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9年我國開啟“5G元年”以來,關于“遙遙領先”的炒作從沒有消失過。
雖然確實有很多企業憑借“5G新基建”賺得盆滿缽滿,但是信號覆蓋范圍小、5G基站功耗大等問題嚴重限制了5G商業化發展。根據工信部12月23日公布的數據,截至11月底我國5G用戶占比僅為56%,5G顯然沒有達到當初的宣傳效果。
在12月18日舉行的“無線接入技術規范組西班牙馬德里峰會”上,來自中美日等國的50多家電信運營商和相關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共同制定了全球第一份6G通信標準。
雖然6G距離商業化還非常遙遠,但是中美日等國已經申請了超過3.8萬項6G專利。那么,中美日三國分別有多少6G專利呢?
一、美國6G研究進展
公開資料顯示,來自硅谷的美國科技巨頭和美國各大科研單位一共申請了大約1.3萬件6G專利。憑借高達35.2%的專利占比,美國已經穩居“全球第二大6G專利國”。
美國在6G領域擁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優勢,它就是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用戶數量突破900萬大關的星鏈。
星鏈系統是“硅谷鋼鐵俠”馬斯克打造的衛星聯網通信項目,雖然它目前只完成了不到15%的衛星發射任務,但是憑借6000多顆近地軌道衛星的支持,星鏈已經可以滿足最高每秒500兆比特的網絡需求。
雖然6G并不是非要使用衛星通信,但是星鏈確實解決了5G時代“網速越快,覆蓋越窄”的兩難問題。不過正如美國在5G時代遇到的發展難題一樣,擁有先發優勢的美國6G恐怕也很難克服兩大難題。
第一,基建拉胯。根據美國最大電信運營商T-Mobile今年1月份公布的數據,受到基站建設緩慢的影響該公司的5G信號覆蓋率僅為54%,這不僅嚴重影響了美國5G用戶的實際體驗,而且還讓美國成了全球5G套餐最貴的國家之一。
雖然馬斯克憑借和特朗普有非常特殊的“政商友誼”,但是基建拉胯的老美顯然無法光靠星鏈實現6G商業化。
第二,脫鉤斷鏈。雖然6G并不是簡單的“5G加”,但是它的一些底層技術離不開5G專利支持。美國早在2019年就將華為、中興等中國5G巨頭列入“實體清單”,現在美國研發6G的企業不僅得不到中國同行的協助,反而還需要承受失去中國市場蛋糕的代價。
就算將來老美真的研究出了可以商業化的6G技術,沒有14億中國消費者支持恐怕他們連研發成本都很難收回。
二、日本6G研究進展
自從日本經濟遭到美國發動的“廣場協議”毀滅性打擊以來,日本企業在獨立自主方面的投入變得越來越少。
目前日本掌握的6G專利數量僅為3700多件,全球占比還不到10%。不過我們絕不能因為日本6G專利少,就低估這個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比如,“全球首臺6G設備原型機”就是日本6G的突出成果。根據日媒報道,這臺由富士通、NEC等多家日本科技巨頭聯合研制的設備,峰值網速達到了驚人的100吉比特每秒,已經遠遠超過目前所有5G實驗設備的最高網速。
既然如此,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日本6G將會首先商業化呢?從三個方面來看,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一,設備作弊。根據知名專家項立剛的觀點,日企聯合研發的“首臺6G設備”很可能采用了多種通信技術相融合的解決方案。雖然這種“縫合怪”確實可以快速提高網速,但是它所產生的散熱、能耗等問題顯然只能在實驗里解決。
第二,歷史缺陷。雖然我們瞧不起美國的5G,但是硅谷科技巨頭們好歹還在3G和4G時代掌握了全球通信行業話語權。然而,日本科技行業自從2G時代以后,就從來沒有取得過引領全球通信技術變革的商業化技術。
第三,市場瓶頸。對于全球老齡化最高、生育率最低的日本來說,任何一種新技術都很難在國內找到生根發芽的消費土壤。如果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繼續堅持對華脫鉤的錯誤政策,恐怕日本6G只能在測試試驗中“遙遙領先”。
三、中國6G研究進展
作為全球少數幾個掌握5G全產業鏈優勢的國家,我國并沒有在5G時代止步不前,目前包括中國移動、華為在內的多家企業和科研單位,已經掌握占全球6G專利40.3%的領先優勢。
12月19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6G前沿技術與趨勢論壇又傳來了好消息:由中關村泛聯院等11家單位合作創辦的“6G通感算智融合創新開放實驗室”正式揭牌。
這家6G實驗室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快突破6G商業化瓶頸,還能讓6G和AI、云服務等已經成熟商業化的互聯網技術相融合。
比如我國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6G通感算智云原生平臺”,就是一項“6G加云服務”的實驗技術成果。在6G商業化領域,雖然我國可能會受到高端芯片卡脖子的問題,但是憑借兩大優勢中國6G很可能率先商業化。
第一,巨大的市場空間。在前不久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點燃了2025年內需經濟的崛起的希望。在央行開閘放水的刺激下,6G這種新質生產力一定可以獲得充足的投資扶持。
第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當年我國在5G還沒有市場需求的情況下,就憑借國家強力推行讓這項新技術走進了千家萬戶。相信只要6G研究到了和當年5G同樣的進展,有關部門就會督促科技企業和金融機構迅速布局6G產業。
結語
6G帶來的全新通信服務體驗不僅可以徹底解決5G的弊端,還能夠帶動無人駕駛、低空飛行等多個新興產業。
等到中國6G商業化以后,我們面臨的發展難題一定可以徹底解決。
那么,你覺得“6G元年”什么時候才能到來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我們的文章,麻煩大家點個關注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