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即將到來之際,一位被譽為“面人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其精湛的技藝,為這一傳統節日增添了別樣的文化氛圍。他就是有著深厚藝術造詣的孝義市面塑協會會長、呂梁市工藝美術大師王鐘。
隨著“中國人慶祝傳統春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中華傳統文化再次閃耀世界舞臺。為慶祝這一盛事,王鐘大師以孝義面塑這一傳統非遺技藝為基礎,結合創新設計,創作了一系列色彩艷麗、生動逼真的生肖蛇面塑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王鐘大師精湛的指尖技藝,更為乙巳蛇年的春節增添了濃郁的文化韻味。
在王鐘大師的面塑工作室里,記者被一組組以生肖蛇為主題的面塑作品深深吸引。這些色彩鮮艷、形象逼真的“生肖面塑蛇”散發著濃厚的藝術感染力和生命力,讓人不禁為之驚嘆。王鐘大師介紹道:“2025年是乙巳蛇年,恰逢雙春閏月,是青蛇年,象征著靈動、智慧和生機。這組‘靈蛇騰空年興旺’作品寓意招財聚福,以綠色為載體承載自然規律和諧,展望蛇年安康幸福;而‘棗山蛇’作品則以左右十二條蛇象征十二個月興旺,四個元寶表達四季吉祥。我努力挖掘生肖背后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將如意、元寶、柿子等傳統元素與‘金蛇’巧妙搭配,增添了順心如意、財源廣進、榮華富貴等傳統寓意。”
據了解,王鐘大師自幼喜愛面塑藝術,受母親言傳身教,對面塑情有獨鐘。他不斷外出向老藝人拜師請教,不斷學習和交流,終于創辦了屬于自己的面塑工作室。他的作品多次在省市以及全國面塑大賽中榮獲金銀獎,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
每年的孝義年俗文化活動期間,王鐘大師都會為全國各地提供節日面塑作品,并組織協會會員參加非遺文化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他還曾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的節目制作,以及歐洲(荷蘭海牙)的非遺文化傳播活動,受到中國大使館和國際友人的一致好評。
此次乙巳蛇年春節,王鐘大師的“靈蛇”系列面塑作品無疑為這一傳統節日增添了別樣的文化色彩。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更體現了王鐘大師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精神。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位非遺傳承人在未來的日子里,為我們帶來更多精彩的藝術作品。
來源:山西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