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甲流“狂飆”。據中國疾控中心最新數據,目前流感病毒陽性率持續上升,其中99%以上為甲流。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連日來,我院迅速響應,采取多項舉措,積極應對甲流高發態勢,全力做好防控救治工作,滿足群眾就醫需求,共同筑起一道堅實的甲流防線。
01強化醫療救治,提升接診能力
兒科門診接診量明顯上升,面對“甲流”就診小高峰,我院合理調配醫療資源,優化就診流程。為滿足患者就醫需求,多舉措全力做好就診和救治工作。
李樹軍教授正在接診一名患兒
面對急劇增長的就診需求,我院第一時間啟動備用診室,增加接診能力,并調配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到備用診室工作,確保患者能夠得到及時、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備用診室主要用于接診甲流等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提供初步檢查、診斷和治療服務,有效緩解了門診壓力。
志愿者為前來就診的患者提供幫助指引
積極組織黨員干部及志愿者有序開展門診助醫導診志愿服務,他們駐守在門診大廳、掛號處、候診區等關鍵位置,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就醫指引服務。
02發揮中醫藥優勢,助力流感防控
醫護人員為前來問診的患者準備免費茶飲
并輔以穴位貼敷、棍針、耳部刮痧等
中醫特殊療法
在流感患者當中,老人和兒童居多,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病人,抵抗力較差,更容易出現頭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發熱、乏力、胃腸道等癥狀。我院特別研制了中藥預防基本方、中藥治療基本方劑,熬制了中藥茶飲,免費讓群眾、職工與學生飲用,并輔以拔罐、艾灸、針灸、穴位貼敷、耳穴壓豆、棍針等中醫特殊療法,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服務,助力大家增強免疫力,遠離病毒侵擾。
03優化門診布局,提高診療效率優化門診布局,提高診療效率
為提升診療效率,我院對門診布局進行了改革創新。依據器官系統對診區進行劃分,便于同部位、同器官的多學科聯合診療。例如,呼吸系統診區,將呼吸內科、胸外科門診、抽血檢驗、肺功能檢查、心電圖檢查合理規劃至同一診療區域,確保檢查檢驗項目之間流程順暢,患者無需頻繁往返于不同樓層,同時減少流感的傳播風險,提升就診體驗。
04加強培訓學習,提高應對能力
院內組織流感診療防控專題培訓會
為積極應對甲流高發期,我院第一時間組織醫務人員開展培訓學習,從“甲流”的病因、流行趨勢、發病機制、病原學特征、流行病學原理、診斷與治療方法等進行了再學習,確保全體醫務人員能夠熟練掌握相關知識,不斷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同時,現場還進行了流感診療與防控知識的考核,以檢驗參訓人員的掌握情況。
05普及防控知識,提升公眾意識普及防控知識,提升公眾意識
疫苗接種等候室
我院公共衛生科通過醫院內網定期發布傳染病監測周報表,確保醫護人員能夠及時獲取最新的傳染病監測信息,持續促進醫防協同、強化醫防融合機制,此外,科室還積極開展了流感疫苗的科普宣教工作,通過一系列講座和宣傳活動,向患者普及流感疫苗的重要性、接種對象、接種時間以及接種后的注意事項等知識。門診部舉辦預防流感健康科普講座,詳解防治措施,助力打贏流感“阻擊戰”。臨床藥學學部開展合理用藥科普宣傳,為群眾提供用藥指導。
06保障藥物供應,滿足用藥需求
藥師在藥品倉庫中快速有序地整理藥品
為保障患者的用藥需求,醫院配備了充足的應對感染的藥物,包括但不限于抗病毒藥物、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儲備量由原來的7—10天擴充為30天。這一舉措確保了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響應,滿足患者的用藥需求。
今后,我院將繼續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進一步提升救治能力,全力做好季節性流感防治工作。同時,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與交流,共同筑起一道堅實的甲流防線,保障廣大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文字:劉娓希
圖片:趙蕓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