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棉帳篷,熱氣撲面而來。帳篷中間,是一個連著煙囪的取暖爐,爐上架著水壺。炭火升騰,熱水噗噗作響。帳篷兩邊,依序擺放著七張折疊床,床上摞著厚厚的棉被,角落里堆滿了各類生活物資。
“這些折疊床和棉被都是紅十字會送過來的。”駐村干部次仁說。1月7日9時5分,西藏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下午7時6分,;8日11時許,包括棉帳篷、折疊床、棉被和沖鋒衣在內的第一批紅十字會救災物資運抵。當天,強嘎村2號安置點31戶154名村民,全部住進了溫暖的帳篷。
此后,紅十字會又為該村及附近受災村提供了帳篷搭建、醫療轉運、無人機照明、心理援助和供餐服務。連日來,紅十字成為強嘎村最鮮艷的色彩。
挺進強嘎村
“當時天剛蒙蒙亮,我們都還在家里,地震就來了?!?1歲的次仁平措回想起地震發生時的場景,仍然心有余悸。
次仁平措一家8口人,他和妻子、母親以及四個孩子,還有一個妹妹在外地上大學。地震發生后,妹妹聽到消息害怕得不得了,急忙給家里打電話。還好,因為他家的房子才建成沒幾年,抗震標準相對較高,只是出現裂縫沒有倒塌,一家人幸免于難。
“妹妹在地震當天就回來了,先到拉薩,又坐火車到日喀則,因為家里人都沒事,也免得回來添麻煩,就讓她先住在日喀則。”次仁平措說。
比次仁平措的妹妹更快一步進入日喀則的,是青島紅十字搜救隊隊長李延照和他的隊友李威伯、林波、王舉。
當時,李延照等4人正在拉薩與西藏消防開展交流學習活動。地震發生后,他第一時間向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報告,請求赴定日救援,經批準后,于9時35分隨參訓的45名西藏消防救援人員奔赴日喀則。
下午7時6分,李延照和隊友抵達重災區長所鄉,是最先到達震中的紅十字救援隊。“當地房屋多為傳統的藏族土木結構,搜救工作推進比較快,我們到達現場后,先按照指揮部指令參與救援排查,緊接著開始為災民搭帳篷。
4300多米的高海拔和極寒天氣,給救援行動帶來了嚴峻考驗。當地晝夜溫差較大,太陽落山之后,夜間氣溫會降至-18℃。為了讓鄉親們盡早搬進溫暖的帳篷,李延照等4人和現場救援力量不眠不休,連續作戰。
“到了凌晨4點多,帳篷全部搭起來了,8號我們就搬進了帳篷。”次仁平措說,“后來政府又送來了很多物資,包括紅十字會的折疊床和棉被,現在大家都搬進了帳篷里,還生起了火爐,很暖和!”
