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終于再次開口了!
這次是在憲院的辯論會上。
我們仔細來回味一下這個過程,冷靜地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整整103分鐘,尹錫悅方面其實只講了一件事情。
而且,多次提到了“他”,那就是金龍顯。
看來,尹錫悅的策略還是沒有變,仍然是三個字,“拖、推、賴”。
當地時間1月21日,尹錫悅在10輛車的護送下,抵達了韓國憲院,車基煥等8人陪同,并且于當天下午14時,正式開啟彈劾案的第三輪辯論。
在會上,尹錫悅本人雖然很少開口,但他的“辯論代表”車基煥等人所說的話,其實也就是他想表達的意思,他們不過是代為轉達而已。
尹錫悅方面稱,“金龍顯與尹錫悅共同起草了戒令的方案,并且還一起討論和修改”。
可以看到,尹錫悅并不否認自己參與和發布了戒令,因為那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怎么也賴不過去。
不過,他要想辦法,讓自己的錯誤小一些,到不足以支撐彈劾案通過的程度。
果然,他靈機一動,不就是一個“推”字嗎?
李在明以及公調處在他頭上安的名號都是“頭目”,所以他就是要把金龍顯也牽扯進來,讓他的身份從“頭目”變成“共同參與者”,通過上文車基煥話語中的描述,讓大家產生一種錯覺,那就是:“金龍顯策劃并且實際執行了戒令方案,而尹錫悅只是策劃,卻并沒有參與執行,所以深究起來的話,他的錯比尹錫悅還要嚴重一些”。
顯然,尹錫悅想把責任推給金龍顯。
所以,金龍顯現在的處境,其實有點尷尬。
此前,他曾主動為總統攬事,還聲稱,“這都是我做的”。
他本來以為,一個區區的戒令,或許沒多大點事,頂多也就是進去蹲幾年。
只要保住了尹錫悅的總統之位,還可能提前被釋放。
但是,后來他越發感到不對勁,這事兒好像沒有那么簡單,所以才發生了他想用秋褲了“結”自己的事。
不僅如此,現在他還發現,自己可能被尹錫悅給蒙了。
當初他之所以主動攬事,是因為尹錫悅給了一些許諾,本來以為等風聲過了也就算了。
可現在總統為了自保,竟真的把他拋出來。
所以,他的內心開始糾結了。
如果繼續保護尹錫悅,不把真情說出來,那么他此生也就基本可以宣告結束。
可是,如果現在忽然要改變此前的說法,會有人相信嗎?
所以,他的處境很尷尬。
另外,尹錫悅方面還稱,“發布戒令只是一種形式,并沒有執行的意向,也沒有具體的實施計劃,更沒有要求逮捕韓東勛和禹元植”。
需要注意的是,他并沒有提到李在明。
這說明,當初他確實是作了逮捕李在明的要求和安排。
而他不承認要求逮捕韓東勛和禹元植,是為了爭取團隊和民眾的諒解與支持。
另外,盡管他接連用了兩個“沒有”,但幾乎都是無理辯論。
如果沒有執行的意向,那么他大半夜的發布戒令干什么,難道是為了好玩嗎?
如果并沒有打算執行,他又發布電視講話干什么,這么大張旗鼓的行為,卻說沒有執行意向,這難道不是在開玩笑嗎?
這樣的辯論,能夠站得住腳嗎?
還有,如果沒有具體的實施計劃,那么圍住大樓的那些人,是想干什么?
如果不是當時李在明找到了一個缺口,翻墻進院主持局面的話,或許尹錫悅就得逞了。
那么,這還能說是沒有具體的計劃嗎?
他的策略無非就是一個“賴”字。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尹錫悅方面雖然辯論了103分鐘,但卻只說了一件事,那就是“推責”。
不僅如此,其實這里還有一個轉變。
尹錫悅不再強調發布戒令的正當性了,而是集中在了“推責”上。
這一轉變也說明,尹錫悅逐漸認清了現實,他正在一步步地退讓。
到今天為止,他雖然仍是總統,但已經“退”到被逮捕的程度,而且他是主動走出總統府的。
但這可不是因為他的悟性變高了,而是一個無奈之舉。
所以,尹錫悅的三字策略,“拖、推、賴”,看來作用已經不大,他的結局也已經基本可以確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