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的帳號嗎?”在小紅書賬號@費利西亞 Felicia Lu下方,有人截圖了一個只有253名粉絲的歌手賬戶截圖詢問道。當天,她就收到了回復:yes!that‘s me!
從1月13日開始,因為關閉TikTok的日期即將臨近,大量IP定位在海外的用戶涌入小紅書,帶上了“TikTok難民”的話題。@費利西亞 Felicia Lu也是這批“難民”之一。她在1月15日發布了第一個視頻“你好中國 這是我的音樂”,是她自作曲《We're All Gonna Die》的副歌部分。
截至毒眸發稿前,這支視頻已經獲得了近80萬的點贊,她的小紅書粉絲在一周之內漲到了46萬,網易云音樂粉絲也已經超過了1.2萬。她的歌曲也被收錄到不少“洋抖難民來到小紅書”的歌單中。來小紅書的音樂人還真不少,收錄歌曲最多的一個歌單已經有了兩百多首歌。
在這些音樂人的評論區里,能看到兩種強烈的情緒。一種是想要改變現狀的迫切,大家把“內娛要變天了”“老內受夠內娛了”點到高贊,表達了對內娛的強烈不滿。另一種是對過去的懷念,有人在點贊這些音樂片段時,感嘆說像最早的抖音,或者像最早的音悅臺,他們懷念起了當一個產品只有單一的功能性,也聚集了一批最為純粹的愛好者與使用者的時候。
兩種強烈情緒,其實也是這次“tiktok難民”潑天流量里的情緒底色。海外用戶因為不滿美國政府的封禁理由,漂洋過海來到了小紅書。會面后,各種偏見正在被修正,新鮮的人和事不斷進入沖浪海域,越過了在二十年前也不存在的高墻。
情緒帶來的連鎖反應還在繼續。TikTok的前途依然未卜,開與關一天一個變。小紅書倒是反應很快,在昨天已經上線了回復區一鍵翻譯的功能。從官媒對此次事件的定調來看,估計短時間內不會對這一現象進行封鎖,而是做好長期保持交流的準備。
至少現在來看,@費利西亞 Felicia Lu 的故事每天都還在發生,而這本身就充滿了多種可能性。
TikTok難民的四種漲粉路徑
像@費利西亞 Felicia Lu 這樣有核心技術能力的人,來到小紅書能在垂直領域里迅速積累粉絲。
僅以音樂人為例,來小紅書的樂隊已經能湊齊一個《樂隊的夏天》國際版陣容。在一個“因TT事件涌入的樂隊”的匯總貼中,推薦了超30只樂隊,多數是美國的,少數是歐洲國家如芬蘭、挪威等等,不少人粉絲已經超過了5萬。美國音樂人George White發布的視頻“新歌 甚至在美國都沒有發布”已經有超過10萬的點贊。
這些在我們的主流語境中被劃分為“小眾”的音樂人,如果不是此次事件,基本很難被大家認識到。評論區不少人將其稱為“小紅書人才引進計劃”,正是對這類人的總結,此外還有AI科學家、考古學家等職位的人。他們就是信息差的本體。
還有的人,則是作為信息差的搬運工,向用戶展示他們所不了解的海外生活,這種展示不管多小的切口都可以。
近來,不少國內用戶都在抱怨外國人簡單地說一句“Hi”,或者發布自己的無聊日常,都能快速漲粉。因為不管多無聊,都是過去的“沖浪海域”里沒見過的新鮮事物。比如賬號@ Americanlunch1 發布的兩只“美國學校午餐”視頻分別獲得了超10萬和超2萬的點贊,只是回答了“美國學校午餐有蔬菜嗎”這樣簡單的問題。
而國內用戶這邊,即使是做搬運工,搬運的也是傳統文化居多。以“welcome to china”“hello TT frenids”為開頭,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山水美景的視頻也會被推到“TikTok難民”的流量池中。
比如以復刻古代妝容為主的博主@ 荷里寒,發布自己過往各年代仿妝的視頻就得到了超30萬的點贊。旅行攝影師@ 超級大橙子 則匯總了自己在中國各地的古建筑拍攝的視頻,獲得了超12萬的點贊。這類視頻不僅讓外國人驚奇,也會激起國內人的自豪情緒。
能夠幫忙從技術層面破除信息使用門檻的人,也會得到擁簇。不少博主紛紛發布“教外國網民如何用小紅書”的視頻,速度更快的@ 呂立青_jimmyLV 則用AI在兩個小時內建好了小紅書使用指南網站,已經開始有了不少流量。
中文很好的小紅書外國博主,也有了身份轉換吃兩頭流量的機會。粉絲數目前為195粉絲的英文外教@ AndrewCap安老師,連著發布了三個中文教學視頻,同時也會開直播連麥外國人教中文。他在視頻標題里也調侃自己“重生之我本是英文外教,現在教外國人學中文”。據新紅數據顯示,在這七天內他已漲粉15萬。
