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社會地位低下,往往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雖然那個時候沒有《婚姻法》,但有所謂七出規定,即:不孝、無子、淫、妒、有惡疾、口多言、竊盜,一旦有以上幾種情形,丈夫可以一紙休書把女子休了,女子被休的話,對往后的生活影響非常之大,基本上是前途暗淡,回娘家或到庵中孤獨終老。
這種休妻的陋習到了民國時期并沒有什么革新,依然沿襲清朝的舊制,一旦有屬于以上七出的情況,就會被丈夫一封休書讓妻子凈身出戶,從而蒙受巨大的不幸。當然,也有個別特殊情況,被丈夫休掉以后,這位女子竟然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后來再嫁一位丈夫,丈夫對她百般寵愛,一口氣生下7男4女,這還不算,丈夫自從把她娶回家后,竟然從小小的上尉連長一路高升做到上將總司令,還一度成為紅極一時的“南天王”,讓她成為當地第一貴夫人,從此享盡榮華富貴。此女子名叫莫五姑。
莫五姑曾經的居住地
莫五姑是在娘家時的小名,因其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所取名。后來的大名叫莫秀英,清朝還沒有滅亡的時候,莫秀英出生于高州分界儲良山村,其實,他的祖上是一大戶人家,所以遺傳基因是較優越的,祖父莫毓林是富甲一方的地主。后因犯上被治了罪,抄了家,到了父親手上已是風雨飄搖落泊潦倒的寒微之家了,兄長外號為“大光燈”,生性放蕩不善理家,使家庭變得更加貧窮了。
畢竟可以算是大家閨秀的莫五姑,慢慢長成一個天生麗質,典雅古樸的小美人。時人稱她別有一種林下風致,淡雅靈秀,瓜子臉,五官秀氣,以一雙眼睛最美,不大,笑起來彎彎如新月。皮膚瑩白,如此好的長相家里人認為去從師學唱曲,說不定能重振家業,于是把她弄去拜師學唱。
通過學習,天資聰明天賦極好的莫五姑進步很快,短短時間便精通粵曲演唱藝術,唱腔風格委婉細膩,行腔有如行云流水、變化萬千,自成一派,在臺上,一開腔便是驚艷全場的節奏。尤其是她還能彈奏古今中外名曲,演唱古本小說,她還加上天生麗質,有古美人的典雅氣質,不是明星,勝似明星,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才女。
然而,正是這樣的一名美女加才女,她的愛情婚姻生活,卻是一波三折,究其原因,是家里人幫她安排的。本來她想唱曲上更上一層樓的時候,家人幫她相中了一門親事,對方是當地著名的富紳李家,而莫五姑的父母對此非常滿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就這樣,年輕的莫秀英嫁進了李家,在大多數人看來,嫁給李家是一件好事,至少從此衣食無憂,不再為生活勞累奔波。畢竟當年女子拋頭露面演唱是屬于下三爛的事情。
莫五姑嫁過去之后,從此再也沒有去唱曲,想的是一心侍候丈夫,然而,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這當慣花花公子哥的丈夫不務正業,吃喝嫖賭毒樣樣都來,即使是新婚之時,也沒有找到任何快樂,而且脾氣暴躁,稍有不周到,便對她大打出手,一對年少夫妻猶如仇人。這樣勉強維持了幾年,莫五姑嫁到李家后肚子一直沒有動靜,總是懷不上孩子,從而導致公婆對莫五姑非常不滿,經常挑三揀四,無故辱罵。她一直默默忍受著這一切,覺得慢慢總會好起來的。
然而,那時休妻七出中的無子,乃是頭等大事,也是古代妻子被休的原因中排名第一位。所謂“無子,為其絕世也”因為生不出兒子來,沒法傳宗接代,是要斷香火的。這么一句古語,叫做“無孝有三,無后為大”。從中可以看出一個孩子對于家庭的重要程度。莫五姑不能生孩子那就是很嚴重的問題,面臨強大的丈夫和家庭等多方面壓力,最終在婆婆的挑唆下,丈夫還是一紙休書,把莫五姑掃地出門。
低級軍官時的陳濟棠
莫五姑因不能生育被休之后,心情十分沉重,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一個被人遺棄的婦女的處境,是多么的凄慘是難以想象的,覺得這樣回娘家生活會被人指點恥笑,更何況娘家如此貧窮,生活負擔重。在萬般無奈之下,她只得重操舊業,不得不拋頭露面,憑借自己美麗的外表以及早年學習的戲曲,開始跟隨戲團到處表演,沒想到在短時間內成為了當地有名的花魁。
當年沒有錄音機、留聲機、電視、甚至少有電影,更沒有網絡,表演界名角的莫五姑,加之她的美貌,很快成為當地演藝圈手可熱的人物,她莞爾嬌柔的笑容,俏皮流轉的眼波,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別具風韻,成為戲臺上一道無與倫比的風景,以至于人人爭看莫五姑,一度成了名流追逐的對象。特別是開口唱腔一出,非常好聽,假定這天戲臺上中沒有莫五姑的倩影,幾乎闔座為之不歡,許多男人為之傾倒,即使是一些女子,好像看了莫五姑也目眩神迷,欲與一言以為快,覺得莫五姑舉措得體,說話溫柔,儀態萬方,無與倫比。
