頻稱,老師發現后懲罰孩子要買5000顆,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視頻畫面顯示,這位家長在商店稱糖果,她一邊抱怨,一邊把糖果放進袋子里,但她也沒有搞清楚是要買5000顆還是500顆。
可能在這位家長看來,自己的孩子只是吃了一顆糖果,老師懲罰買這么多,有點過分。
學校小賣部的一位老板稱,確實有一位家長來店里買糖果,總共買了500顆,總價也不貴,但不清楚為何要買這么多糖果。
家長吐槽之后,學校老師進行了回應。
稱按照班規,孩子在課堂吃糖果,需要給班上約50名同學每人買一份糖果,班規沒有規定一份糖果到底多少顆,其實一顆就行,家長沒打通老師電話,這才造成誤會。
該老師還進一步解釋,班級制定這條班規時,學生們都通過了。
看到家長的吐槽和學校的回應,很多網友坐不住了,紛紛進行評論。
有的網友認為,偷吃糖果,該批評就批評,憑什么讓買糖,學校沒有執法權;孩子也沒有錢,這不是罰孩子而是坑家長,哪怕讓孩子打掃一個月的衛生,都是孩子自己受罰,他才可能會長記性。
但更多的觀點支持老師的做法,有人就表示,給全班買一顆糖,這種方法既起到了教育作用,又不傷害自尊,方法得當。還有人則說,這種懲罰措施很正常,也很合理。
個人覺得,孩子課堂上吃一顆糖,老師罰孩子給全班買一份,一份可以是一顆,這個要求不算過分。只是家長誤會,以為要買500顆,甚至是5000顆,才很不理解。
老師罰孩子買糖,有兩層意思。一是教育孩子今后別帶零食進校園,別在課堂上吃糖或其他零食,養成良好的上課習慣;二是讓家長參與進來進行管理,一起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借這個方式,也讓其他孩子避免在課堂吃東西。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小小的懲罰方式,還是有一點作用的。
再說了,一個班級四五十個學生,老師在管理方面本來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制定大家都認同的班規,誰犯了誰就執行,也是讓學生們從小就學會遵守紀律,并懂得承擔責任。
雖然這種懲罰方式不是特別完美,讓部分網友覺得是花家長的錢,但有些聰明的家長,會讓孩子做家務掙錢,以此來教育孩子,不知不覺中,孩子也掌握了一些獨立能力。
犯了錯有懲罰,也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太溺愛孩子,打不得罵不得,反而會害了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