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網約車司機通過公司買車險,拿到的保單竟然都是P的!網約車司機:“老板把我們買保險的錢裝入自己的口袋,萬一出了大事故,都是要我們自己賠,想想都后怕!”網友:只要你今年不出險,老板就無本萬利!
2024年8月,王師傅(化名)出了一起交通事故,他第一時間向投保的保險公司報了案。
他滿心以為有保險兜底,事情能順利解決,可是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卻告知他:此次事故拒賠!
王師傅瞬間懵了,自己每年花8000多元購買車險,就是為了在遇到意外時能有保障,保險公司憑什么拒賠呢?
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解釋道:“你購買的是非營運車輛保險,可你開的是網約車,屬于營運車輛,這種情況不符合理賠規定。”
王師傅更加糊涂了,自己買的就是非營運車輛保險,不然怎么會每年交8000多元保費呢?
為了弄清楚狀況,他趕忙從手機里找出公司發給他的保單,讓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查看。
沒想到,對方看后直接指出:“這份保單是假的!”
隨后,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打開他們內部系統的保單記錄,讓王師傅看。上面清楚顯示,王師傅購買的確實是非營運車輛保險,實際保費僅為1800多元。
王師傅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公司發給他的保單是偽造的!
他每年交給公司8800元保費,而公司卻只花1800元為他買了非營運保險,中間的差價都進了公司的腰包。
王師傅越想越后怕,他一直以為自己買的是營運保險,所以才放心地開著網約車在道路上奔波。他暗自慶幸這次事故不算嚴重,如果撞到人或者車子撞報廢了,巨額的賠償他根本承擔不起。
王師傅把這件事告訴了幾個同事,同事們聽聞后都十分震驚。大家紛紛和保險公司核對保單信息,這才發現他們的保單同樣是偽造的。
一共有20位同事遭遇了這種情況,算下來公司私吞保費達10萬多元。
為了維護自身權益,王師傅和同事們找到了專業的調解員,希望能通過調解為他們討回公道。
王師傅氣憤地說:“營運和非營運車輛一年的保險差價在七八千左右,我們每天起早貪黑出車賺錢,十分辛苦。而他們坐在辦公室里,動動鼠標、P 張圖就能賺這么多錢,這種欺騙行為太可惡了,這就是詐騙!我們要求把多出的保費退還給我們。然后讓他們收到法律的處罰!”
此事引發了熱議,有網友說,這找什么調解員啊 直接報案,這是詐騙刑事犯罪啊!
也有網友說,跟我們村一樣!年輕的交合作醫療他們都自己迷下來,真報銷的時候說忘了!你兜里多五百塊錢能心里沒數?
還有網友說,害人啊,我一個朋友也是同樣前幾年出了交通事故,報險后保險公司拒賠了!弄的自己賠了一百多萬!建議網約車司機都打保險公司電話查一下,最起碼放心!
那么,從法律上怎么看待這件事情呢?
公司為員工提供偽造的保單,這種行為屬于典型的保險欺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相關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虛構保險標的、故意制造保險事故等進行保險詐騙活動。雖然在此案例中公司并非直接進行騙保索賠,但偽造保單欺騙投保人,使得投保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與實際情況不符的保險,嚴重干擾了保險市場的正常秩序。
投保人基于錯誤的認識支付了高額保費,而公司從中獲取了不當利益。一旦發生保險事故,投保人可能無法獲得應有的賠償,這對投保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極大損害。
王師傅等員工與公司之間存在事實上的委托購買保險合同關系。公司有義務按照員工的要求和支付的保費為其購買合適的保險。然而,公司卻通過偽造保單的方式,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構成了合同欺詐。
依據《民法典》中關于合同的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王師傅等人有權要求撤銷與公司之間的委托購買保險合同,并要求公司返還多收取的保費。
另外,如果因為公司偽造保單的行為,導致王師傅等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無法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從而遭受了額外的經濟損失,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同時,相關監管部門也應當對該公司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以維護保險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來源:河南廣播電視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