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點不一樣的東西吧)
如果項目組嘗試把耀嘉音打造成一個【真實】的虛擬偶像,歌姬的確是一種極好的嘗試。因為歌姬的塑造成功,就意味著未來線上或線下可能的單人演唱會,以及潛在的虛擬偶像團體演出,相當于擴展單個形象或多個形象的商業運營思路。
打造巨星耀嘉音,遠比現實世界打造一個“美女帥哥”式的偶像更容易,因為現在的娛樂圈想要打造一個偶像,需要各種推流買廣告宣傳位,簡言之,曝光量就是影響力。但偶像的個人素養常常難以量化,“崩盤”事件層出不窮。
耀嘉音早期的曝光,依托于《絕區零》的自身熱度。換言之,《絕區零》自身高品質和各種宣傳堆料引發的討論熱度,會潛移默化地傳遞到耀嘉音身上。
一旦讓玩家和非玩家產生對耀嘉音的好奇,接下來就是把一個游戲形象當做一個【真正的偶像】對待,“讓形象看起來擁有真實的生活”,于是,就有了【嘉音官方】這個官方宣傳號。
新版將于1月22日上線,根據之前的各種宣傳,1月22日還有一場音樂會,那么,這是對新版劇情的提示,還是屆時真的會有前瞻中故意未提及的【驚喜】呢?這倒是挺值得期待的。
嚴格來說,《絕區零》就玩家總數而言,還是算“小眾游戲”,項目組為了增加營收,保證現金流能持續為游戲創新輸血,收入來源不能過于依賴玩家氪金抽蛋池或賣皮膚。
其他游戲的商業化思路證明了,將數字化的內容實體化,也可以擁有大量現金流。這就是越來越常見的周邊,不管是立牌、卡紙、手辦、鼠標墊,還是品牌聯名活動。
同時,如《原神》音樂會、《星穹鐵道》音樂會和《絕區零》電音節的優異表現,也證明了讓各地的玩家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團聚在一起,會爆發出更大的商業價值——相較于各種fes,音樂會的運營成本會相對低一些,而且,每一次音樂會都是對品牌的再次宣傳,能有效延長品牌生命力。
當復盤這些,我們也能逐漸明白項目組可能的營銷野心——打造偶像文化和偶像經濟,一旦耀嘉音不單是一個游戲角色,而是一個成功的虛擬偶像,即使不是玩家,也會被這個會唱粵語歌的歌姬吸引。
這里又要說為什么挑粵語,因為粵語歌的確有它的獨特文化性,很中國又很傳統;而且粵語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玩家或準玩家的消費能力極強。
不知道當年被曝光的“虛擬偶像團體”會不會在以后的版本登場——其實,當年的這個信息,也能看出項目組的野心,不單是游戲,而是構建一種文化。
由此,會想到一些與商業運營更深遠的內容。
第一,是“實體偶像文化”的相對沒落和新偶像時代的興起。
偶像崇拜是古往今來人類都有的文化概念,以前的偶像可能真的是靠硬實力從人堆中“斗”出來的,如今的偶像似乎只需要各種營銷。
所以,因為“空虛”而容易塌房,自然之理。
隨著二次元文化逐漸走出亞文化范疇,開始以尋常生活中的一面融入主流社會,依托于二次元文化衍生出了新的“偶像經濟”。
比如,配音演員或coser的見面會。
那么,為什么一位配音演員、一位coser,只是賣賣簽名照片或者握手會,就會有一大群極為狂熱的粉絲愿意付費,甚至不遠千里只為見上一面?讓人難免慨嘆新生代的消費力怎么會那么強?
要知道,傳統的偶像是個形象——哪怕只是身材或臉蛋,傳統的明星需要有一些手藝,但回到配音演員或coser這個概念,粉絲們到底是喜歡配音演員或coser本人,還是配音演員或coser所演繹的【形象】?
其實,偶像只是讓人看到最光鮮亮麗的一面,那不為人知的一面一旦曝光,也許比大眾想象的更為惡劣,不光是“高高在上的娛樂圈”,還是如今“接地氣的各種圈兒”,都是如此。
相對安全的,還真是虛擬偶像,他們永遠年輕,永遠活力四射,除非官方作死,否則永遠不會自己造出負面新聞。
第二,是虛擬偶像的潛在繁榮。
很抱歉,我不是在說各種奇怪的虛擬主播,虛擬主播本質上還是人掛個二次元的皮與人聊天,虛擬偶像需要帶著一種正面精神或者積極價值觀,才有更久遠的生存空間。
如果說《原神》的成功,讓其他游戲廠商看到了移動端開放世界的商業價值,于是,競相模仿;那么,《絕區零》的耀嘉音在商業上也取得了多個維度商業層面的成功,我想,未來也會有類似的游戲捧出【真正的虛擬歌姬】,拉開一個新的商業市場。
必須一提,在虛擬偶像方面,其實已經有很多成熟案例;在虛擬歌姬方面,市場上也有一些游戲衍生出類似的歌唱團體,但像耀嘉音這種定位明確、規劃完整的IP形象,目前并不多見。
《星穹鐵道》有知更鳥,《原神》有芭芭拉,即使是《崩壞3》也有時雨綺羅,沒準兒,米哈游內部對虛擬偶像相關已經研究討論了很多年,不然也不會誕生【鹿鳴】這樣一個似乎只是單純秀技術的虛擬形象——要我說,【鹿鳴】可不見得是技術組的試驗田,更大的家伙,還在后面呢!
期待《絕區零》后續端出更多的精彩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