從1月7日進入長所鄉強嘎村,到12日隨消防部隊撤離,李延照和隊友在震區持續奮戰了6天5夜。其間,他們為受災群眾搭建帳篷、分發物資、搶救牲畜。累極了,就在隨隊挺進災區的大巴車里打個盹,等著下一個任務。
10日上午,李延照和隊友們在強嘎村執行巡檢任務時,一名藏民心急如焚前來求助。地震發生時,他家中晾曬的羊肉干被埋在了房子里。入冬前宰殺的8只羊,是這個家庭整個冬天賴以生存的重要食物來源。
李延照等人立即隨該村民回家,看到土坯壘起的庫房已變成一堆廢墟,大家小心翼翼移開石塊、梁柱等障礙物,仔細將8只羊的肉干全部挖出。村民激動得熱淚盈眶,不停地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向隊員們說著感謝。
隊伍剛要撤離,又有一名村民迎了上來,懇請他們提供幫助?!笆且晃徊刈謇掀牌牛习樵诘卣鹬胁恍矣鲭y,老人左手小指骨折,自己去不了醫院,只好用一根細繩子把胳膊挎在脖子上,緩解疼痛。”
仔細為老人檢查傷勢后,李延照判斷,老人不止小指骨折,左胳膊也有骨折跡象。他和隊友立即對老人進行緊急處理,并聯系正在長所鄉執行緊急醫療轉運的西藏自治區紅十字玖玖玖緊急救援隊。
一個半小時后,老人被西藏自治區紅十字玖玖玖緊急救援隊送往定日縣人民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一切為了受災群眾
西藏自治區紅十字玖玖玖緊急救援隊,是最早進入震區的三支紅十字力量之一,另一支是日喀則市紅十字會。
“上午接到出發指令,下午6點趕到長所鄉,一直忙到8日中午才稍微緩了一下?!蔽鞑刈灾螀^紅十字玖玖玖緊急救援隊隊長馬華介紹,此次救災行動,他們一共出動23名隊員、16名志愿者,加上6臺救護車、2臺裝備車,連日來一直駐守在森噶村、強嘎村、班久村等各個受災村,截至12日已累計救助轉運救治傷病員795人。
救援隊轉運的第一名村民,是森噶村一名肋骨骨折的老人。另外,有一名夜里羊水破了緊急求救的臨盆產婦,也讓大家印象深刻。
至于其他人,因為轉運實在太多,馬華完全記不住,“指揮部分派的我們去拉,路上遇到的我們也拉,傷勢輕的就做個現場處理,嚴重些就送醫院?!瘪R華說,按照計劃,他們將留守到最后,“一直到將所有受災群眾安頓好?!?/p>
24歲的歐珠,入職日喀則市紅十字會剛滿一年。突然遭遇這么大的災難,他和同事們迅速行動起來。
緊急裝運物資、組織志愿者出動……1月7日下午2時許,歐珠等一行8人押運物資抵達另一個重災縣拉孜,卸下一部分帳篷及棉被后,他們又馬不停蹄趕往定日。
“50多個小時沒合過眼?!?日下午5時抵達定日,與指揮部連夜對接,8日早上6點趕往長所鄉班久村。在分發完隨車攜帶的棉被、帳篷等物資后,上午11時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調撥的第一批救災物資抵達,他們又協助總會工作組分發物資、搭帳篷。
“想想都難過?!睔W珠說,除了分發各地紅十字會送來的物資,他們還會幫助受災群眾尋找被埋壓在廢墟下的東西?!坝H人去世了,要把他們的遺物找出來?!睔W珠說,這是藏民的習俗。
最讓他難受的,是幫助一位母親“找東西”時的情景?!耙患?口,母親獨自帶著3個孩子生活,地震中她失去兩個孩子,最小的才1歲多?!睔W珠說著,眼眶不禁又泛紅了。
在災區,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這樣令人心痛的事。但活著的每一個人,都在告訴我們,“要堅強”。
1月10日,云南省紅十字救援隊、云南大學附屬醫院醫療專家何建林遇到了一位特殊的母親。
“當時,我們正在強嘎村2號安置點開展心理援助,一個年輕人在駐村干部的帶領下,匆匆找到了我們?!弊鳛殡S隊隊醫,何建林立刻背上醫療箱,跟隨年輕人去了他家。
年輕人名叫桑珠,今年20歲。和其他受災群眾不同,他家的帳篷并不在集中安置點,而是在倒塌的房屋不遠的地方。
需要幫助的,是桑珠的媽媽。“當時她面容痛苦,坐立不安。”經過駐村干部溝通,得知患者已經疼了好幾天,并自述有膽囊結石病史,何建林為她進行了詳細查體體檢,初步判斷是急性膽囊炎發作,“如不盡快送醫,可能有膽囊穿孔風險,甚至將危及生命?!?/p>
