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gudim_public
今天在醫院泡了一天,有點心力交瘁。
娃又高燒 了...
之前看病時, 醫生都說:
吃奧司他韋之后,一般兩三天就能退燒了。
“如果三天后還持續高燒,可能是 并發癥,需要再去醫院檢查。”
今天一大早趕緊直奔醫院。
過程有點坎坷,先在家附近醫院查了血+拍了胸片,大夫看了血項倒吸一口冷氣:
這白細胞也太低了...
我問要不要再 測測甲流, 大夫 斷然否定:
肯定不是,都這么多天了。
那是什么問題? 她就含糊其辭了...
只說“有可能是支氣管炎”,讓我自己在藥店買進口阿奇吃。
“吃了三天如果還發燒,就再過來,到時必須辦住院了”
我一聽懵了,咋就到了住院的程度了?
我也再熬不起三天了。
于是出門打車又去了專門的兒童醫院。 這家醫院給開了七項檢測,我們足足等了三個小時。
結果出來——
還是甲流...根本就沒好。
有種“浴血奮戰好幾年,仍在保衛3000點”的無力感...
最后醫生又給換了個治法,輸液一種叫“帕拉米韋”的藥。 大大的針扎進小小的肉手,娃驚恐的直喊:
“我不要這個,我不要這個,我害怕這個”
我這個當媽的真有點受不了...
二
娃這幾天吃了兩盒子奧司他韋,喝了好幾瓶美林、泰諾,又是扎手指又是輸液的。
真是折騰得夠嗆。
錢也不知不覺花了近兩千了。
我之前跟大伙聊過,這兩年我給娃買了一個醫療險, 門診花了錢,100%都能報銷。
這個保險挺貴,我花了2988元/年,用了兩年都沒用回本。
最近快到期了,我還在猶豫要不要別續保了。
換個便宜的。
結果娃這一甲流,花錢如流水。我一計算,到今天為止不但用回本了,還“賺了”
而且后面還得繼續治。
得,還是續保吧。
精神和錢包,至少有一個沒受摧殘...
說起這個,我這邊有個數據:
是在我這邊買了保險的讀者們, 這一年來,有900多個人用到了保險,共理賠了490多萬。
大部分 理賠都不是大病引起的, 跟我家娃類似,幾乎都是 一些:
比如孩子發燒了,咳嗽了,又或者被狗咬了,摔跤后縫針了,骨折了、被車撞傷了等等。
生活中常常發生、 不久也就會痊愈。
還有少量的醫療險住院理賠, 大多是賠了幾千元。
大額理賠款都是 重疾險產生。
賠了9個人。
好在幾位 讀者,保額買的都挺高。
像其中一位得的是早期肺癌, 一共 賠了90萬。
讀者剛買了沒幾年,原本是要連續交30年,一年6700塊,保終身。
理賠以后,剩余保費就不用再交了。
保單也還沒終止,因為讀者買了可選保障里面的 “癌癥多次賠”。
像保險這種工具,就是中年人最后的兜底工具了。
三
今天有個值得關注的A股新聞。
監管表示:
“ 力爭保險公司從今年起,每年拿出30%的新增保費投資A股。”
毫無疑問,這是一筆大錢。
雖然今天A股高開低走了,但這筆錢很值得收息佬們鼓掌。
看了下研究估算, 如果真要是落地了, 能 有5 、6千億的 資金量級 。
每年輸血,子彈源源不斷。
我希望這個方案能落地。
這種大錢,會成為收息股們的重要支撐,為收息股打Call。
既然能由重要人士說出來,想必也不是草率的嘴炮。
保險要兌付持有人利益,會追求穩妥——
如果買股票,會主投紅利收息股。
這個跡象其實已經顯現:
這一年多來, 銀 行 股一直 持續上漲,重要原因就是 保險公司不斷在買。
有些收息股跌到一定程度,跌不下去了,也是因為有求穩的大 資金在托底。
說起來,我之前聊過的一個紅利低波ETF(512890), 它場外鏈接基金(A類:007466;C類007467)持續每月分紅,已經連續分了一年多了。
每月雖然不多,但 月月都有在分。
近三年它的漲幅約31%,最大回撤13.6%。
總體風格就是:
收益不一定驚艷,但下限不會太差。 跌到一定 程度,就會慢慢修復。
很多買過的讀者反饋,它在狂亂行情里,給了自己很多安慰。
這個基金好處是有Y份額 (022951),個人養老金賬戶可以買。
個養賬戶+紅利基金,這種搭配很絕絕子。
可以充分發揮復利效用。
PS.
我不多說了,娃現在正在床上發抖,體溫又上升了,前方還有一場硬仗。
我去守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