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有福,生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我的父親,曾經是一名英姿颯爽的軍人,我常常以父親為驕傲,還經常戴上他的舊軍帽,在小朋友面前炫耀,那種滋味讓我倍感威風。
然而,在我十歲那年,一場暴雨突然肆虐而來,退伍軍人的父親為救那個不慎落水的村民,不幸被急流沖入洪流,從此離開了我們。
父親的離去,給我們家庭帶來的巨大的傷痛,從此只剩下我和妹妹以及母親,在這世間艱難地掙扎求生。
后來舅舅不忍心我們受苦,將我們接到他們家生活。舅舅家那時也不富裕,我們的到來,讓他們的生活也是一落千丈,舅媽和舅舅時常因為我們的到來而爭吵。
那些激烈的爭吵聲,還有母親無奈又哀傷的眼神,讓我在無數個黑夜里煎熬。
后來,母親無奈改嫁了。
繼父是個勤勞的農村漢子,曾經有過一段婚姻,前妻患病去世留下一兒一女,隨著我們的到來,這一大家子的負擔很重,好在繼父是個手藝人,在農村那片天地混得開,家里倒是不缺吃穿。
但我跟繼父的關系并不是很融洽,甚至從來都不喊他“爸爸”。
后來有一次我發現繼父醉酒后打了我母親,我心里對他更加有意見,所以我在學校里拼命努力,因為我清楚地知道,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希望。
那時每天天未亮,我便起身背誦課文,夜晚在昏暗的燈光下埋頭做題,那一本本寫滿密密麻麻筆記的書本,承載著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可我初中畢業時,雖然我的中考分數很高,但繼父卻堅決反對我繼續讀高中,他的理由是家里要吃飯的人太多,還說讀太多書沒什么用處,不如早點回家掙工分。
當時我心里非常難受,我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想法破滅了,但我沒有求他,而是默默地回到生產隊,跟著鄉親們在田間辛勤勞作。
烈日高懸,汗水濕透了衣衫,一滴滴灑落在腳下的土地上,我望著那廣袤無垠的田野,心中卻不停的發誓,我一定要走出去,因為我心中還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要像父親一樣去當兵,做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1973 年,當村里傳來征兵的消息,我知道我的機會來了。我瞞著繼父偷偷報了名,沒想到我竟然順利通過體檢和政審,我拿到入伍通知書的那天,我終于長長的吐了一口氣。
到了部隊后,我仿佛獲得了新生,渾身充滿了力量。每天天還沒亮,就跟著戰友們一起出操訓練,哪怕是最為艱苦的體能訓練,我也從不退縮,咬牙堅持。
因為我明白,這是我改變命運的關鍵契機,我絕不能錯失。憑借著不懈的努力,我在連隊穩住了腳跟。第二年便當上副班長,第三年當了班長。
1976年,我在探親回家時,偶然路過一條河邊,突然聽到有人呼救。沒有絲毫猶豫,我縱身跳入河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兩名落水兒童救上了岸。
兩名孩子的家長對我千恩萬謝,當時我覺得都是村里人,而且這是一件很小的事,也沒當回事,救完人我就回家了。
可等我回到部隊,這兩名孩子的家長給我們連隊寄來了一封感謝信,連隊知道這件事后,將我的這一事跡整理成典型事跡材料,上報到團政治處,后來團里又組織人將我這一事跡整理宣傳到報社。
我也因為此事,榮立二等功,并于當年被提拔為了干部。那一刻,我心里算是真正踏實了,當然我知道,要真正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還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奮斗。
提干后的我,并沒有滿足于現狀,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和訓練。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我們連隊被派上戰場。在炮火紛飛,生死一線的戰場,我與戰友們并肩作戰,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艱巨的任務,再次立下戰功。
戰后,我被保送到軍校深造了兩年。
1983年,我在戰友的介紹下,認識了我們部隊駐地中學的語文老師,也就是我的妻子。
我們從相識、相知,很快便墜入愛河,組建了屬于我們的小家庭。后來,兒子出生了,我便把母親接到身邊。因為我當兵前就一直有個心愿,要讓母親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雖然之前就跟母親提起過,但她一直都沒同意。隨著兒子的出生,她老人家終于肯和我們一起生活。我的那位繼父,后來也改變了許多,加上母親也經常在我面前念叨,我也把他接過來和我們一起住。
只是他們在我這里住久了不習慣,偶爾還會回老家住上一陣子,有時也會到弟弟妹妹他們家。
時光匆匆,后來我在部隊干到正團轉業,如今我和妻子也都退休了。母親和繼父也相繼離開我們已經有好幾年光景了,在他們的最后時光,我一直都陪著他們,也算是無憾了。
如今,我們每天種種花、養養魚,享受著天倫之樂。兒子也十分爭氣,在事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