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網上有人提議,要把中學課本里的《岳陽樓記》移出中學教材,理由是文中有一個叫滕子京的人物有問題。
滕子京這個人物,確實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從范仲淹寫的這篇文章來看,對于滕子京到巴陵郡當官,用了一個“謫”字,根據中國古代文人寫作的習慣,這一個字表達了范仲淹與滕子京的態度。我記得在中學時學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講,文中有“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這10個字,能看得出滕子京是有治理能力的,重修岳陽樓本身這種活動,也是對地方文化的振興和保護,所以,那時候滕子京不是反面人物。只是近年來,不知道哪個人從史料中找出來滕子京是一個貪官,才知道滕子京為官是有問題的。
總的來說,滕子京在《岳陽樓記》這篇文章中,只是寫文的一個引由,文中的景致與作者的情感,與滕子京這個人毫無關系。《岳陽樓記》這篇文章自問世以來,就一直認為是好文章,被收錄到《古文觀止》里,從文章本身的藝術成就來看,這篇文章述事簡潔,條理清晰,寫景時由小及大,既能細致入微,又能大氣磅礴,包容天下,陰晴景色的對比強烈,由景及情,作者抒發出超出常人的情感,在文章結尾抒發的“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感,成為中國歷代文人的標桿,到現在,也是中國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這樣的文章能入選中學課文,也是名至實歸,也是對中國人精神文化的傳承,更是對后人教育的必選內容,怎么就因為一個不引人注意的滕子京,就把這篇文章撤出中學教材呢?
與《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從被廣為流傳到被人要求下架中學課文相比,有一個小曲,從不為人知到今天廣為流傳,這個小曲就叫《探清水河》。根據網上資料知道,這個小區是舊社會的窯曲,今天說就是不是在正常場所唱的,新中國成立后,對舊社會的文化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樣的小區是到不了正統文化名單曲目的,即便到了今天,也有人對唱這個小區有所顧忌,比如曹云金在直播的時候,有一個人刷了一個大禮物,點這個歌,但曹云金不愿意唱,理由是在自己家里直播,唱這個歌不合適。
人家演員都不愿意在自己家里唱這個小區,為什么網上那么多人熱衷聽這個小區呢,從藝術水平上來看,這個小曲也沒有太多的藝術水平,與《岳陽樓記》這樣的文章相比,一個在高高的天尖,一個在18層地獄也不為過。更令人氣憤的是,滕子京這么隱蔽都被挖出,《探清水河》中的宋老三所從事的職業被歌詞寫得這么明顯,卻被網民忽視了。
《探清水河》這個小曲好像是從相聲群里傳出來的,就比如說相聲,建國后,以侯寶林大師為代表的相聲藝人,從舊社會的相聲段子里,清理出適合新社會的藝術形勢,窯曲、開黃腔這樣的舊社會藝人會的東西,被揚棄了,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新社會出生的中國人不知道《探清水河》這樣的窯曲,而到了網絡時代,有人借著挖掘傳統段子的幌子,把侯寶林等大師拋棄的內容中找出來低俗的東西,卻被網民們接受了,網民的藝術修養退化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