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是長江入鄂第一站和清江源頭。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既是深化拓展恩施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成效的重要抓手,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在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期間,省政協委員,恩施州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邵愛華提交了《關于支持恩施州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的提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要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范樣板,因地制宜、梯次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全域覆蓋。《關于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實施意見》明確,將探索城市、整縣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踐的新機制、新模式,重點支持50個左右城市、100個左右縣開展先行區建設,率先形成一批美麗城市、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標桿。
邵愛華認為,恩施是長江中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是湖北省“四屏一山、三江一平原”生態格局的核心板塊,生態區位特殊,生態地位重要,符合國家支持范圍。
邵愛華介紹,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恩施州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生態質量綜合評價指數穩定保持一類,州城空氣質量在全省13個國考城市中連續六年穩居第1,污染防治攻堅戰連續五年獲湖北考核優秀等次。2019年、2021年先后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州、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小流域綜合治理獲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恩施大峽谷-騰龍洞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護地”稱號,唐崖河、酉水河入選湖北省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清江獲評“全國最美家鄉河”,恩施州生態文明建設始終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不僅契合省委賦予的“兩山”戰略定位,而且符合恩施州長期以來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重點,必將不斷鞏固恩施州生態地位、放大生態優勢,為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邵愛華建議,省級層面可從建設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河湖等入手,鼓勵有條件地方,立足區域功能定位,發揮自身特色,開展創新示范,由點及面、以點帶面,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
目前,恩施州已啟動了美麗恩施三年行動方案編制工作。邵愛華還建議省級層面明確牽頭部門,省級財政設立專項基金,在中央和省生態保護資金安排上向恩施州傾斜,重點支持恩施州先行先試、探索創新,打造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