另一種也在持續漲粉的,則是在為大家提供變現思路的人。
@ 小驢義烏創業日記 凌晨兩點發布視頻“普通人太有機會接住這波流量了”,從跨境電商如何在小紅書開展,聊到日常發布什么樣的視頻能更吸引海外用戶,獲得了超6000的點贊。博主@ 婧c 則是和不少外國人連麥直播,聊可以為他們展示什么樣的生活,借此尋找商機,并在第二天為外國人開啟了一場涮羊肉的直播。
大家共同提及的一點是,現在發布視頻都盡可能設置雙語,方便外國人理解。這波流量里,不少外國人也在準備來中國的行程,因此文旅相關的內容同樣迎來機會。
有人戲稱,如今的情況是海外用戶直接把“山海關”帶到了小紅書。但如今的情況能持續多久,還是個未知數。據Sensor Tower數據估計,此次涌入小紅書的美國用戶僅有幾百萬,但它極大地拉動了本土用戶的DAU。
潑天流量,但重點是開了窗
上述提到的四種漲粉路徑,指向的是四種明確的變現方式。
像@費利西亞 Felicia Lu 這樣的音樂人,來中國的演出就是最直接的結果。4天前,@費利西亞 Felicia Lu 發布了自己的舞臺片段,問“大家會來看我的音樂會嗎?”點贊數已過10萬。在國內音樂節陣容內卷,內娛藝人動輒百萬報價的當下,這或許是這批海外藝人不錯的商機。
這種自帶核心能力的“技術人才”,都正在小紅書上尋找機會。獨立游戲制作人@我在東京做游戲 在小紅書發布中、日、英三語混合的筆記,詢問美國人對于他所制作的像素游戲有沒有什么想法。評論區也來尋覓機會,有日本游戲公司在小紅書上找美國合作者。
對于這些“人才”來說,他們所制作的產品本就是面向全球市場,需要在這樣的社交媒體上多多獲客,哪里的流量都可以蹭一點,多一些曝光方式總沒錯。
而作為信息差的搬運工,當下的潑天流量不僅為他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選題,漲粉也會讓他們的品牌影響力逐步提升。
據新紅數據顯示,@AndrewCap安老師 的圖文報價為3.5萬,視頻報價為5.9萬,而以中國美食探店為主的白女博主@ 阿菊Addy 圖文報價為5000,視頻報價為2.5萬。像這類型的博主,擁有中文與英語流利,了解海外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優勢,本身就被品牌方青睞。@ 阿菊Addy此前已合作過15個品牌。
至于教大家如何變現的博主,未來大概率也會走上賣課,或者拉群對接資源來販賣信息的道路。博主@ 靖c已經拉起了2個搞錢俱樂部群,不定時舉辦直播,與各行各業的,海內外的人聊搞錢表現思路。
不過,像這樣一直在思考如何接住流量變現的,總還是少數人。此前,不少自媒體人抱怨流量都被海外人輕易分走,但對許多普通用戶來說,這正是好奇彼此的生活,想要有更多簡單交流的階段。現在,許多博主發的視頻都自動附上了雙語字幕,方便大家理解,想必這種相互了解的過程還會持續更長一段時間,并且誕生出更多樣化的內容。
重要的是,這像在一個緊閉房門的地方開了許多的窗,讓大家看到了更多風景,有了看世界的新角度。在中美對賬里,雙方網友了解了彼此日常的醫療費用,學費,薪水等生活開支,破除了不少刻板印象。外國鳥友培訓自己的鸚鵡學中文,努力打進中國鳥友圈。北美土著原住民發了自己民族的服飾,被評論區的網友發現與鄂溫克族的圖案很像,甚至雙方方言的語調都有相似之處。
點進很多粉絲數沒過百,IP也顯示在國外的人,同樣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愛穿漢服的美國黑人妹子,在街頭撐著油紙傘拍照。波多黎各的人在分享波多黎各傳統美食。
即使語言不通,不影響用簡單的話語給予人力量。有一位美國喜歡針織的妹子開了直播,給大家看織物,看著大家的發言突然哭了,說從來沒看到這么多人表揚過自己,從來沒有人自己做的事情很酷。
借著這次大流量的涌入,世界各處的人匆匆地見了一面。也許只是一次擦肩,但已經足夠見到“互聯網高速公路”剛開通時,世界如同一望無際的曠野的樣子
潑天流量,能接就接,接不住,就在這里快樂沖個浪也不錯。沖浪者常有,好浪卻不常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