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去集市買年貨,老公特意打電話提醒我,讓我記得買兩副春聯。
聽到老公這么說,我長嘆了一口氣,反問他:“你今年還要回老家啊?”
電話那頭是一陣沉默。
“回去也行,但你一個人回去,我和孩子就不陪你回去了,”老公沒有回答,我繼續補充道。
我話還沒有說完,電話那頭就傳來嘟嘟嘟的響聲。
我真是很不能理解,公婆已經去世很多年了,可我老公每年臨近春節時,他都要開800多公里的車回老家一趟,只為貼副春聯,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01.
以前公婆在的時候,臨近春節,老公早早地就提醒我,買這買那,給公婆買衣服、鞋子和禮物,讓我提前收拾好行李。
他一放假,就算是晚上,也帶著我和孩子往家的方向趕。
一路上,他的心情特別好,嘴里哼著小曲兒,給我和孩子講起他小時候的事情。
老公出生于1980年,在家里排行老幺,上面有一個姐姐,兩個哥哥。
他老家在大山里的一個村里,有山有水,就是交通有些不便利。
那會兒他上學要徒步四五公里,才能走到學校,每次放學后,和幾個小伙伴徒步走四五公里才能回到家,要是冬天,走在半路上天都黑了,還要打著電筒才能回家。
老公小的時候有幾個很好的玩伴,天熱的時候,他們一起上山放牛,摘野果子,從家里悄悄拿一些鍋碗瓢盆,在山上找幾塊大石頭,拼成一個灶臺生火,煮各種美食。
幾個小伙伴一起去山溝溝里游泳,一起捉螃蟹,一起捉魚,還偷鄰居家的板栗和桃子,被鄰居家的狗追著滿山跑。最終不僅被狗咬了,還會被自己的爹媽狠狠地揍了一頓。
老公一邊開車一邊說起自己小時候的事,原來挨打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回到公婆家后,老公把我們買的東西交到公婆手里,就會站在自家院子的圍墻處,眺望遠方,深深地吸一口氣,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
之后,老公會圍著整個院子走一圈,看看那棵種了幾十年的桂花樹,雖然現在光禿禿的,只剩枝條,但老公也要盯著看許久。
還有那顆只有在寒冬才能開的臘梅,老公像個害羞的姑娘一樣,低著頭彎著腰,慢慢靠近淡黃色的花瓣,鼻尖輕輕觸碰臘梅的“肌膚”,吸氣,再小心翼翼的起身離開。
還有圍墻的多肉植物,他會撿走落在花盆上的枯葉,幫多肉植物梳妝打扮,去掉黃色的葉子,將最好看的那一面和房屋面對面。
除了這些不動的植物,還有老公的“小伙伴”,他都要一一和它們親近。
那只看起來冷漠卻又慵散的貓,一見到我們就會躲起來,老公總能想到辦法讓貓靠近自己。
后來聽他和兒子聊天才知道,他教兒子在手里放小魚干,小貓聞著味就會靠近自己,很快就會熟絡起來。
還有公婆養的雞鴨鵝,老公總是要去和它們打個招呼,哪怕它們很快就會成為桌上的食物,老公也想和它們談談心。
對此我很不理解,老公卻說:你不是在這里長大的,不理解也是很正常,它們有它們命運,我們有我們使命,職責不同罷了。
后來過了好久我才懂,老公生長在這里,屬于這里,這里的一切他早就見怪不怪了。
02.