莫五姑出名之后,許多達官貴人都紛紛前來捧場,也有不少紈绔子弟表達了想迎娶莫姑娘進門的想法。但此時的莫五姑雖然霓裳羽衣,飛旋戲臺,沉醉在虛無縹緲的追捧中,畢竟經歷被人拋棄的她沒有陶醉,她覺得一切很完美,企盼更完美。因為她深知,這些人不過是尋花問柳之輩,貪圖自己的美貌,圖一時新鮮,過后重復著昨天的故事,根本沒有意義。因此,她全部拒絕。
莫五姑是位有悟性有頭腦的奇女子,她對許多高級軍官的求愛采取婉拒的態度,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當時還是連長的陳濟棠,通過交談,她喜出望外,便與這位落魄的軍人結為百年之好。乃于軍中設宴,迎娶莫五姑作為二房妻子。當時,藝術舞臺的姐妹問她為何要作如此選擇時,她說:“陳濟棠生得虎背熊腰,將來定能發達,我愿嫁給他,與他結合,是天作之合。
陳濟棠哥哥
陳濟棠字伯南,原籍當時廣東的防城縣,即現在屬廣西的防城港市,他出生在一個堪稱是農民、商人、儒生、相學四位一體的家庭中。陳濟棠的父親陳金益除了在鄉下有幾畝田之外,還開設私塾。并出外做些小生意,有時也為人看相算命,陳濟棠在八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他自小早熟而且很聰明,不過,讀書就普普通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在舊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氛圍下,陳濟棠的父母還是寄望兒子靠讀書升官發財。然而,陳濟棠15歲的時候,清朝廢除了科舉制度,加上當時社會上彌漫著尚武風氣。于是陳濟棠決定棄文從武。他最先考入了縣城的講武堂。兩年之后,他又考取了設在廣州黃埔的廣東陸軍小學堂。這一年他第一次踏入廣州這塊土地,也同時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在黃埔陸小陳濟棠還秘密地參辦了同盟會。
事實上,習武也不是陳濟棠的強項,所以,在黃埔陸小學他的成績始終都跟不上,最后畢業考試中成績全班倒數第一。據后來班上的同學們介紹,班上做畢業酒時,全班同學都向考試名列榜首的梁安邦敬酒,而陳濟棠站在一邊覺得很沒面子。梁安邦見到這樣就借著酒意口出狂言與同學打賭,他說:伯南日后如能出人頭地,我同他挽鞋!
陳濟棠在一邊聽到他這樣講更加面紅耳赤,不敢出聲。后來,陳濟棠掌握了廣東的軍政大權,第一名的梁安邦卻是走投無路,想投靠老同學陳濟棠謀個一官半職。梁安邦見到陳濟棠之后第一句話就講:伯南,我是來同你挽鞋的。陳濟棠回答:老同學何必開玩笑,現在有個交通團長的確,不知狀元郎肯屈就否?梁安邦當然是喜出望外,不過,梁安邦在陳濟棠手下這個交通團長的位置上坐了八年再無升遷,這個就是后話了。看來得意時也不要忘形,失意時也不要失志呀。
卻說這個小小的上尉連長陳濟棠,娶了紅得發紫的莫五姑,似乎也開始沾光走鴻運了,結婚之后,陳濟棠在莫五姑陪伴下,轉戰粵海,打了很多勝仗,并在各種政治勢力的紛爭中,一年升一級,青云直上。先是從連長升至營長、再到團長,接著升任粵軍第一師第二旅旅長,次年又升任第四軍第十一師師長。連續升官的陳濟棠自然心情大好,對她百般寵溺,短短幾年時間。本來因沒有生育被體的莫五姑,連續不斷地給他生下幾個大胖小子。
莫五姑的十一個孩子
當然,就在這期間,莫五姑的情感生活遠沒有她想象的那軌跡去演繹,而是一波三折。原因是長期征戰的勝利和在政治舞臺上的飚升,陳濟棠有了一種“飄飄然”的感覺,特別是當有人夸贊莫五姑內助得力之時,陳的心里有一種明顯的不快。他認為這是他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所在,與莫五姑無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當了如此大官,總有投懷送抱的美女光顧,于是,在一些流言蜚語和多種情況的的影響下,陳對莫五姑的感情,從開始的心生倦意、到惡言相向,直至分道揚鑣,曾經有過三次分手的過程。
但是,不知何故,每一次莫五姑離去之日,就是陳濟棠失利之時。莫五姑一走,陳不是指揮失利,就是損兵折將,落荒而逃,甚至差點命喪沙場。那次十一師師長被撤職后,他重新迎回了莫五姑,并在莫五姑的陪同下,去蘇聯和歐洲一些國家進行考察。在莫五姑的共同努力下,寫出一個報告給老蔣,沒有想到官復原職。接下來這幾年又是一年一晉升,從師長到軍長再到總指揮,統領廣東海陸空三軍,在掌握廣東軍政大權的同時,下轄廣州等廣東最為富庶的膏腴之地,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南天王”的寶座。莫五姑成為了當地第一貴夫人。
從此以后,陳濟棠與莫五姑恩恩愛愛,家庭十分和睦,莫五姑陸陸續續生了7個兒子、4個女兒,共11個孩子。莫秀英聰穎機靈,深謀遠慮,后來莫五姑去世之后,陳濟棠悲痛萬分,曾作詩悼念:“靈前家廟炷心香,夜夜經聲達上蒼;喪我賢良傷肺腑,每逢虞祭淚成行。”“今生最慘喪賢良,夜半孤燈寫悼亡;半世救人難自救,可憐兒女夢哭娘。”即使后來在陳濟棠去世之后,遺囑要求子孫將他與莫五姑合葬,夫妻情深,由此可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