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貫通 四鏈融合 五元協同
——廣州番禺職院數字賦能思政課智慧化教學設計的創新實踐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依托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課題“‘大思政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研究(22JDSZK075)等項目,按照“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的理念,加強“大思政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數字賦能課程建設,構建了“一線穿、兩面引、三堂融、四聯動”的教學模式,創新了“三聯貫通、四鏈融合、五元協同”數字賦能思政課智慧化教學設計,推動傳統課堂向智慧課堂、教育場景向場景教育升級,打造“特色顯、內容新、課堂活、效果好”的新時代鑄魂育人課,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好青年。
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促進“三聯”貫通
要貫通學校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要將鮮活的社會實踐活動和生動的經濟社會現實和厚重的紅色育人文化轉化為“大思政課”數字化教學資源,作為講好思政課的內容支撐和力量根基。蘊含在思政課中的道理比較抽象、深奧,難以講深講透講活。學校與成都智云鴻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聯合成立思政課虛擬仿真體驗教學中心,建設“中共三大”“東江縱隊”“廣州起義”“粵港澳大灣區”“華人華僑愛國主義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飛奪瀘定橋”“血戰湘江”“職業道德與職業精神”等虛擬仿真教學資源,建成了包含28個超600G的“大思政課”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并將其有機嵌入到思政課教學專題和教學環節中,促進教學資源云、教學平臺和教學終端的聯動,實現“數聯”“物聯”和“智聯”,讓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以親臨其境地感知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根和魂,切身體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和偉大變革,引導學生感悟中國共產黨創新理論的實踐偉力,賦能思政課提質增效。
創新智慧化教學設計,促進“四鏈”融合
運用VR、AR、AI等現代信息技術,創新“一線穿、兩面引、三堂融、四聯動”智慧教學模式,實現資源鏈、課程鏈、教學鏈、育人鏈的融合,貫通思政課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一是創新“一線穿、巧設計”的教學體系,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軟性教學要素與智慧課室、虛擬仿真體驗教學中心、智慧教學終端等硬件要素一線貫穿、巧妙設計,解決思政課智慧課堂教學中軟硬件不適配、有效教學資源嚴重短缺等問題。二是創新“兩面引、妙引導”的教學方法,將顆粒化數字化教學資源,系統集成為功能化課程教學的線上資源,引導師生進行線上智慧學習和線下智慧教學,實現智慧課堂、智慧教學、智慧學習的巧妙引導。三是創新“三堂融、精育人”的教學場域,開發“大思政課”數字化教學資源,推動理論智慧課堂、實踐行走課堂和虛擬沉浸課堂的有機融合,有效滿足快捷嵌入、移動泛在的學習需求,貫通學校內外,聯通網上網下,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實時交互和思想、情感的實時交流,把握學生群體學習特征和規律,實現精準育人。四是創新“四聯動、深體驗”的教學流程,將“大思政課”數字化教學資源有機嵌入課堂教學中,推動“教師講授+虛擬仿真體驗+交互分享+任務考核與點評深化”的流程再造,教師精講重點、講透難點,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虛擬仿真項目實訓,進行情景沙盤、角色扮演、游戲闖關等沉浸式深度體驗,然后交流心得體會、共享體驗成果,教師點評、生生互評,完成體驗任務考核,教師點評深化,促進資源鏈、課程鏈、教學鏈、育人鏈的有效融合,增強學生學習的在場感、代入感和獲得感,經學生的指尖直抵學生的心尖,讓理論“親”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不斷提升思政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
強化保障支撐體系建設,促進“五元協同”
數字賦能思政課智慧化教學設計,需要“必修課+選修課”課程矩陣的有機協同、師生數字素養的提升協同、智慧化教學設計的制度協同、大思政課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支撐協同、“教師—AI—學生”的人機協同,實現智慧化教學設計與“五元協同”的良性互動、相互支撐。一是數字賦能高質量開好必修課,同時開發“開放大灣區”“粵學黨史粵愛黨”等選修課,實現“必修課+選修課”灣區紅課矩陣的有機協同。二是在智慧化教學中,需要熟練掌握數字化教學資源軟件的使用,能夠運用VR、AI等技術,營造沉浸式智慧化育人場景,打造智慧課堂先進質態,同時在智慧教學實踐中提升師生數字化素養。三是制訂教師績效管理、智慧課堂管理等辦法,實現智慧化教學設計的制度協同,提升教師智慧化教學設計的內驅力,保障智慧課室、智慧教學和智慧學習的有序進行。四是運用VR等顆粒化積件資源,按知識圖譜、能力圖譜轉化為功能化組件資源并賦能教學改革,促進“云、臺、端”聯動,為學生提供遠程在場、虛擬在場、實景在場的學習場景,為智慧化教學設計提供資源支撐協同。五是創新“AI+”課堂智慧教學和智能測評系統,對師生的教和學的行為進行量化評估和可視化展示,形成“教師—AI—學生”教學共同體,促進三者良性互動和共同成長?!拔逶獏f同”體系既為智慧化教學設計理念和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智慧化教學設計的縱深推進又強化了“五元協同”保障體系的自身建設與螺旋上升。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聚焦資源、機制、基地、課堂、教師等關鍵要素,以“一線穿、兩面引、三堂融、四聯動”的智慧化教學模式為主線,以“大思政”數字化資源建設和保障支撐體系建設為兩翼,促進了“三聯貫通”“四鏈融合”“五元協同”,創新了思政課智慧化教學設計,推動了思政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3年來,開發的虛擬仿真教學課程入選國家級“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建設推介精品項目,獲得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等省部級課題4項,出版專著、教材10部,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二等獎1項,獲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軟件著作權授權7項。獲第七屆“大學生講思政課”活動三等獎1項,省思政課優秀課例一等獎9項,南粵優質示范課3項,教師獲省級教學比賽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12名。主辦全國職業院校大思政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培訓班2期,“中國式現代化與新中國成立75周年”專題研討班1期,推廣智慧化教學番職經驗。全國60余所本??茖W校到??疾鞂W習,在全國人工智能大會、全國高校思政課虛擬仿真體驗教學研討會、全國高?!靶蝿菖c政策”課程研討會等10余個全國大會上做專題報告與主題分享,影響廣泛,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來源:中國青年報
(信息來源: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