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以及截圖,請知悉。
2024年,一部只有八集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大火,緊接著原著的作者李娟也跟著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因為對作品的喜愛,眾人也開始對李娟的生活產生了興趣。
原來她讀書時也曾遭受過霸凌,如今40多歲的她依舊是一個人,名滿天下后的李娟還有兩個心愿,究竟是什么呢?
看過《我的阿勒泰》這本書的人,都會覺得這里面的文字輕松愉快,充滿了治愈之感,于是很多人覺得,這本書的作者李娟,一定是一個擁有著美好人生的人,可隨著了解的深入。
才發現李娟的人生其實充滿了苦難。
1979年李娟在新疆出生,她出生不久后,父母就離異了,她的童年主要跟著外婆在四川生活。
可外婆的經濟條件十分困難,每天只能靠著撿垃圾來生活,所以李娟小時候一放學就要幫著外婆一起收集廢品。
可能就是因為平時總和外婆相依為命,再加上條件不好,她也成了班里那些“賴皮”同學的霸凌對象。
在小學6年級時,班里的男生對她又是抽耳光,又是踹胸口,還燒她的頭發,因為總被欺負,一次在課堂上李娟惡狠狠地瞪了這個男同學一眼,誰知老師卻不分青紅皂白地體罰了李娟。
這些童年的經歷讓李娟的心理遭受了重大的創傷,于是她對學校有了本能的排斥,她不僅討厭同學,也非常厭惡老師。
這樣的情況下,李娟的成績也是慘不忍睹。
不過真正讓李娟不想上學還是因為家里的窘迫,在上高中時,一次學校讓其交90元的雜費,而全班只有她一個人因為不能及時拿出來而遲遲不交。
這樣的窘迫感讓她產生了強烈的輟學意愿,在她回家之后,李娟的外婆和母親十分擔心,因為在一般人眼里,不上大學就等于沒有前途。
可李娟卻不這么認為,因為在念書時,她覺得是浪費了寫作的時間。
要說,李娟與寫作結緣,還要從小學時開始說起。
從小開始,李娟因為家庭的緣故,自卑感很強烈,所以她沒有什么朋友,可正是這樣的經歷讓李娟有了他的出口,就是文學。
小學時,因為經常幫助外婆收廢品,她在這些廢品里意外發現了寶藏,就是報紙和舊書籍。
她讀著那些舊報紙,如獲至寶,她自己形容,看那些文字就像是有人在她耳邊和她說話,李娟覺得這樣的感覺十分美妙。
于是她從此有了愛好,就是閱讀,也正是在大量的閱讀中,她也開始自己學著用那些文字表達自己,當她學會寫下文字來表達自己之時,她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她覺得自己說的話,終于有人去傾聽了。
很多人認為,李娟能寫出那些優美治愈的文字,是因為她有著極高的天賦,簡直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其實,也并非全是如此。
李娟之所以能寫出那些優美的話語,是因為她自己的孤獨感造成的,因為過于孤獨她在寫作上也就投入了更多的時間。
再加上在看到一些事情之后,她有大段的時間去構思,而且她后來生活的新疆,那里美好的風景也讓其靈感爆棚,因此不管在寫作素材還是文采方面,她都更有優勢。
當然,天賦也是其中之一,在李娟二年級時,她的作文就被老師選為了范文,當年老師也曾預言她“以后可以當一名作家”。
誰知老師的話竟然成了現實,李娟在后來的生活學習中,寫作成了她生活上的一盞明燈。
剛輟學后,李娟試著給雜志投稿,不過大部分都會被退了回來。
一直到近千禧年的時候,她才算是靠著寫作養活了自己,1999年《文匯報》就給她開設了專欄。
在2003年,李娟出版了散文集《九篇雪》,她也逐漸有了名氣,對于她來說,也算是年少成名。
不過,李娟一直到現在40多歲還沒有走進婚姻,這也讓不少人奇怪不已。
其實,這和她母親也有一定的關系。
很多人說,李娟已經“奔五”,不僅選擇了不婚不育,還不用上班,這是眾多年輕人無比羨慕的生活,可以說是歲月靜好。
但是,李娟之所以選擇不婚不育,是因為她母親的婚姻生活過于苦難,母親離婚后選擇了再婚,本以為母親就此能過上太平的的日子。
誰知道,她的繼父是個酒鬼,每天酗酒,喝完酒之后,就是打人,還經常辱罵李娟和她的母親,無奈之下,她母親再次離婚。
自從這次離婚后,她的母親再也沒有結婚。
從這里也能看出來,李娟的生活中除了她的外婆就是母親,男性的角色是缺失的,所以無論是她的生父還是繼父,在她的生命中只帶給了其負面的記憶。
正是因為這樣,李娟對于婚姻應該本能就會拒絕,她覺得那種關系是令人恐懼的。
李娟的外婆有過十個孩子,在婚姻里的勞累程度也可想而知,所以外婆也和李娟說,這輩子不結婚不生孩子是可以,不受這些罪也是好的。
不過,這并不代表她喜歡一個人,她也曾說過自己討厭孤獨的感覺,連個吵架都沒有人的感覺也讓她感到非常的絕望。
可隨著她的作品走紅,估計孤獨感也會漸漸遠離她而去,因為有了很多通告,在這些訪談中,大家都能感覺到李娟這個人有一種對什么都很淡泊之感,不僅是名利還有欲望。
她的照片里從來沒有什么過多的衣物修飾,而且直到出名豬的房子依舊是以前的那套價值十多萬的樓房。
可這并不代表其沒有愿望,在2008年之時,李娟的外婆離開了她,她余生最想陪伴的也就只有一天天老去的母親。
除此之外,她另一個心愿就是一直寫下去,也希望一直有讀者被她的這些溫暖的文字治愈。
看了李娟的生活與成名,相信不少人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那條常規的可以通向成功的路,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所以像李娟一樣,做一個勇敢的人也未嘗不可。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 李娟,以阿勒泰的方式創造自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