但即便病情如此危急,又有駐村干部及村醫苦苦相勸,那位母親卻堅持不肯去醫院,而是央求何建林為她開一些口服藥,聽說可能要住院更是連連搖頭。
何建林懂她的心思,但病情如火,只能耐心溝通和寬慰。最終,那位母親抹著眼淚,在桑珠和丈夫攙扶下上了救護車。
“因為她擔心自己去住院了,家里沒人為酥油燈添油?!迸c120急救人員進行交接,目送救護車遠去后,何建林嘆息著告訴記者,在藏族習俗里,有親人逝去后,要在家里或寺廟為已逝的親人點上酥油燈,為他們祈禱和超度。
送走老人,回頭望去,果然看見那頂帳篷里,供奉著一排排酥油燈,焰光搖曳,香氣彌散。
震區孩子的生日會
1月12日,震后第6天,四川省紅十字心理救援隊為強嘎村的孩子們舉行了一場集體生日會。
頭一天,心理救援隊專門去縣城預定了蛋糕,并提前告知孩子們,把這個消息傳播得更廣。“舉辦生日會的目的,不只是為了給孩子們過生日,更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的孩子在災后去收獲新生,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彼拇ㄊ〖t十字心理救援隊領隊宋堯說。
拉巴、普布扎西、卓瑪、邊巴、格桑頓珠、邊巴次仁……宋堯認真記住了1月過生日的6個小朋友的名字,并為他們戴上生日帽。
現場,來自強嘎村3個安置點的30多名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切蛋糕、共同許下美好心愿——“西藏加油!”
“這是我第二次吃蛋糕,蛋糕真好吃。”戴著生日帽、剛滿11歲的拉巴說。此前,他唯一一次吃蛋糕,也是在學校組織的集體生日上。
連日來,通過繪畫、唱歌、做游戲、急救知識小課堂等方式,四川省紅十字救援隊為孩子們開展心理援助,越來越多的孩子綻放笑顏。而身穿紅十字服裝的叔叔阿姨,也成為他們最親昵的“大朋友”。
當天還發生了驚險一幕。一個年齡偏小的孩子,誤以為生活物資的暖寶寶是零食,不慎誤食。幸好一旁玩耍的伙伴們發現后,及時飛奔告訴救援隊員。隨隊醫療隊員立即對其進行催吐處理,并仔細問詢檢查,還好該名孩子發現味道不對,及時將其吐出,算是有驚無險。
借助這個機會,紅十字救援隊員又為孩子們加上了一節“飲食安全課”。
作為紅十字精準服務震區群眾的落腳點,紅十字餐車也來到了強嘎村,繼10日晚的照明無人機后,受到了孩子們的強勢圍觀。
“接下來,我們還將為強嘎村及更多受災村搭建大眾衛生廁所,幫助大家解決‘方便’的問題?!痹颇鲜〖t十字救援隊領隊番林說。
根據安排,云南紅十字大眾衛生救援隊將為定日縣長所鄉、曲洛鄉等搭建200個大眾衛生廁所?!霸缇团沃銈儊?,我們那個安置點已經受不了了?!?2日下午,在森嘎村勘察踩點時,一名當地干部緊緊握著救援隊員的手,欣喜地說。
“因為路況不好,運輸大眾衛生設備的卡車在路上走了整整四天,耽誤了很多時間,接下來,我們要搶干快干,盡量把時間搶回來,不讓‘方便’問題成為受災群眾的新負擔,也防止因為排泄物污染引起疾病傳播?!狈终f。
截至1月12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共調派中國紅十字(云南)大眾衛生救援隊、云南省紅十字賑濟救援隊、四川省紅十字賑濟救援隊等共 55名救援隊員,調撥帳篷、棉被、折疊床、棉被等救災物資8900余件,攜帶供餐車、宿營車、 指揮車等救援車輛,以及可滿足1萬名受災群眾需求的 大眾衛生裝備赴定日災區開展救援;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援助物資價值1810萬元,包括1000套過渡安置板房,以及火爐、御寒物資、應急照明及食品等,幫助受災群眾溫暖過年。
轉載自:中國紅十字會 微信公眾號
來源:中國紅十字報 記者:王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