老公的父母也就是我的公婆,他們真的很好。
他們知道我們要回來過年,早早就為我們收拾好了房間,買了他們孫子最愛吃的零食,一日三餐,變著法子為我們做好吃的。
每次我想去幫忙,婆婆總會讓我在一旁歇著,實在沒法了,她便把燒火的工作交給我。
這哪里是工作呀?明明就是享福,天寒地凍的日子里烤著暖暖的火,不知道有多幸福。
婆婆喜歡和我聊天,她總會問起我城里的生活怎么樣,我給她講這一年發生的趣事,她總是聽得很認真。
每次說得起勁時,我會向婆婆發出邀請,讓公婆到城里和我們住一段時間,可每次他們都拒絕。
他們拒絕是有原因的,曾經我們接他們在城里住了一段時間,他們不是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不習慣,才來幾天就要吵著回去。
我知道,他們早就習慣了這里的生活方式,不愿意換一種方式生活。
其實在老家呆久了,還真的就是喜歡上這里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這里的生活節奏真的很慢,慢到一整天就為準備一家人吃的,早餐,中午,晚餐,一家人圍著一個火爐,總有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天。
后來婆婆去世了,我們連夜趕回去,那幾日,老公整個人平靜得像是在處理別人家的事一樣。
等葬禮辦完后,他才躲進婆婆的房間里,抱著婆婆縫制的手工枕頭哭得像個孩子,嘴里一直念叨著:自己沒媽了,是個沒媽的孩子,以后再也不能喚一聲媽媽了……
我這一刻才明白,老公習慣性把苦藏在心里,實在是藏不住了,才會發泄出來。
婆婆去世后,我們提出讓公公跟著我們去城里住,可無論我們怎么勸,公公就是不愿意。
公公說他要在這里守著,要是他離開了,婆婆就真的變成一個人了。
我們爭不過公公的固執,兒女遠行,只留下公公一人,守著這個偌大的房子,整理著院子圍墻上的多少植物,看那棵桂花樹花開花落,看著院子里養的雞鴨鵝,盼著我們什么時候歸家。
婆婆去世的第3年,公公也走了。
那年臘八節,公公就挨個給兒女們打電話,讓我們早一點回家過年。
那年,大家好像是提前約定好了一樣,在臘月二十這天,全部趕回家。
那晚,我們幾個妯娌一起做飯,男人們就圍在一起聊天,孩子們聚在一起嬉鬧。
那晚,公公心情很不錯,很少喝酒的他,卻突然提出要喝兩杯慶祝一下,喝了一會兒酒后,公公突然提出讓大哥二哥和姐姐,還有老公,一起給婆婆燒個香,保佑我們一大家人健康平安。
那晚,天很冷,公公讓我們燒了一大鍋熱水,說是要好好洗個熱水澡。
那晚,老公親自給公公搓背,兩父子聊了很久,從廁所出來時,兩人兩個臉蛋都紅撲撲的。
那晚,公公睡下后,就再也沒有起來。
后來,我們幾個子女聊天,說起公公去世前的怪事,才知道公公可能提前就知道自己要走了。
公公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從來不愿意麻煩任何人,八十多歲的年紀了,自己種菜,把院子收拾得井井有條,還在院子門口裝了一盞聲控燈。
在公公的葬禮上,老公和婆婆葬禮上表現的幾乎一模一樣,冷靜的有些嚇人。
直到葬禮結束后,老公大病一場,多次睡著了,眼角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
有一次在整理公公的遺物時,看到自己小時候玩的陀螺和鞭子,他將鞭子纏繞在陀螺上,一次失敗,兩次失敗,三次失敗,他把鞭子狠狠的甩在地上,用力抹著眼淚。
又將陀螺撿起來,再次將鞭子纏繞在陀螺上,一邊抹淚一邊奮力抽動鞭子,還是失敗了。
就這樣,他試了好多次,終于陀螺在鞭子的抽動中,一直轉著,一直轉著,老公的帶著淚水的臉上才露出滿意笑容。
他一邊抽動著鞭子,一邊教身旁的兒子如何抽陀螺,兒子聽得很認真,可試了幾次,怎么也學不會。
“兒子沒事,你現在學不會沒關系,爸爸可以教你,你多幸福啊,有爸爸媽媽,不像我,爸爸既沒有媽媽了,也沒有爸爸了。”
我聽她老公說這句話時,眼角有些濕潤。
我知道,他看起來如此地平靜,實則內心在滴血。
03.
“爸爸既沒有媽媽了,也沒有爸爸了。”
懂的都懂,不懂的,是還沒有經歷。
公公婆婆去世后,老家就一直空置,大哥二哥早就在城里安家,姐姐嫁在外地,很少回家。
從那以后,我們再也接不到讓我們回家過年的電話了。
每年臨近春節,老公都會帶著我們回一趟老家。
剛開始那幾年,老家的房子和以前還沒有什么變化,院子還是院子,門口的路還是路,院子里的桂花樹越長越大,門口的那棵臘梅花開得正往。
老公回家后,把整個房子上上下下全都打理一遍,院子前后的雜草,該清理的就清理一遍,房子里的電路,該修的老公都會修一遍。
把該弄的東西都弄好后,老公學著公公的樣子,煮一碗面糊糊,把堂屋的大門貼上對聯,廚房門口也貼一個,還在玻璃窗上貼幾個福字。
最后給公婆燒香燒紙,把這些都弄完了,才駕車離開。
老公每年都回去,只是每一次回去,老房子多多少少都有些變化。
直到最近幾年回去,老房子的院子門口長滿了各種雜草,要回去得帶一把刀,重新開辟一條道路出來,才能走進院子。
院子里也是各種雜草叢生,那棵桂花樹還在,可院子門口那棵臘梅樹早就被草遮住,連一點“骨頭”都沒有了。
院墻的多肉植物盆,壞的壞,爛的爛,不見多肉的蹤影。
每年回去特別累,從早打到晚,這活根本忙不完,根本忙不完。
而且每次回去都是這樣,匆匆忙忙的回,匆匆忙忙的收拾,添了一副春聯,又匆匆忙忙的走。
來回開一千多公里的車,雖然是兩個人換著開,但真的很累,累得不想回去,再也不想回去了。
所以當老公讓我買兩副對聯時,我內心是抵觸的,抵觸的原因是不想回去。
突然腦海中出現,丈夫在老家房子貼春聯的場景,他站在長板凳上,左右擺弄著春聯,問我正了嗎?兩邊有沒有對齊?
我卻很不耐煩地說:“正了,對齊了,你貼了又沒人看,正沒正,對沒對齊又能怎么樣。”
老公愣在那半天沒動,就像現在的我愣在這里半天沒動一樣。
最終還是售后員連叫我幾聲,我才反應過來。
“要兩副春聯,還要一副貼廚房,再要幾個大尺寸的福字,”我對售貨員說道。
我買好對聯后,給老公打去電話,提醒他趕緊收拾箱子,電話那頭停頓了一會,突然提高音量說:“好。”
就這樣,我們兩個人帶著兒子,800多公里的路,兩個人換著開。
一路上,我給兒子講起他爺爺奶奶的事跡,兒子聽得很認真,他說想爺爺奶奶。
我們回到老家村子已經是晚上七點多,山上只看到零星點點的燈光。
車只能停在老家公路旁,剩下的路需要我們下車步行。
因為今天走得急,我和老公的手機都沒有多少電了,走了一段路后,我手機徹底沒電了,又走了一段路,快到院子門口時,老公的手機也沒電了。
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兒子說好害怕。
老公抓著我和兒子的手,說:“不怕,有我在呢,不要踩亮的地方,那是水坑……”
就在他和我們科普時,兒子一腳踩進水坑,嚇大叫了一聲,結果我們的整個世界亮了。
嗨!原來是公公在院子門口裝的聲控燈,在聽到兒子叫聲時,亮了。
老公望著院子門口的燈,我看著老公,他眼睛泛起光,兒子看著我倆,他笑著說:“是爺爺給我們開的燈嗎?”
老公笑著點點頭,我也跟著笑了。
每年老公開八百多公里的車,表面是回家貼副春聯,其實他貼的不是春聯,是深植于心底的根,是對故鄉的眷戀,是對老家的思念,是一個有責任的男人不忘本的初心!
他是在渡自己,是在朝拜自己心中的那個永遠家。
他至死也忘不了生他養他的地方,看似一堆破磚爛瓦,可那里有他親愛的爸爸媽媽疼他愛他的回憶,那里也是他兒時他哭過又笑過的地方。
這是老公的精神家園,這里有他的祖先,有他的童年和青春的夢,這就是魂牽夢繞的家鄉。
縱然遠隔萬里,這無形的思念斷不了,永遠也斷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